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885)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康静王琳李昭姚毅曹蒙蒙更多>>
相关机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河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代谢产物
  • 1篇入路
  • 1篇上骨折
  • 1篇术式
  • 1篇术式治疗
  • 1篇内生真菌
  • 1篇肱骨
  • 1篇肱骨髁
  • 1篇肱骨髁上骨折
  • 1篇髁上骨折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抑制
  • 1篇细胞抑制作用
  • 1篇小儿
  • 1篇小儿肱骨髁上...
  • 1篇木榄
  • 1篇肌间隙
  • 1篇肌间隙入路
  • 1篇骨折
  • 1篇次级代谢

机构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冀中能源峰峰...

作者

  • 1篇罗都强
  • 1篇姚毅
  • 1篇李昭
  • 1篇王琳
  • 1篇康静
  • 1篇刘亭
  • 1篇宋小妹
  • 1篇关永强
  • 1篇曹蒙蒙

传媒

  • 1篇中成药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Pestalotiopsis adusta次级代谢产物对HeLa细胞抑制作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木榄枝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探讨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应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和重结晶等方法等多种方法分离纯化,用NMR和MS等波谱技术解析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筛选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的化合物。结果共分离鉴定出12个化合物,分别为5-甲氧基-4,6-二甲基-7-O-α-L-鼠李糖基-异苯并呋喃酮(1)、7-羟基-5-甲氧基-4,6-二甲基-异苯并呋喃酮(2)、海绵尿苷(3)、1-(2-脱氧-D-呋喃核糖基)胸腺嘧啶(4)、2-苯乙基-α-D-吡喃甘露糖苷(5)、2,3-二羟基苯乙醇(6)、4-羟基苯乙基乙酸酯(7)、4,3'-二羟基苯乙基丙酸酯(8)、N-(4-羟基苯乙基)乙酰胺(9)、3-丙基-吲哚(10)、3β,5α,9α-三羟基-(22E,24R)-麦角甾-7,22-二烯-6酮(11)、(5S,1'R)-4,5-二氢-5-(1'-羟基)乙基-2-(3H)-呋喃酮(12)。结论 1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7、8、11对子宫颈癌细胞(HeLa)均有抑制作用。
关永强曹蒙蒙刘亭宋小妹罗都强
关键词: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
两种入路术式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和肘前肌间隙入路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4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患儿采取经肘前肌间隙入路进行手术,对照组则采用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进行手术,两组患儿均采用交叉克氏针进行固定复位,同时使用石膏托进行外固定。分析两组患儿相关的手术指征等情况,并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疗效评价标准对患儿的疼痛程度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石膏外固定时间以及术后4天内的疼痛程度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半年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治疗组患儿的优良率为94.34%,对照组为60.38%,治疗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肘前肌间隙入路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进行治疗,操作简便,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可将其作为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手术方法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李昭王琳姚毅康静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