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573100)

作品数:22 被引量:769H指数:11
相关作者:成金华吴巧生陈军余国合程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8篇能源
  • 9篇能源消费
  • 4篇中国能源
  • 4篇实证
  • 3篇再生能源
  • 3篇实证分析
  • 3篇能源消耗
  • 2篇中国能源消费
  • 2篇人文
  • 2篇人文发展
  • 2篇能源消耗强度
  • 2篇能源效率
  • 2篇能源政策
  • 2篇完全分解模型
  • 2篇可再生
  • 2篇可再生能源
  • 2篇格兰杰
  • 2篇非可再生能源
  • 2篇包络分析
  • 1篇单位根

机构

  • 20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13篇成金华
  • 10篇吴巧生
  • 6篇陈军
  • 3篇余国合
  • 2篇陈艳
  • 2篇程胜
  • 1篇孙涵
  • 1篇张炎涛
  • 1篇徐士元
  • 1篇白永亮
  • 1篇王越
  • 1篇张意翔
  • 1篇陈亮
  • 1篇秦跃群
  • 1篇姚书振
  • 1篇段平忠
  • 1篇卢文忠
  • 1篇李世祥
  • 1篇张新伟
  • 1篇金炬

传媒

  • 4篇中国人口·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能源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科研管理
  • 1篇经济评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财经研究
  • 1篇统计研究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管理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6
2009年
本文利用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和国外技术外溢等变量来衡量技术进步,然后对技术进步和能源效率进行了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并建立广义差分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四个变量与能源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且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和外商直接投资与能源效率构成了单向因果关系,因此增加科技投入、促进FD I吸收和利用,对中国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长期效应。
徐士元
关键词:技术进步能源效率格兰杰因果检验
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关系的再检验--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41
2008年
本文选取中国各省1986~2005年的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异质面板协整和基于面板的误差修正模型重新检验中国能源消费和GDP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中国总体存在能源消费与GDP的双向因果关系,同时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只存在从能源消费到GDP的单向因果关系,而中西部地区则存在从GD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就短期而言,中国总体及东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与GDP无因果关系,而中部地区则存在能源消费和GDP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
吴巧生陈亮张炎涛成金华
关键词:面板单位根能源消费因果关系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1980—2004被引量:168
2006年
基于我国1980—2004年的经济与能源统计数据,对比分析现有能源消耗强度完全分解模型的求解方法,开展六部门结构变化及其能源消耗强度变化对我国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影响方向及影响份额研究表明:用简单平均微分PDM2方法分解计算的结果误差是相当小的,效果满意;中国能源消耗强度下降主要是各部门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结果,其中,工业部门的技术改进是影响能源消耗强度的主导因素。
吴巧生成金华
关键词:能源消耗强度
中国、美国和俄罗斯非再生能源供给安全国际比较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在总结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为主体的非再生能源供给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基于生产能力、储量条件、进口水平和消费状况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采集2004年的统计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中国、美国与俄罗斯三个国家的非再生能源安全状况进行了比较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三个国家中,非再生能源供给安全程度最高的国家是俄罗斯,其次是美国,中国最低。
陈军成金华卢文忠
关键词:非再生能源模糊综合评判法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节能估计被引量:3
2007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能源消耗(生活消耗除外)出现了较大波动,本文运用完全分解模型计算、分析了驱使能源消耗变化的经济增长效应、能源消耗强度效应与结构效应,并利用H-P滤波、完全分解模型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节能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1980-2005年累计节能量为94457万t标准煤,1980-2005年中国节能缺口处于波动之中,尤其是1998年以后,受重新重工业化的影响,与潜在节能率相比,实际节能率在逐步降低,但到2005年,实际节能率大于潜在节能率,节能优先的高能效战略得到一定落实,有效控制和改善了能源的紧张状态。同时,近年来重工业能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改善,说明重工业化对能源的高消耗只是一种阶段性特征,其中蕴含着巨大的节能空间,随着中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节约能源,降低能源的消耗强度,有巨大的潜力。
金炬吴巧生
关键词:能源消费工业化完全分解模型
中国工业化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90
2006年
文章运用Laspeyres指数及其分解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耗强度进行分解,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中国能源使用效率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消耗强度仍然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中国能源消耗强度下降主要是各产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结果,相对于效率份额,结构份额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也少得多,除了少数年份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的作用是负面的。
吴巧生成金华
关键词:能源消耗强度
区域矿产资源战略评价:以新疆为例被引量:5
2006年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探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以寻求强化区域工业化进程中的矿产资源评价基础理论研究与开发利用途径,实现缓解区域人地关系矛盾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这也正是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目的与意义所在。基于矿产资源战略评价的基本原理,本文构建了矿产资源战略评价分析框架与指标体系,以新疆为例,在分析新疆矿产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新疆矿产资源进行了整体优势与竞争力评价,得出了总体评价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秦跃群姚书振
关键词:战略管理
基于Logistic模型产业集群演化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依据产业集群的内在关系,产业集群有非正式集群、有组织的集群、创新型集群三个层次或形态,针对不同演化形态我们分别建立了Logistic模型,并对稳定平衡态下企业共生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了它们共生的条件和原因。另外产业集群演化除了能够产生稳定平衡的、周期的动态行为外,还可能产生混沌的现象,单一的线性因果关系不能解释其演化规律;同时产业集群演化所具备的初值依赖性也促使演化混沌的可能产生;在集群演化混沌状态下,集群的演化发展方向、模式由集群内部企业间共生性和合作稳定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共同决定。就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而言,要有条件有选择地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培育和加强集群内部的共生机制,应本着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原则,选择适应性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程胜
关键词:产业集群稳定性LOGISTIC模型
国际能源合作的演化博弈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国际能源合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不论何种合作形式,最终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行为主体是微观层面的能源企业。通过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国际能源企业合作交往的过程以及交往规则的自发演化,对其动态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可揭示国际能源合作的非线性特征及其动态演化路径。
程胜
关键词:国际能源合作演化博弈演化稳定策略
中国能源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8
2008年
文章基于生产理论框架的非参数法,应用几个不同目标情景下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从省际、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角度评价了中国的能源效率,并利用"两步法"估计了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即使以国内先进水平做参照,中国的能源效率总体水平仍然很低,而且省际、区际之间差异较大,表明节能减排潜力巨大。从主要的能源用户来看,工业部门以及6个主要耗能行业的能源效率都不高,这是由能源密集型的工业结构以及生产技术结构所决定的,反映出中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工业行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性。我们也发现,技术进步与地区之间的技术扩散,能源价格的适当提高与价格机制的完善,对于能源效率的改进具有重要作用。
李世祥成金华
关键词:能源效率数据包络分析影响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