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0JDJNJD074)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汪勇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主义
  • 4篇马克思主义
  • 2篇大众化
  • 2篇社会
  • 1篇社会背景
  • 1篇社会思潮
  • 1篇社会问题
  • 1篇思潮
  • 1篇利益分化
  • 1篇马克思主义大...
  • 1篇马克思主义中...
  • 1篇坚持马克思主...
  • 1篇和谐社会
  • 1篇和谐社会背景
  • 1篇反马克思主义
  • 1篇非马克思主义

机构

  • 4篇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汪勇

传媒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长白学刊
  • 1篇前沿
  • 1篇理论探索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被引量:3
2011年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就是大众内心深处真诚认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并予以信守。当前,由于利益分化突出、社会结构畸型、贫富悬殊、公平正义缺失、大众被剥夺感增强等,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代表性、目的、特征、本质等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进而影响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唯有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大众的立场、维护公平正义和缩小贫富差距、坚持以人为本并推进民主法治、增强危机意识并践行党的宗旨,才可能富有成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而真正实现大众化。
汪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问题大众化
利益分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良影响及应对被引量:3
2010年
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的利益已发生各种分化。利益分化使得大众的权益意识觉醒、利益诉求相异、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差距扩大、利益矛盾冲突增加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统、难度、广度、信度、认同感等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始终站在"大众"的立场上,维护公平正义、推进民主政治、正确推进"大众化"和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唯有如此,才可能富有成效地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汪勇
关键词:利益分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追求被引量:2
2011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异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决定并深刻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生及其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追求可分解为始终不渝地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伟大复兴、中国最广大人民的自由和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巩固执政党的合法性并获取合理的自身利益等相对独立而又高度统一的四个方面。只有真正完整、准确地把握并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追求,才可能科学、正确而富有成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汪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要正确对待几个问题
2010年
马克思主义始终追求无产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和自由,主张对现实世界加以积极改造。目前,反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出现,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在理论上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而且在实践中要避免"左"和右两种倾向。
汪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