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775038)
- 作品数:21 被引量:38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小红魏萍马盈仓张隆传王丽丽更多>>
-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大学王宽诚幸福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冶金工程更多>>
- 低阶半单Nelson代数
- 2009年
- 给出半单Nelson代数的一些新性质,证明了全序半单Nelson代数只存在二阶和三阶的,四阶及以上的有限全序半单Nelson代数不存在.同时,借助数学软件Mathematica得到阶数不超过9的全部(同构意义下)半单Nelson代数.
- 李鹏张小红
- 关键词:阶数
- Pseudo-BCI Filters and Subalgebras in Peudo-BCI Algebras
- <正>Pseudo-BCI filters and subalgebras of pseudo-BCI algebras are investigated.An infinite example of pseudo-BC...
- Xiaohong Zha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 关键词:SUBALGEBRA
- 文献传递
- 强Ockham代数与剩余格被引量:2
- 2010年
- 首先讨论了Ockham代数与剩余格的关系,引入了强Ockham代数的概念,并讨论了它的基本性质.然后,将著名的R_0蕴涵和R_0算子推广到Ockham代数上,证明了添加广义R_0蕴涵和广义R_0算子后的Ockham代数L成为剩余格的充要条件是L为强Ockham代数.最后给出若干重要例子,以此来说明强Ockham代数的条件是独立的.
- 张隆传张小红
- 关键词:模糊逻辑MORGAN代数OCKHAM代数剩余格
- 蕴涵格的MP-滤子被引量:1
- 2011年
- 通过对模糊逻辑代数中传统MP-滤子的定义进行改造,在蕴涵格中引入MP*-滤子的概念,并由此构作了完整的同余关系和商代数结构;同时,引入优蕴涵格的概念,证明了优蕴涵格的素滤子定理,从而完蔓地建立了蕴涵格的一般滤子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当蕴涵格特化为IMTL-代数、R0-代她、MV-代数时,MP*-滤子正好特化为传统的MP-滤子,且IMTL-代数、R0-代数、MV-代数必是优蕴涵格,因此本文的结果大幅度扩展了相应逻辑代数滤子理论的系列已有结果。
- 张小红王丽丽刘汇洋
- 关键词:蕴涵格模糊逻辑
- 带有语言量词的逻辑系统MTLQ的弱完备性定理
- 基于左连续t-模,Esteva与Godo建立了模糊命题逻辑系统MTL。作为MTL系统的扩展,并以应明生教授创建的语言量词积分模型为基本语义,一个带有语言量词的一阶逻辑系统MTLQ被建立。本文进一步修正了逻辑系统MTLQ的...
- 张小红曾旭
- 关键词:模糊逻辑一阶逻辑T-模
- 文献传递
- 剩余格及有界psBCK-代数成为布尔代数的充要条件被引量:1
- 2010年
- 研究了一般剩余格(未必可换)与布尔代数的关系,给出剩余格成为布尔代数的一系列充要条件。同时,进一步将这些结果推广到只含有蕴涵运算的有界psBCK-代数中,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由psBCK-代数可诱导出有界格且构成布尔代数。
- 王丽丽张小红
- 关键词:剩余格布尔代数
- 扩展(拓扑)剩余格与Rough集
- 2010年
- 以扩展剩余格的广义Rough集为背景,引入拓扑扩展剩余格的概念,研究了它的滤子理论和扩展剩余格中的N-滤子和优拓扑剩余格的v-滤子,并由这些滤子构建了相应的商代数结构。
- 马欢张小红
- 关键词:ROUGH集滤子
- Q-型伪BCI代数和2-型伪q滤子(英文)
- 2011年
- 作为拟结合BCI-代数的推广,提出了Q-型伪BCI代数的概念.研究了伪BCK代数,T-型伪BCI代数和Q-型伪BCI代数之间的关系.引入2-型伪q滤子的概念,研究了T-型伪BCI滤子和2-型伪q滤子之间的关系,证明了以下结论:每一个Q-型伪BCI代数的滤子都是2-型伪q滤子.
- 卢银锋张小红
- Pseudo-BCK Part and Anti-Grouped Part of Peudo-BCI Algebras
- <正>The notions of pseudo-BCK part and anti-grouped part of pseudo-BCI algebras are introduced,and some pseudo-...
- Xiaohong Zha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 文献传递
- BIK^+-逻辑与非可换模糊逻辑被引量:2
- 2007年
- 引入BIK+-逻辑的概念,证明了BIK+-逻辑的可靠性定理(基于BCC-代数)。同时,研究了BIK+-逻辑与非可换模糊逻辑的关系,说明了各种源于模糊逻辑的代数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一个图示表达了这些关系。
- 张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