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176026)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杨甬英卓永模刘东田超翁俊淼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激光
  • 1篇图像
  • 1篇图像采集
  • 1篇图像采集系统
  • 1篇流场
  • 1篇脉冲
  • 1篇脉冲激光
  • 1篇回程误差
  • 1篇激光核聚变
  • 1篇剪切干涉
  • 1篇剪切干涉仪
  • 1篇光学
  • 1篇光学检测
  • 1篇非球面
  • 1篇非球面检测
  • 1篇干涉仪
  • 1篇高速图像
  • 1篇高速图像采集
  • 1篇高速图像采集...
  • 1篇波前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3篇卓永模
  • 3篇杨甬英
  • 2篇刘东
  • 1篇杨李茗
  • 1篇翁俊淼
  • 1篇陆元彪
  • 1篇王道档
  • 1篇陈阳杰
  • 1篇田超

传媒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光电工程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非球面非零位检测中的回程误差分析与校正被引量:13
2009年
光学测试中常用非零位法来对非球面进行初步检测。由于非零位法偏离了零位条件,导致检测得到的被测非球面而形与其真实面形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称之为回程误差)。分析了非球面非零位检测系统中的回程误差问题,得出了回程误差与被测非球面口径、相对口径以及非球面本身面形误差均紧密相关的结论。针对回程误差的表现形式,提出了有效校正回程误差的方法。计算机仿真及检测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非球面非零位榆测中的回程误差问题。针对非球面非零位检测中回程误差问题所做的分析以及提出的相应校正方法,有利于非球面非零位法检测精度的提高和系统的广泛应用。
刘东杨甬英田超翁俊淼卓永模杨李茗
关键词:非球面检测回程误差
动态变化场的高速高精度实时干涉检测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数字化的干涉技术对受温度、压力、湍流等具有大畸变的动态变化场波前实现高速高精度实时化的检测是非常需要的。介绍了一种基于空间位相调制的径向剪切干涉系统,配以具有连续与脉冲光于一体的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结合一种新颖的高速图像采集同步控制系统,可以对各种连续及动态变化场波前实现共路干涉、无需参考面的瞬态、高精度的检测,波前图像采集频率在像素512×512时可达到1000帧/s以上。系统的波前重构理论都经过了计算机仿真验证,仿真精度达1/1000λ以上。与ZYGO数字波面干涉仪相比,检测结果RMS优于1/15λ,并有很好的重复性;目前该系统已用于惯性约束聚变(ICF)等系统的脉冲波前检测,并且在航空航天、流体、流场的各类物理量的检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杨甬英刘东王道档卓永模
关键词:剪切干涉仪高速图像采集系统流场脉冲激光
不同波前振幅分布对于斯特列尔比的影响
2005年
斯特列尔比SR(StrehlRatio)是衡量一个光学系统光能强度分布优劣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根据激光核聚变中利用修正SR模型,数学推导研究得出了波前位相及振幅信息,获取最大的SR比的两者匹配条件:即斯特列尔比与波前振幅分布和波前位相的指数函数分布的一致性成正比关系。并对该结论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实验根据一有象差波面位相与一组不同的振幅分布函数进行匹配计算:当给定波前位相分布(PV<1λ)时,则不同的振幅分布得到的斯特列尔比从0.92-0.99之间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波前振幅分布与波前位相的指数函数分布一致性越好,系统斯特列尔比越大,并且斯特列尔比主要由波前位相分布决定。该结论说明:虽然激光核聚变中振幅是高阶超高斯型分布的平顶光束,只有当波前位相的均方根趋于零相当于一平面波时则其指数分布与振幅分布达到了好的一致性,才能得到高的SR比。
陆元彪杨甬英陈阳杰卓永模张小民陈波秦兴武
关键词:光学检测激光核聚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