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107)

作品数:9 被引量:72H指数:6
相关作者:刘伟王继隆唐富江宋洪建刘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大麻哈鱼
  • 2篇松花江干流
  • 2篇干流
  • 2篇捕捞
  • 1篇性成熟
  • 1篇性成熟年龄
  • 1篇性腺
  • 1篇异速生长
  • 1篇渔获
  • 1篇渔获量
  • 1篇渔业
  • 1篇渔业统计
  • 1篇玉米秸
  • 1篇玉米秸秆
  • 1篇沼气
  • 1篇稚鱼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意义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征

机构

  • 8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水产学会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作者

  • 8篇王继隆
  • 8篇刘伟
  • 7篇唐富江
  • 3篇宋洪建
  • 2篇陈恩友
  • 2篇赵文武
  • 2篇刘伟
  • 1篇徐铁纯
  • 1篇甘福丁
  • 1篇蒋湖波
  • 1篇李金怀

传媒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水产学杂志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渔业经济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大麻哈鱼的年龄与生长被引量:19
2012年
通过对2010和2011年采捕到乌苏里江大麻哈鱼洄游群体571个样本的鳞片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大麻哈鱼的年龄判定和生长模拟。大麻哈鱼鳞片属于典型圆鳞,有明显的年轮特征,为一年一个周期,年轮特征表现为疏密型。部分鳞片有明显幼轮,幼轮和年轮根据鳞径大小能够区分。采集样本的雌雄组都分为2+,3+,4+三个年龄组,也都以3+龄组数量最多。采用特殊Von Bertalanffy、Logistic、Gompertz和幂指数生长方程分别模拟了大麻哈鱼1—4龄间的生长,通过最大似然法估计各模型的参数。采用残差平方和(Analysis of the residual sum of squares,ARSS)分析得出大麻哈鱼雌雄个体间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故将雌雄个体放一起进行生长模拟。AIC和BIC检验结果显示特殊VBGF方程为最适生长模型,公式为:Lt=90.04×[1 e 0.3(ti+0.27)]。大麻哈鱼的生长速度随着年龄增长逐年降低,且性成熟年龄小的个体生长速度大于性成熟年龄大的个体。应对大麻哈鱼年龄与生长进行长期监测,为增殖放流等渔业资源管理措施提供基础资料。
王继隆唐富江刘伟
关键词:大麻哈鱼鳞片年龄
乌苏里江秋大麻哈鱼生殖洄游群体结构特征与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2010年10月对乌苏里江大麻哈鱼回归群体捕捞情况进行了持续监测,并对其回归群体数量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麻哈鱼回归数量出现一次大高峰和一次小高峰,回归期可分为两个阶段。经方差分析,两阶段大麻哈鱼的性比、叉长、体质量和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大麻哈鱼雌雄个体数比为1.01∶1,平均叉长、体质量分别为60.6 cm和2 309.5 g,雌雄个体分别以3+和2+为优势年龄组。与历史资料相比,叉长、体质量和成熟年龄均有减小的趋势,大麻哈鱼小型化和成熟年龄低龄化现象受到捕捞作业选择性、物种间相互作用和环境因子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王继隆唐富江朱翥潘志强刘伟
关键词:大麻哈鱼生物学特征
黑龙江水系(中国)大麻哈鱼生物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2010和2011年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生殖洄游群体中采集了571尾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样本,进行了鳞片观察和生物学测定。根据退算叉长,采用Logistic生长方程拟合大麻哈鱼叉长的生长,并计算了生长速度和加速度。结果表明,大麻哈鱼3龄前生长速度较快,以后逐渐变慢。对3+龄大麻哈鱼生长分析表明,在1.372和1.492龄时,雄、雌个体生长速度最快,而在2.674和2.823龄时生长加速度最低,和性成熟开始时期相吻合。利用逻辑斯蒂拟合方程估算了大麻哈鱼50%个体初次性成熟叉长(L50),雄性为46.19 cm,雌性为47.95 cm,ARSS分析表明雌雄差异显著(P<0.05),对应的50%初次性成熟时间T50分别为2.00和2.15。通过大麻哈鱼生长分析,认为应将50%初次性成熟叉长作为资源管理的重要生物学指标。黑龙江大麻哈鱼雌性个体GSI和绝对繁殖力均与叉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雄性个体上述指标均与叉长呈显著负相关(P<0.05)。黑龙江雌性和雄性大麻哈鱼GSI与叉长相关关系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578x–18.225(R2=0.441);y=–0.090x+8.852(R2=0.423)。黑龙江群体性腺发育程度高于乌苏里江群体,乌苏里江群体性腺发育的不一致性导致了GSI和叉长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王继隆刘伟唐富江
关键词:大麻哈鱼
不同厌氧发酵装置利用玉米秸原料产沼气效果研究
2012年
以玉米秸为主原料,对上折流式、旋流式、气体搅拌式、普通水压式4种沼气发酵罐进行产沼气对比试验,研究表明:上折流式沼气发酵罐是4种沼气装置中启动最快、累积产气量最大、日均产气量最高的秸秆沼气发酵装置。在4种不同沼气发酵装置中,用玉米秸厌氧发酵产生的CH4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产气稳定后,CH4含量都能达到60%以上,但差别不大。
徐铁纯李金怀甘福丁蒋湖波
关键词:玉米秸秆沼气
乌苏里江大麻哈鱼年龄结构及异龄组间生长差异被引量:8
2013年
对乌苏里江大麻哈鱼生殖洄游群体样本进行年龄鉴定和生物学测定,推算了各年龄段的叉长,并分析了性成熟年龄组间个体的生长差异性。年龄鉴定结果显示大麻哈鱼由2+,3+,4+龄群体组成,雌、雄大麻哈鱼平均年龄分别为3.43和3.24龄。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VBGF)拟合了大麻哈鱼各性成熟年龄组个体的叉长生长。基于VBGF生长方程的拟合结果,采用残差平方和(analysis of the residual sum of squares,ARSS)分析各年龄组间大麻哈鱼的生长差异性,结果显示不同性成熟年龄组间的大麻哈鱼生长的差异性显著(P<0.05)。大麻哈鱼低龄组个体叉长生长速度较快,高龄组个体生长相对较慢,随着年龄的增加生长速度减慢,但是末年的生长指标却不是最低。大麻哈鱼的生长发育受遗传、海洋环境条件、种内、种间竞争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王继隆刘伟刘伟唐富江
关键词:大麻哈鱼性成熟年龄
大麻哈鱼卵黄囊期仔鱼异速生长及其生态学意义被引量:28
2013年
运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对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卵黄囊期仔鱼的异速生长及器官优先发育在早期生存和环境适应上的生态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麻哈鱼卵黄囊期仔鱼的感觉、摄食,呼吸和游泳等器官快速分化,许多关键器官均存在异速生长现象。在身体各部分中,头部和尾部为正异速生长,躯干部为负异速生长,体高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头部器官中,眼径、口宽、吻长和眼后头长均为正异速生长;在游泳器官中,胸鳍、腹鳍、背鳍、臀鳍、背鳍基、臀鳍基和尾鳍均为正异速生长,脂鳍为负异速生长,其中,腹鳍在全长25.31 mm、12日龄出现生长拐点,但拐点前后均为正异速生长。大麻哈鱼卵黄囊期仔鱼感觉、摄食,呼吸和游泳等器官的快速发育,使出膜后的仔鱼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了与早期生存密切相关的各种能力,对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宋洪建刘伟王继隆唐富江
关键词:大麻哈鱼异速生长生态学意义
抽样调查方法在捕捞渔业统计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抽样调查是渔业统计的一种重要方法,松花江干流捕捞渔业抽样调查是该方法在河流渔业统计中的首次应用。论文主要介绍了抽样调查在松花江干流捕捞渔业应用的方案和调查结果。1.框架调查。主要包括各江段捕捞渔船数量、作业方式、各月作业时间。2.样本量的计算。基于框架调查结果,按90%抽样精度要求,确定了船舶活动系数(BAC)和渔获物上岸量统计的样本船数量。3.数据采集和推算。采用时间普查、空间抽样的方式对作业渔船BAC及渔获量进行抽样统计。结果表明了不同渔具在各月份及不同地点的CPUE的变化,反应河流捕捞渔获量与时间和作业地点的选择有密切关系。BAC结果表明刺网是最主要的作业方式,作业时间最长,而拉网作业时间最短。抽样调查在渔业统计中呈现的优势,说明了分层抽样方法在内陆捕捞渔业统计中应用的可行性。
王继隆陈恩友赵文武刘伟
关键词:松花江干流渔业统计
分层抽样方法在渔业生产统计中的应用——以松花江干流捕捞抽样调查为例被引量:6
2014年
本文介绍分层抽样方法、误差分析以及分层抽样样本量的确定方法。以松花江干流捕捞抽样调查为例,介绍小规模渔业抽样调查的样本量的确定过程。选取方正、依兰、桦川境内渔船刺网作业进行地点分层,选取依兰境内刺网、张网作业进行作业方式分层抽样,同时将分层抽样结果和相应的简单随机抽样进行误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简单随机抽样误差是地点分层抽样的3.4倍,是作业方式分层抽样的5.2倍,说明分层抽样误差小、精度高。在经费允许条件下,分层抽样是渔业生产统计调查的首选方法。
王继隆陈恩友赵文武刘伟唐富江
关键词:分层抽样
锶对大麻哈鱼稚鱼生长发育及肌肉ATP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长期暴露的方法,研究锶(Sr2+)对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稚鱼生长、存活率和肌肉Ca2+-ATP酶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在水温(15±0.2)℃下,将体质量(0.389±0.021)g的大麻哈鱼饲养在可控温玻璃水槽(100cm×50cm×40cm)中。水槽中添加SrCl2·6H2O,使Sr2+浓度达10、20、30和40mg·L-1,以不添加锶的水槽为对照组。30d饲养表明,各实验组大麻哈鱼稚鱼均能生长,但高质量浓度的锶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大麻哈鱼稚鱼的生长和存活率,显著影响了稚鱼肌肉中Ca2+-ATP酶和Na+/K+-ATP酶的活性。锶(Sr2+)质量浓度为10 mg·L-1时,各项生长指标和存活率最高;随着锶(Sr2+)质量浓度的升高,Ca2+-ATP酶和Na+/K+-ATP酶的活性下降。结果提示,大麻哈鱼稚鱼长期暴露的锶安全质量浓度在10mg·L-1之内。
宋洪建刘伟王继隆唐富江
关键词:CA2+-ATP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