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064)
- 作品数:8 被引量:145H指数:6
- 相关作者:赵以军张玮程凯许敏李祝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武汉市解放公园池塘的微囊藻水华及其毒性变化的生态研究被引量:12
- 2001年
- 报道了一小型富营养化公园池塘中(年度总氮、总磷的平均值分别为6.1和1.79 mg·L^(-1))微囊藻水华及其毒性变化的生态研究结果,水华中铜绿微囊藻的多度大于90%。水华集中在5~10月间(水温在16~33℃之间)暴发,共出现了3个显著的生长峰,3个峰的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0.73,1.44和1.30 mg·L^(-1);该池塘中磷与水华没有相关性,铵氮则明显影响水华的发生与消亡,9.5~10.75 mg·L^(-1)浓度的铵氮促进微囊藻水华的暴发,按氮低于0.89 mg·L^(-1)时,微囊藻水华的发生受到限制,也就是说,高浓度的按氮是水华的“促进因子”,低浓度的铵氮是水华的“限制因子”,水华期间藻细胞的毒性呈逐步升高的趋势,但毒性峰的位置总是滞后于生长峰,而且是生长峰越大滞后的时间越长。
- 程凯赵以军许敏尹隽熊勤周金陈王玉珍张玮王金旺刘朝莹王芙蓉
- 关键词:微囊藻水华环境因子水体富营养化
- 浮水草本浮萍对微囊藻毒素影响的试验被引量:7
- 2006年
- 研究了在不同处理时间和不同初始微囊藻毒素浓度下,浮萍的生长、光合生理特性以及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MCRR的浓度不超过960μg·L-1时,浮萍对微囊藻毒素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其光合生理特性不受微囊藻毒素的抑制,并且还可以通过增大生长速度来减小微囊藻毒素对自身的伤害.此外,尽管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浮萍能够降解微囊藻毒素,但浮萍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去除水体中微囊藻毒素,说明浮萍可能在蓝藻水华的生物治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张玮赵以军孙茜肖慈琼李祝
- 关键词:浮萍微囊藻毒素
- 环境因子对衣藻水华消长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6
- 2001年
- 通过对一小型水体中衣藻水华发生全过程的研究 ,获得几种环境因子对衣藻水华消长影响的相关数据 .此次水华的发生期为 2 0 0 0年 2月至 3月 ,水温的变化范围在 8~ 2 0℃之间 .观测发现 ,水体中氮、磷的含量是影响水华发生的主要因素 :其中有效氮磷的比值为 1 7,这有可能就是导致水华中优势藻为衣藻的决定因素 ,并且当正磷酸盐浓度随着水华的不断发生而降至 0 .0 65 mg/L时 ,衣藻的生长就受到了限制 .此外我们还发现水华的消退与水体中细菌、浮萍、浮游动物等生物因素的作用有关 .
- 徐敏程凯孟博卢蒙张兴宇宋维芬赵以军
- 关键词:水华衣藻磷氮磷比环境因子水体污染
- 水华和赤潮的毒素及其检测与分析被引量:31
- 2001年
- 本文介绍了水华和赤潮藻类各种毒素的类型及特点 ,对近年来毒素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重点介绍微囊藻毒素 (Microcystin ,MCYST ,MC)和麻痹性贝毒 (Paralyticshellfishpoisoning ,PSP)的提取。
- 许敏赵以军程凯
- 关键词:藻类毒素水华赤潮麻痹性贝毒
- 不同氮、磷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光合及产毒的影响被引量:52
- 2006年
- 对一株从野外分离得到的铜绿微囊藻产毒株进行分批培养,在不同的氮磷条件下研究其生长、光合荧光及毒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正磷酸盐浓度不变时,铵氮浓度的改变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明显影响。叶绿素a(Chl.a)含量在铵氮浓度为1.83—18.3mg/L时明显较大;微囊藻毒素(包括MC-LR和MC-RR)的含量在铵氮浓度为1.83mg/L时达到最大;当铵氮浓度为0—1.83mg/L时,随着铵氮浓度升高,可变荧光FV和MC的产量均增大,同时MC异构体的种类增多;铵氮浓度过大对M.aeruginosa的生长、生理和产毒均有抑制作用。在另一组实验中,即铵氮浓度不变而正磷酸盐浓度增大时,Chl.a含量呈总体下降的趋势,并且与FV/Fm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r=0.97),MC(MC-LR和MC-RR)的含量在正磷酸盐浓度小于0.56mg/L时明显升高,MC-LR与FV/Fm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r=0.967)。
- 张玮林一群郭定芳付君君赵以军
-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叶绿素荧光微囊藻毒素
- 内蒙古黑矾沟晚石炭世具种子的畸羊齿及其它植物
- 本文报道和描述了内蒙古黑帆沟8种植物化石。它们是细尖芦木、星轮叶、椭圆楔叶、正菱鳞木(新种)、六角鳞木、卵脉羊齿,清水河畸羊齿(新种)和三脉座延羊齿,分属于7属,其中正菱鳞木的同一块标本上保存有3个相,清水河畸羊齿的羽片...
- 胡雨帆耿宝印
- 文献传递
- 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被引量:23
- 2005年
- 微囊藻毒素在水环境中的生物降解是决定其环境归趋和影响其毒性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水细菌、鱼类、水生植物、水生无脊椎动物、浮游动物等水生生物对微囊藻毒素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报道的微囊藻毒素降解菌有鞘氨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青枯菌。鞘氨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以微囊藻毒素酶和碱性蛋白酶降解毒素,青枯菌降解机理未明;而鱼类、水生植物、水生无脊椎动物、浮游动物等水生生物主要通过谷胱甘肽S-转移酶催化形成低毒性的微囊藻毒素-谷胱甘肽结合物进行转化。本文还对水环境微囊藻毒素的生物修复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李祝郭向前赵以军杨劭
-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生物降解鞘氨醇单胞菌
- 小型开放系统中铵氮对微囊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研究了小型开放系统中不同浓度的铵氮对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在4个分别命名为N1、N2、N3、N4的水箱中,除铵氮浓度不同,其它的条件基本一致,且正磷酸盐设为足量,达到1.65mg·L-1,4个水箱中铵氮浓度分别为5.23mg·L-1,12.43mg·L-1,22.5mg·L-1,37.28mg·L-1,结果表明,铵氮浓度小于2.54mg·L-1时对微囊藻的生长起抑制作用;当浓度在7mg·L-1~15mg·L-1时,微囊藻呈暴发性生长;高于19.25mg·L-1的铵氮抑制微囊藻的生长.
- 刘红涛赵以军李江丽吴南王坤王娟余拯敖岚卢蒙孙茜
- 关键词:铵氮微囊藻水体富营养化水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