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25008)

作品数:25 被引量:1,196H指数:14
相关作者:史培军叶涛周涛陈婧刘婧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天文地球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土地利用
  • 3篇灾害
  • 2篇生态
  • 2篇碳循环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呼吸
  • 2篇温度敏感性
  • 2篇反演
  • 2篇风险管理
  • 2篇风险管理体系
  • 2篇INVERS...
  • 1篇地产
  • 1篇地产权
  • 1篇地价
  • 1篇地价体系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政
  • 1篇地租

机构

  • 21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教育部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9篇史培军
  • 6篇叶涛
  • 5篇周涛
  • 4篇杜鹃
  • 4篇刘婧
  • 4篇陈婧
  • 3篇何飞
  • 3篇郑璟
  • 3篇陈晋
  • 2篇蒲秋
  • 2篇葛怡
  • 2篇王静爱
  • 2篇黄崇福
  • 2篇周俊华
  • 1篇张建明
  • 1篇杜士强
  • 1篇杨曦
  • 1篇李京
  • 1篇郭卫平
  • 1篇卓莉

传媒

  • 7篇自然灾害学报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中国减灾
  • 2篇Scienc...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Scienc...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模式——从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看中国减灾战略的调整被引量:68
2005年
简要介绍了2005年1月17日-22日在日本神户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的基本内容,并着重论述了当前国际减灾领域的重要进展和发展趋向,就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作了系统的论证,提出了我国减灾领域近期发展的主要方向。从世界减灾大会的各项议程和各类论坛可以看出,未来世界减灾的战略可以概括如下加强减灾能力建设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全面推进社区减灾体系的建设是实现未来10年减灾目标的关键任务;建立与灾害风险共存的经济与社会体系,必须把减灾与区域发展有机地整合起来,寻求除害与兴利并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接受一定风险水平的安全社区体系;重视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世界城镇化等自然与人文过程引发或孕育的新的灾害风险;建立满足区域减灾目标需要的预警系统,加强减灾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的减灾资源。针对国际减灾发展趋向,提出了中国减灾战略调整的建议,即实施“区域减灾”、“综合减灾”、“科教减灾”、“提高区域减灾能力”和“加强减灾科技能力建设”。
史培军郭卫平李保俊郑璟叶涛王瑛刘婧
关键词:减灾战略
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环境安全响应与调控被引量:82
2006年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政策,巨大的境外投资、有偿转让使用与土地联产承包政策在广大城乡的推行,引致了快速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过程,城市化水平增长15%,GDP平均每年增长超过9%,城市化土地面积增长2%。与此相应,严重的生态环境灾害相继发生,1994年淮河特大污染事件;1997年黄河断流227天;1998年发生长江、嫩江流域特大水灾;2000年发生严重影响中国首都北京及韩国、日本的12次沙尘暴;2004年,淮河流域再次发生严重污染事件。综合分析表明,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巨大变化、城市化过程的加速、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成为其主因。一些案例研究表明,重建生态环境安全条件下的中国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制定与生态环境安全水平友好的国家土地利用政策,不仅有利于改善中国生态环境安全水平,还将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并有益于亚洲及世界生态环境的改良。
史培军王静爱冯文利叶涛葛怡陈婧刘婧
关键词:生态环境安全
社区大气环境质量调查方法与风险响应对策--基于GIS的深圳市案例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减轻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及其对公共健康的影响,迫切需要大气质量管理方面的立法,而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应当建立在对大气污染变化情况正确而充分的了解基础之上。深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公布的年报是基于环境监测站点的数据的,但是,这些常被引用的数据因指示因子和站点空间分布的局限性而不够科学合理。在补充环境监测站点数据方面已经有过许多研究,这里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社区环境大气质量调查方法,并于2006年在深圳市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定义了大气污染风险的9种类型及相应的应对办法,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杨曦何婷婷史培军周涛
关键词:大气污染地理信息系统
“碧丽斯”和“圣帕”在湘江流域引发的巨灾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选取了2006年和2007年发生在湘江流域的两次暴雨-洪水巨灾———"碧丽斯"和"圣帕",从暴雨成因及特征、洪水特征和灾情方面对这两次巨灾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湘江流域遭受的这两次巨灾具有典型的链性特征,是由强热带风暴引发暴雨进而导致的洪水、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圣帕"比"碧丽斯"在湖南的持续时间更长,影响面积更大,降水总量更多;在湘江干流和耒水流域,"碧丽斯"导致的洪峰流量和水位均要高于"圣帕",在洣水流域则相反;"圣帕"导致的灾情比"碧丽斯"导致的灾情小,特别是人员伤亡较少,这主要是因为:(1)前期非常干旱;(2)水库蓄水量少;(3)准确的预报,快速的预警信息发布,及时的转移安置;(4)防灾意识的增强。在此基础上,对减轻巨灾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何飞赵智国陈波史培军方伟华
关键词:巨灾湘江流域
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趋向——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透视被引量:129
2006年
在扼要介绍了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综合当前ESSP开展的主要研究项目、IHDP已实施的主要科学研究计划等,阐述了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发展趋势。作者认为:人地系统除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特征外,还具有脆弱性、风险性、恢复性与适应性特征。当代地理学从地理要素与格局的综合研究转向现代地理过程的综合研究;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集成研究转向现代资源与环境的系统研究;从地理环境重建研究转向现代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研究;从地理格局与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转向资源保障与区域安全系统仿真研究;从区域人地系统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转向全球人地系统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史培军王静爱陈婧叶涛周洪建
关键词:人地系统脆弱性恢复性适应性动力学
从深圳经济特区透视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对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32
2007年
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其城市土地政策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超前性与典型性。论文旨在通过回顾1980年以来深圳经济特区的土地政策改革过程,分析中国城市土地政策改革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文章首先从土地产权制度和地租、地价体系两个方面分别回顾了深圳经济特区土地政策改革的过程。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工具变量法对政策变化进行量化,并将其与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得出土地政策影响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的程度。结果表明,土地政策变化对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影响是显著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3和0.879。这一结果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推动效应。
叶涛史培军
关键词:土地产权制度地租地价体系
基于空间马尔科夫模型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趋势的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在模拟兴隆山自然保护区近20年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的过程中,提出了按照驱动力差异将研究区划分成不同亚区后分别进行模拟的思路.首先将研究区划分成了4个亚区,并对分区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然后采用空间马尔科夫模型预测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对于山地景观,因为局部地形影响以及水热条件组合的不同,LUCC驱动力表现出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山地LUCC预测时需要按照驱动力的差异将研究区划分成不同亚区后分别进行预测;2)4个亚区的演化趋势并不一致,说明在兴隆山自然保护区今后的保育过程中应该针对具体区域具体分析,对不同亚区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3)研究区林地面积趋于减少,耕地面积趋于增加,因此,应严格执行保护区管理条例,加强林地管护.
杜士强陈志科晏玲张建明何飞杜鹃
关键词: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建立中国综合风险管理体系被引量:9
2005年
史培军黄崇福叶涛陈晋周俊华郑璟
关键词:风险管理体系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不完备信息生产安全安全工作
Spatial patterns of ecosystem carbon residence time in Chinese forests被引量:5
2010年
Capacity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forest ecosystem largely depends on the trend of net primary production (NPP) and the length of ecosystem carbon residence time. Retrieving spatial patterns of ecosystem carbon residence time is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for accurately predicting regional carbon cycles in the future. In this study, a data-model fusion method that combined a process-based regional carbon model (TECO-R) with various ground-based ecosystem observations (NPP, biomass,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auxiliary data sets (NDVI,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maps of vegetation and soil texture)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spatial patterns of ecosystem carbon residence time in Chinese forests at steady state. In the data-model fusion, the genetic algorithm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optimal model parameters related with the ecosystem carbon residence time by minimizing total deviation between modeled and observed valu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ata-model fusion technology could effectively retrieve model parameters and simulate carbon cycling processes for Chinese forest ecosystems. The estimated carbon residence times were highly heterogenous over China, with most of regions having values between 24 and 70 years. The deciduous needleleaf forest and the evergreen needleleaf forest had the highest averaged carbon residence times (73.8 and 71.3 years, respectively), the mixed forest and the deciduous broadleaf forest had moderate values (38.1 and 37.3 years, respectively), and the 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 had the lowest value (31.7 years). The averaged carbon residence time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China was 57.8 years.
ZHOU Tao1,2, SHI PeiJun1,2, JIA GenSuo3, LI XiuJuan1,2 & LUO YiQi4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Resource Ec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关键词:CARBONRESIDENCECARBONFORESTECOSYSTEMINVERSE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周转时间的空间格局被引量:15
2010年
森林生态系统持续的碳吸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增长趋势及生态系统碳周转的时间,因此,获取生态系统碳周转时间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有效评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基础.本研究采用数据-模型融合方法,基于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模型(TECO-R),结合生态系统观测数据(NPP、生物量及土壤有机碳)、遥感数据(NDVI)及气象、植被与土壤等辅助空间数据,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反演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各碳库的周转时间及分配系数,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平衡状态下森林生态系统碳周转时间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数据-模型融合技术能有效地反演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模型中的关键参数,从而很好地模拟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反演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周转时间在空间上存在很大的异质性,其值大多介于24~70年之间;不同森林类型的统计结果表明,落叶针叶林与常绿针叶林的平均周转时间最大(分别为73.8与71.3年),其次是混交林与落叶阔叶林(38.1与37.3年),而常绿阔叶林的值最小(31.7年);从全国尺度看,中国各种森林生态系统总的碳周转时间的均值为57.8年.
周涛史培军贾根锁李秀娟Yiqi LUO
关键词:碳循环森林生态系统反演遗传算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