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0406024)

作品数:3 被引量:53H指数:3
相关作者:张俊峰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水权
  • 3篇前近代
  • 2篇泉域
  • 2篇乡村
  • 2篇乡村社会
  • 2篇个案
  • 2篇个案研究
  • 2篇村社
  • 1篇信仰
  • 1篇仪式
  • 1篇争端
  • 1篇秩序
  • 1篇水案
  • 1篇流域
  • 1篇母题
  • 1篇话语
  • 1篇河流
  • 1篇河流域
  • 1篇汾河流域
  • 1篇传说

机构

  • 4篇山西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4篇张俊峰

传媒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史林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年份

  • 4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前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水权的形成及其特点——山西“滦池”的历史水权个案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以山西省翼城县"滦池"泉域为中心,对前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水权的形成过程及特点作了实证分析,指出前近代华北乡村社会初始水权的分配原则并非绝对平均主义,也非单纯以土地多寡、需水多少为依据,而是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传统文化因素。水权由此具有等级性、不公平不合理性等外部特征。以村庄集体为单位分配水权的形式,表明前近代华北乡村社会的水权本身是非常明晰的,并不存在界定困难的问题。因此,明清以来水利纠纷不断并非水权界定困难造成的,从根本上讲应是资源稀缺和配置不合理的结果。
张俊峰
关键词:前近代水权泉域
传说、仪式与秩序:山西泉域社会“水母娘娘”信仰解读
水母娘娘传说作为一个神话母题在山西泉域社会广泛流播,宋金以来根据该母题塑造而成的水母娘娘信仰,不仅是地方社会重要的雩祭对象,而且决定着现实社会"谁有权分水"这一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在明清以来争水频仍的背景下,水...
张俊峰
关键词:母题信仰话语
文献传递
率由旧章:前近代汾河流域若干泉域水权争端中的行事原则被引量:25
2008年
"率由旧章"是前近代山西省汾河流域各级地方政府解决水权争端的一项习惯性行事原则。尽管该原则能够止息一时的水争,但隐藏在水案背后的很多现实问题却被搁置起来,未能彻底解决,华北乡村社会亦由此陷入原地打转的困境,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制度的创新与演进。从本质上讲,这一行事原则的盛行乃是传统文化起作用的结果。
张俊峰
关键词:前近代泉域水权水案
前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水权的表达与实践--山西“滦池”的历史水权个案研究被引量:30
2008年
前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水权具有分等级、不公平、不合理等特点,水权分配首先以村集体为基本单元。山西滦池泉域的历史水权个案表明,前近代华北乡村社会围绕水权形成的社会舆论、道德观念和日常惯习,具有非正式地界定和保障村庄水权的功能,是一种特有的文化安排,集体水权与私人水权共存其中,并不矛盾。随着水资源稀缺程度的加深,乡村社会产生了重新界定水权的要求,原有的文化安排却由于拥有低成本、低风险的特点,为地方政府和村庄普遍接受,使前近代以来形成的水权分配格局持久维系。由于水权的不合理界定,致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利用效率极低,水利纠纷因而难以避免。
张俊峰
关键词:前近代水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