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110743)

作品数:14 被引量:49H指数:4
相关作者:魏取好吕火祥胡庆丰周永列李敏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耐药
  • 7篇整合子
  • 7篇耐药性
  • 5篇基因盒
  • 3篇碳青霉烯
  • 3篇青霉烯
  • 2篇单胞菌
  • 2篇药性分析
  • 2篇碳青霉烯类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启动子
  • 2篇青霉烯类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基因
  • 2篇假单胞菌
  • 2篇分子
  • 2篇分子特征
  • 2篇杆菌

机构

  • 11篇浙江省人民医...
  • 3篇宁波市医疗中...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宁波市医疗中...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慈溪市妇幼保...

作者

  • 10篇魏取好
  • 5篇吕火祥
  • 5篇胡庆丰
  • 3篇周永列
  • 3篇蒋晓飞
  • 3篇李敏
  • 2篇李情操
  • 2篇吕火烊
  • 2篇卢雯君
  • 2篇吕元
  • 1篇茅奇峰
  • 1篇陈国强
  • 1篇吕火
  • 1篇吴巧萍
  • 1篇方叶青
  • 1篇祥周永
  • 1篇吴秀萍
  • 1篇列吕元
  • 1篇赵玉杰

传媒

  • 6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检测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了解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中整合子的分布及可变区中基因盒的类型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对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2-2014年临床分离的336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第1、2类整合子进行筛查,并对整合子阳性菌株的可变区序列进行测序分析;采用WHONET5.6和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6株临床菌株中第1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共有42株,阳性率为12.5%;没有筛选到第2类整合子阳性菌株;42株整合子阳性菌株中,23株可变区基因盒为aadA6△-orfd,10株可变区基因盒为aadA6△-ISPa21-aadA6△-orfd,为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其余9株可变区未整合基因盒;整合基因盒aadA6△-orfd菌株组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未整合基因盒菌株组(P<0.05);而整合基因盒aadA6△-ISPa21-aadA6△-orfd菌株组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介于上述两组之间;42株整合子阳性菌株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7.1%、73.8%、85.7%、80.9%、95.2%、83.3%和88.1%,均显著高于整合子阴性菌株(P<0.01)。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的携带率相对较低,可变区所携带的耐药基因主要为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基因盒与菌株的耐药性呈高度相关,整合子可能还存在着其他机制参与耐药表型的产生。
李情操卢雯君吴巧萍魏取好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可变区耐药性
第1类整合子中aadA2基因翻译起始位点的确定
2011年
目的 确定第1类整合子中aadA2基因能否从上游无核糖体结合位点的密码子ATG起始翻译并合成有功能的蛋白.方法 定点突变含有不同翻译起始密码子的aadA2基因盒,并连同上游的可变区启动子分别克隆入质粒pACYC184中,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免疫印迹检测含有不同翻译起始密码子的aadA2基因的翻译产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链霉素对含有不同翻译起始密码子aadA2基因的大肠埃希菌JM109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 aadA2基因可从上游无核糖体结合位点的密码子ATG及上游具有核糖体结合位点的密码子GTG起始翻译,同时在GTG密码子下游还存在着起始翻译密码子,其翻译产物在免疫印迹中均可与抗氨基糖苷-3″-腺苷酰基转移酶多克隆抗体产生特异性杂交条带,并赋予宿主细菌对链霉素不同水平的耐药.结论 当位于第1类整合子第1位基因盒中,aadA2基因可从上游无核糖体结合位点的密码子ATG起始翻译并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这一结构特点使得整合入第1类整合子的基因盒,不需带有核糖体结合位点即可起始基因盒中相应读码框的翻译,从而有利于第1类整合子表达从外界环境中捕获的基因.
魏取好蒋晓飞李敏胡庆丰吕火祥周永列吕元
关键词:整合子基因盒耐药性
尿液分离大肠埃希菌Ⅰ类整合子分子特征与耐药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了解社区感染尿液分离大肠埃希菌中Ⅰ类整合子的分布,并分析其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选取114株临床非重复分离自医院门诊患者尿液标本中的大肠埃希菌,经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鉴定并检测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Ⅰ类整合酶基因,对Ⅰ类整合酶阳性菌株用PCR扩增并测序分析可变区基因盒种类。结果 114株临床非重复分离自尿液大肠埃希菌中有50株检测到Ⅰ类整合酶基因;共检测出两种不同长度的可变区片段:1 700bp片段(30株)为dfrA17-aadA5,2 100bp片段(5株)为dfrA12-orfF-aadA2,有两株大肠埃希菌同时扩增出1 700bp和2 100bp的可变区片段,有17株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大肠埃希菌未扩增出可变区;114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50.0%,对头孢替坦、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5.0%;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高于Ⅰ类整合子阴性菌株。结论与医院感染相比,社区感染尿液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受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相对较小,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Ⅰ类整合子携带率均较低,同时Ⅰ类整合子中携带的基因盒种类也较单一。
姜波魏取好吕火祥
关键词:基因盒耐药性
整合子中氨基糖苷-3′′-腺苷酰基转移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制备氨基糖苷-3′′-腺苷酰基转移酶[AAD(3)]特异性抗血清,并探讨其在检测第1类整合子8种不同可变区启动子(PcS、PcH2、PcHl、PcW、PcS。P2、PcH2.P2、Pertl.P2和PcW—P2)下游基因盒中aadA2基因表达水平的应用价值。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adA2基因,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l9b中,诱导表达并纯化带组氨酸标签的重组AAD(3′′)蛋白,免疫大耳白兔制备抗AAD(3′′)特异性抗血清。以制备的抗AAD(3)抗血清为一抗,用免疫印迹法(WB)检测不同可变区启动子下游基因盒中aadA2基因的翻译水平,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链霉素对含不同可变区启动子及其下游aadA2基因盒的大肠埃希菌JMl09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成功构建重组的AAD(3′′)蛋白表达质粒pETl9b—aadA2,经测序确认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获得1株高表达可溶性重组AAD(3′′)蛋白的工程菌株,发酵后用镍柱纯化获得纯度〉90%的重组AAD(3′′)蛋白,免疫大耳白兔获得效价〉l:100000的抗AAD(3′′)特异性抗血清。WB检测8种不同可变区启动子下游aadA2基因翻译产物AAD(3′′)蛋白的表达水平,设定启动子Pcw下游AAD(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为1,重复3次测得启动子PcS、PcH2、PcHl、PcS—P2、PcH2一P2、PcHl一P2及PcW—P2下游AAD(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依次为12.9±2.3、9.1±1.0、2.0-t-O.4、16.0±1.3、14.1±1.3、10.5±0.7、8.9±1.7,且不同可变区启动子下游AAD(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2.421,P〈0.01)。微量肉汤稀释法重复3次测得链霉素对含启动子PcS、PcH2、PcHl、PcS—P2、PcH2一P2、PcHl-P2、PcW、PcW.P2及其下游aadA2基因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JMl09的MIC平均值依次为256、256、64、128、32、128、4、64mg/L,表明不同可变区启动子下游aadA2基因
魏取好胡庆丰吕火祥周永列蒋晓飞李敏吕元
关键词:整合子类
尿液分离大肠埃希菌Ⅰ类整合子分子特征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尿液分离大肠埃希菌中Ⅰ类整合子及相关基因盒的分布,分析整合子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选取108株临床非重复分离自尿液标本中的大肠埃希菌,经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鉴定并检测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Ⅰ类整合酶基因,对Ⅰ类整合酶阳性菌株用PCR扩增并测序分析可变区基因盒种类及可变区启动子类型。结果 108株临床非重复分离自尿液大肠埃希菌中有60株占56.0%检测到Ⅰ类整合酶基因;共检测出5种不同长度的可变区片段:8株750bp片段不含基因盒,2株1500bp片段为aadA2,34株2200bp片段为dfrA17-aadA5,4株2500bp片段为dfrA12-orfF-aadA2,2株2800bp片段为aa-cA4-cmlA1,其中1株大肠埃希菌同时扩增出2200、2500bp的可变区片段,有11株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大肠埃希菌未扩增出可变区;可变区启动子大多为相对较弱的启动子PcH1、PcW;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Ⅰ类整合子阴性菌株。结论Ⅰ类整合子及相关基因盒在尿液分离大肠埃希菌中分布广泛,与细菌耐药性关系密切,所携带的整合子具有较强的捕获外源性耐药基因盒的能力。
徐莉魏取好顾华爱
关键词:整合子基因盒耐药性启动子
宁波市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中第一类整合子的分布及来源被引量:1
2017年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处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产生耐药性变异。目前,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代表的多重耐药或泛耐药菌株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一系列的难题。其中通过基因的水平转移,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是临床耐药菌株产生与播散加快的重要原因。整合子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捕获外源基因盒并使之表达,同时整合子可位于质粒上,或自身作为转座子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参与转移,使耐药基因发生播散。
李情操姚芳芳吴巧萍卢雯君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临床耐药菌株耐药性变异
内毒素及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早期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浆内毒素及1,3-β-D-葡聚糖检测在患者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l2月-2013年1月446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菌培养的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培养阳性组52例和阴性组394例,比较两组中血浆内毒素及1,3-β-D-葡聚糖水平的差异,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血培养阳性的患者血浆中的内毒素水平为(66.41±30.51)pg/ml,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的(9.62±3.31)pg/ml,且内毒素检测法阳性率为27.35%,高于血培养法的11.66%;同时真菌培养阳性患者血浆中的1,3-β-D-葡聚糖水平为(405.75±85.24)pg/ml,明显高于真菌培养阴性组(9.61±4.31)pg/ml,且1,3-β-D-葡聚糖检测法阳性率为40.81%,高于真菌培养法的1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内毒素及1,3-β-D-葡聚糖的测定在革兰阴性菌及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姜波吕火祥
关键词:内毒素1,3-Β-D-葡聚糖真菌病原菌
ICU与非ICU病房致病革兰阴性杆菌及其耐药性差异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本院ICU与非ICU病房分离的致病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其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微生物学资料,对比分析ICU与非ICU病房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结果共分离阴性致病菌2 874株,其中ICU分离685株,占比23. 8%;非ICU分离2 189株,占比76. 2%;ICU分离株的耐药率普遍高于非ICU病房,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铜绿假单胞菌在ICU和非ICU病房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非ICU相比,ICU病房耐药率更高,不同病区之间应区别给药,并加强细菌耐药监测,为诊断前的经验用药提供依据。
赵玉杰李情操裘莉佩吴巧萍屠艳烨
关键词:阴性杆菌耐药率
褪色沙雷菌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褪色沙雷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临床分离的300株褪色沙雷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谱变化,比较ICU与非ICU不同病区之间耐药性差异。结果 5年医院感染褪色沙雷菌的临床分离率逐年递增,从2008年的0.8%上升至2012年的5.3%;其主要分布在ICU、外科、内科、呼吸科,分别占44.7%、17.3%、16.0%、7.7%,标本来源以痰液最多占85.6%;褪色沙雷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及庆大霉素耐药性呈递增趋势(P<0.05),至2012年该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达24.7%、头孢曲松59.2%、亚胺培南24.3%、庆大霉素24.9%;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比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1.2%、3.6%、5.9%;ICU褪色沙雷菌对复合制剂、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而对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高于非ICU。结论褪色沙雷菌导致的感染呈增高趋势,且耐药率逐年升高,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医院感染的扩散。
方叶青胡庆丰魏取好吕火烊
关键词:耐药性重症监护病房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检测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本院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1 965例置入静脉导管患者的临床和微生物学资料。结果178例确诊为CRBSI,感染率为9.1%,且集中在ICU病房,占81.7%;检出菌株180株,革兰阳性菌占41.7%、革兰阴性杆菌占36.7%、真菌占21.6%;革兰阳性菌整体耐药严重,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性最高;革兰阴性菌耐药现象亦较严重,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白色念珠菌对各类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均较高;高龄、置管时间长和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是CRBSI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CRBSI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相关控制措施,减少CRBSI的发生。
赵玉杰茅奇峰李情操裘莉佩屠艳烨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