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362113)

作品数:14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徐庆红义建军周安南袁苑王润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催化
  • 3篇金属
  • 3篇催化剂
  • 2篇对硝基苯
  • 2篇硝基
  • 2篇硝基苯
  • 2篇离子
  • 2篇茂金属
  • 2篇金属催化剂
  • 2篇孔材料
  • 2篇负载型
  • 2篇Α-TI
  • 2篇SBA-15
  • 2篇
  • 2篇
  • 2篇FE
  • 2篇HPO4
  • 2篇超微
  • 1篇担载
  • 1篇单晶

机构

  • 13篇北京化工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2篇徐庆红
  • 3篇袁苑
  • 3篇义建军
  • 3篇周安南
  • 2篇王润伟
  • 2篇董丽君
  • 1篇操越
  • 1篇刘耀
  • 1篇祖凤华
  • 1篇魏亚波
  • 1篇纪雪梅
  • 1篇李刚
  • 1篇魏伟

传媒

  • 8篇无机化学学报
  • 4篇化学研究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Chemic...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化硅胶表面Fe^(3+)的担载及其对甲醛的催化氧化被引量:1
2015年
硅胶颗粒经过400℃高温活化后与四氯化硅在无水四氢呋喃溶剂中反应制得氯化硅胶。氯化硅胶再经乙酰胺修饰,制备得到表面含羰基和氨基的硅胶修饰体。此组装体具有良好的配位能力,能够与Fe3+进行配位,从而得到表面催化活性点均匀分布的负载型催化剂。该催化剂对甲醛催化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最高催化效率高达91.3%。
Lotfia-El Majdoub姚方滔史亚赛黎甜甜徐庆红
关键词:担载催化氧化甲醛
超微Ni(OH)2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对Li^+的超高吸附性能
2021年
在葡萄糖水溶液中合成得到平均粒径为5 nm的α-Ni(OH)2超微纳米粒子。研究结果发现,在水溶液中葡萄糖浓度能够控制α-Ni(OH)2纳米粒子粒径的大小,我们对其中的原理进行了剖析。当没有葡萄糖存在时,合成得到的Ni(OH)2晶型为β型,且颗粒粒径尺寸分布为微米级别。另外,研究发现α-Ni(OH)2超微纳米粒子室温下对中性水溶液中Li^+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且这种吸附性能随粒径的减小而剧烈增大;粒径为5 nm的α-Ni(OH)2粒子对Li^+的最大吸附量为214 mg·g^-1(远大于文献报道的有关吸附剂对Li^+的吸附容量),而粒径为1μm的β-Ni(OH)2在相同条件下对Li^+的最大吸附量低于30 mg·g^-1。计算分析表明,Li^+在α-Ni(OH)2纳米粒子表面吸附满足Freundlich方程,符合层层吸附模型。
景楠周安南王国会王润伟徐庆红
关键词:NI(OH)2
Fabrication and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Hybrid Material with Micropores from SBA-15
2016年
A novel hybrid material with microporous structure was fabricated from SBA-15 with mesopores via silane modification and hydrolysis. Two kinds of pores with diameters of 6.5 and 1.9 nm were found in the hybrid material. Compared to that of SBA-15,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hybrid material increased from 395.9 m2/g to 667.4 m2/g while its porous volume decreased. The new hybrid material was found to have high efficiency in removing NaCl from solution, and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it was ca. 517.5 mg/g.
LI TiantianYUAN YuanXIANG YingqiaoZHOU AnnanXU Qinghong
关键词:FABRICATIONMESOPOREMICROPOREADSORPTION
α-Ti(HPO_4)_2微球负载型催化剂的合成及其烯烃聚合催化性能(英文)
2017年
2种茂金属催化剂及1种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分别被固载于经过甲基铝氧烷处理后的α-Ti(HPO_4)_2微球表面,制备得到3种微球负载型催化剂。在烯烃聚合反应过程中,3种负载型催化剂均表现出比硅胶负载型催化剂更高的催化活性。2种茂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在乙烯、丙烯聚合反应中的活性分别高达6.8×10~7 gPE·(molZr·h)^(-1)和5.0×10~7 gPP·(molZr·h)^(-1),所产生的烯烃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较窄(Mw/Mn<2.3),表现出良好的单中心催化特性,而且丙烯聚合产物的等规度高达96.5%。负载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在乙烯聚合反应中的活性稍低,但也能够达到8.3×10~6 gPE·(molFe·h)^(-1)。3种负载型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产物均成微球型,能够很好地复制载体的形貌。
袁苑袁苑义建军徐庆红
关键词:茂金属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烯烃聚合
共轭有机分子BDOBC16在硅烷化SBA-15孔内的组装及其发光性质(英文)
2016年
4,4′-(9-(正十六烷基)咔唑-3,6-取代)二(6-(4-二苯胺苯基)-2,2-二氟-1,3,2(2H)-二氧杂环己烷硼)(简称BDOBC16)是一种含β二酮硼二氟取代基团的共轭有机发光分子,将其组装到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修饰的SBA-15孔道中。研究发现,BDOBC16分子中的氟硼键未发生分解,且BDOBC16的发光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客体BDOBC16本身在紫外光激发下发红光,而当其组装到硅烷化SBA-15孔道内后,BDOBC16被紫外光激发后发绿光,且组装后BDOBC16发光强度增强了75倍。研究结果表明,主客体分子之间的较强氢键作用是客体分子组装前后发光强度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另外,客体分子的高度分散有利于BDOBC16发光强度的提高,客体分子集聚对其发光有严重的淬灭作用。
黎甜甜袁苑周安南徐庆红
关键词:共轭介孔材料硅酸盐发光
温和条件下元素对M^(2+)/Fe^(2+)/Fe^(3+)-LDHs转化成尖晶石铁氧体过程的影响(英文)
2014年
研究了二价金属离子在温和条件下(低于100℃,暴露于空气中)从水滑石M2+/Fe2+/Fe3+-LDHs(M=Co,Ni,Mn,Zn)转化成尖晶石铁氧体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该转化过程不仅与晶化温度有关,还与M2+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有关。当这些二价金属离子处于同一周期并且相邻较近时,M2+的半径越大,水滑石微晶向尖晶石铁氧体的转化就越容易。此外,Fe2+在转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Fe2+的参与,在此条件下的转化将无法进行。
董丽君刘耀纪雪梅魏亚波徐庆红
关键词:尖晶石铁氧体
聚苯胺类/n-Si(111)单晶硅复合电极:制备与光电性质(英文)
2015年
在过氧化月桂酰作用下,于n-Si(111)型单晶硅表面上分别嫁接苯胺及烷基取代苯胺,进而实现晶体硅表面上聚苯胺和烷基取代聚苯胺的原位聚合,制备得到了系列聚苯胺(或烷基取代聚苯胺)/n-Si(111)单晶硅复合电极。此外,对上述合成电极表面苯胺链进行磺化,得到系列磺酸基化的单晶硅复合电极。电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聚苯胺直接嫁接于晶体硅表面所得到的复合电极光电转化效率最高,苯胺聚合链通过碳碳双键桥连于单晶硅表面所得到复合电极的光电转化效率高于通过碳碳单键桥连得到的复合电极,但其光电转化效率低于苯胺聚合链直接桥连于晶体硅表面而得到的复合电极。另外发现,苯环磺酸基化有利于提高复合电极的光电转化效率。
Lotfia El Majdoub李军张月娟李妮丽徐庆红
关键词:表面化学电化学
Au@ZrO_2空心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质被引量:2
2017年
以Stober法合成了不同粒径的SiO_2微球。以这些SiO_2微球为硬模板,通过ZrOCl_2前驱体吸附和水解制备得到了ZrO_2@SiO_2复合物,然后用HF溶解去除二氧化硅模板剂,制备得到ZrO_2空心球。以ZrO_2空心球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DP)合成了Au@ZrO_2纳米空心微球。考察了Au@ZrO_2纳米空心微球在对硝基苯胺还原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SiO_2微球粒径大小均一、形状规则、分散性好;ZrO_2空心微球大小及比表面积可以通过硬模板SiO_2微球粒径进行有效控制;与Au@ZrO_2实心微球相比,Au@ZrO_2空心微球在对硝基苯胺还原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当反应温度为45℃、反应7 min时,对硝基苯胺能够完全转化为对苯二胺。
向迎巧黎甜甜徐庆红
关键词:催化剂对硝基苯胺
基于MCM-41硬模板的镍铁磁性纳米管的合成及其磁性研究
2014年
以Si-MCM-41为硬模板,利用介孔材料的吸附作用,将Fe3+和Ni 2+按一定比例定量吸附组装到介孔材料的孔壁上;然后通过程序升温在900℃条件下高温焙烧,并经氢氟酸处理,得到直径大约为3.0nm的中空铁氧体纳米管.分别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合成材料的结构、组成、形貌;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定了其磁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镍铁氧体纳米管具有良好的管状形貌,其结构与分子筛MCM-41的结构相似,并具有良好的磁学性能.这说明MCM-41分子筛孔道结构具有可复制性,本研究可望为制备具有适当长径比的一维纳米磁性材料打下良好基础.
董丽君徐庆红操越魏伟
关键词:磁性
超微羟基磷灰石(HAP)纳米粒子对水溶液中氟离子的吸附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如何有效地去除水中过量的F-一直是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过量F-对人体及动物体危害很大.论文以平均粒径约为10 nm的超微羟基磷灰石(HAP)纳米粒子(由氯化钙溶液和(NH4)2HPO4溶液在葡萄糖分子限域作用下反应得到)为吸附剂,对废水中的F-吸附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超微HAP纳米粒子吸附剂对F-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在室温(25℃)、中性水溶液中对F-的最大吸附容量约为86.43 mg/g,是平均颗粒粒径100 nm HAP的两倍多(100 nm HAP对F-最大吸附容量约为34.01 mg/g).86.43 mg/g在目前报道的所有F-吸附量中位列第二.此吸附剂以其简便合成方法、环境友好特征以及超大的吸附容量,在水溶液中F-的去除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陈培虎刘杨武文杰崔海伟崔猛王润伟徐庆红
关键词:氟离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