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90288)
- 作品数:32 被引量:580H指数:13
- 相关作者:周经蔡冬青戴翔张利敏刘厚俊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财经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政治风险影响了我国企业“走出去”吗被引量:41
- 2013年
- 文章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目前研究文献中普遍使用的政治风险度量指数,并纳入影响企业"走出去"的其它关键控制变量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理论预期不同,东道国政治风险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并未产生显著负面影响。这一结果可能与我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对东道国政治风险意识不强、关注不够、认识不足有关。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以及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投资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而导致的可能政治风险加剧,如何有效防范政治风险,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走出去"过程中所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走出去"战略需要,是理论和实践部门面临的紧要课题。
- 张雨戴翔
- 关键词:政治风险走出去
- FDI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2013年
- 利用1997~2010年全国29个省市区的FDI流入和创新水平的有关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FDI流入与创新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流入对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其FDI对创新水平的弹性系数相对较高;中部地区FDI对创新水平的长期影响和短期波动影响程度在全国处于中等位置;西部地区其弹性系数相对较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FDI流入的短期波动对创新水平的短期波动有积极影响。
- 周经丁宁
-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面板数据
- 我国制成品与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动态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中国出口贸易在取得"爆炸式增长奇迹"成就的同时,出口产品附加值低以及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对滞后,则是中国外贸发展备受诟病的焦点。提高制成品出口质量和档次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以及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自然成为转变中国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本文基于中国制成品出口技术含量与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动态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二者存在内在"质的规定性",换言之,二者之间具有"互动提升"作用。据此本文认为:利用中国制成品出口规模的在位优势及提升制成品出口技术含量的契机,以带动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实现服务贸易出口规模扩张的同时更应注重"质"的提升,从而发挥其在促进制成品出口技术含量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更好地推进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 戴翔
- 国际分工演进与我国开放型经济战略选择被引量:6
- 2013年
- 当前国际分工正经历着从传统产业间和产业内到要素分工为主的深化发展阶段,这为诸如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重要机遇。在全球要素分工环境下,中国以初级要素以及利用外资以"低端嵌入"的方式,融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这也是中国对外贸易出现"出口导向型"表象的根本原因。虽然是"低端嵌入",但并不存在"低端锁定"的路径依赖效应。因此,针对中国外贸发展中所面临的相关"争议"问题甚至"诟病",应从国际分工演进角度理性看待。面临国内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开放型经济亟待转型,但绝非是从所谓外需主导向内需主导转变,而应通过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下进一步融入全球要素分工体系,利用全球资源,由"引资"带动"外智"等全面先进生产要素向我国聚集,以开放的视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推进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 金京戴翔
-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低端锁定要素分工
- 中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体系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张的今天,通过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应该成为技术获取的重要手段。政府应首先明确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支持,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梯队,并探索新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
- 蔡冬青戴竹青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生产率悖论及其解释——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4
- 2013年
- 利用2004—2010年我国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分别运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本文计量分析了生产率是否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与异质性贸易理论关于生产率是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结论不同,生产率并非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决定因素,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之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生产率悖论;但出口规模和以出口外向度比较优势为表现的行业外向型发展程度,对企业"走出去"具有显著正面影响,因此,本文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生产率悖论,实质上源自于现有文献所揭示的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本文研究还发现行业规模优势、政府参与以及政策支持均对企业"走出去"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据此,在国内产业尚不具备结构高级化先决条件和优势条件下,加快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应通过充分发挥中国在位出口优势和某些出口行业的规模优势,以及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以克服包括企业生产率等方面的"所有权"劣势。
- 戴翔
- 关键词:走出去生产率悖论
- 垂直分工演变、价值链重构与“低端锁定”突破--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视角被引量:38
- 2013年
- 基于垂直分工演进的全球价值链是当前国际产业组织的典型模式。在借鉴Hay和Morris两阶段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垂直分工的动态演进规律,对垂直分工演变、价值链重构与"低端锁定"突破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知识、技术要素的投入有助于改善南北贸易收益不平衡的现状;提升知识要素投入量,可以削弱跨国领航企业自上而下的绝对优势地位,从而提升后发工业国的国际分工收益,达到"低端锁定"突破的目标。
- 丁宋涛刘厚俊
-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垂直分工低端锁定南北贸易
- 战略机遇期新内涵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被引量:11
- 2013年
- 伴随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以扩大出口的传统机遇正在弱化,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国内国际环境变化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又为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为此,中国新一轮的开放需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将需求市场规模优势真正转化为对外经济合作的新优势;实施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外向型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国内发展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
- 戴翔
- 关键词:扩大内需
- 东道国人力资本、研发投入与我国OFDI的反向技术溢出被引量:28
- 2012年
- 借鉴C-H模型,本文建立中国OFDI反向技术外溢的计量模型,对中国OFDI反向技术外溢的存在性进行了进一步验证,并从东道国角度出发,对影响我国OFDI反向技术外溢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OFDI具有显著的反向技术外溢,同时这种反向技术外溢受东道国研发投入、人力资本的显著的正向影响。东道国外资政策对我国反向技术外溢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我国在选择OFDI东道国时,应选择研发投入多、人力资本充裕的国家,而在考虑东道国经济政策时要综合考虑其制度因素,不能仅以外资政策论。
- 蔡冬青周经
- 关键词:东道国人力资本
- 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一个综述被引量:12
- 2013年
- 现如今,各国厂商纷纷瞄准消费大国,通过价格、技术及品牌等手段相互竞争来占领目标市场,获取贸易利益,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格局的基本态势。对一国而言,拥有较大的国内需求市场,能否为其国际贸易创造优势呢?本文在对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到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的动因、格局、利益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国内需求对国际贸易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 丁平张二震
- 关键词:国际贸易本土市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