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11FJ1002)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易翠平钟春梅李高阳李志坚刘永乐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食品测试分析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鳡鱼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脂肪
  • 1篇脂肪酸
  • 1篇脂肪酸成分
  • 1篇脂肪酸成分分...
  • 1篇肉质
  • 1篇肉质分析
  • 1篇色谱
  • 1篇西瓜
  • 1篇相色谱
  • 1篇浸出
  • 1篇浸出工艺

机构

  • 3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湖南省食品测...

作者

  • 3篇钟春梅
  • 3篇易翠平
  • 1篇李志坚
  • 1篇李高阳
  • 1篇刘永乐

传媒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4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二步提取法中鱼内脏油的浸出工艺优化鲸感被引量:3
2013年
以鳡鱼内脏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L9(33)优化熬煮-浸出二步提取法中的浸出工艺参数。结果表明,100℃熬煮6~8min后,鱼渣按料液比2∶1(m/v)加入正己烷,反复提取4次,30min/次,鱼油提取率可达64.17%。鱼油呈棕黄色、浑浊态,有独特的鱼腥味,理化指标达到一级粗鱼油标准。精炼后,成品鱼油呈淡黄色,微浊,有淡鱼腥味;酸价0.07mg KOH/g,碘价140I2/100g,杂质0.07%,达到精制鱼油一级标准;过氧化值为6.26mmol/kg,不皂化物含量达1.74%,达到精制鱼油二级标准。
易翠平钟春梅
关键词:浸出工艺
PITC柱前衍生-液相色谱法测定西瓜中L-瓜氨酸含量被引量:4
2013年
建立了RP—HPLC测定西瓜中L-瓜氨酸的方法。西瓜试样采用异硫氰酸苯酯(PITC)衍生后用液相色谱仪在245nm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L-瓜氨酸质量浓度在4.26~213.2μg/mL范围时,其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oL-瓜氨酸的最低检出限为1.1μg/mL,相关系数为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1%。参试西瓜试样中L-瓜氨酸含量在1.13-2.71mg/g之间,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快速、可靠,适合用于西瓜样品中L-瓜氨酸含量的定量测定。
李志坚李高阳张群刘伟
关键词:液相色谱
鳡鱼的脂肪含量测定及脂肪酸成分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为了解鳡鱼油的应用价值,采用重量法分析鱼背、鱼腹、鱼骨及内脏的脂肪含量,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同一鳡鱼的不同部位及不同大小鳡鱼的同一部位,脂肪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脂肪含量随着鳡鱼体质量增加而显著升高,9.6~11.1kg的鳡鱼内脏脂肪含量达到(68.38±2.12)%。在鳡鱼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9.05%~30.74%,以C16:0含量最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9.25%~70.94%,以C18:1ω9含量最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0.84%~29.37%,其中C20:5ω3与C22:6ω3含量分别为1.78%~2.69%、3.06%~4.78%;ω3/ω6脂肪酸比值为0.79~1.64。与鲤鱼、鲢鱼、草鱼、大豆油和猪油比较,鳡鱼油具有独特的脂肪酸组成。
易翠平钟春梅
关键词:鳡鱼脂肪脂肪酸
不同来源鳡鱼的肉质分析
2013年
通过分析鲢鱼的营养组成、质构特性、流变特性及热特性,研究了不同来源鲸鱼的肉质差别。结果表明,海鱼养殖与野生鳙鱼的营养品质与加工品质均很相似,但海鱼养殖的鳃鱼含C20:5ω3达5.30%、C22:6ω3达14.88%,ω3/ω6撕之比更合理。饲料养殖的鳃鱼蛋白质含量为18.87%,高于海鱼饲养的16.39%及野生鲢鱼的13.86%;灰分含量为1.15%,高于海鱼饲养的0.90%及野生鳃鱼的0.79%;粗脂肪含量为4.68%,仅为其它两种鱼的1/3左右;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介于海鱼饲养及野生鳃鱼之间,为31.79%。饲料养殖的鳃鱼弹性、凝胶强度和硬度均较大,硬度为9034.26N,是海鱼喂养与野生鲢鱼的2倍。流变特性曲线中,饲料喂养的鳃鱼分别在31.9~44.3℃和67.8-78.9℃有两次急剧变化,转变的起始温度低于海鱼喂养与野生鳃鱼,约为43~70℃。DSC结果表明,饲料喂养鲸鱼的起始变性温度为97.6℃,低于海鱼喂养与野生鳃鱼,分别为104.0℃和107.7℃,说明饲料喂养的鳃鱼较其他两种鳃鱼的热稳定性差。
易翠平钟春梅刘永乐
关键词:鳡鱼肉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