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517104)

作品数:131 被引量:1,161H指数:21
相关作者:李林田金洲张丽时晶王蓉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血瘀
  • 27篇瘀证
  • 26篇血瘀证
  • 25篇细胞
  • 24篇缺血
  • 18篇海马
  • 17篇脑缺血
  • 16篇学习记忆
  • 14篇蛋白
  • 12篇血管
  • 12篇山茱萸
  • 12篇茱萸
  • 11篇淀粉样
  • 11篇淀粉样肽
  • 11篇神经元
  • 10篇二苯乙烯
  • 10篇二苯乙烯苷
  • 9篇凋亡
  • 9篇神经细胞
  • 9篇突触

机构

  • 86篇首都医科大学...
  • 36篇北京中医药大...
  • 30篇北京中医药大...
  • 1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中医科学...
  • 9篇湖北中医学院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湖北省中医院
  • 6篇北京理工大学
  • 6篇教育部
  • 6篇解放军第30...
  • 5篇中央民族大学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医研究...
  • 3篇湖北中医药大...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7篇李林
  • 49篇田金洲
  • 33篇张丽
  • 31篇时晶
  • 29篇王蓉
  • 25篇张兰
  • 20篇盛树力
  • 20篇尹军祥
  • 19篇王文
  • 17篇李雅莉
  • 16篇艾厚喜
  • 16篇赵玲
  • 14篇任映
  • 14篇叶翠飞
  • 13篇王蓬文
  • 12篇王永炎
  • 11篇赵志炜
  • 10篇宋崇顺
  • 8篇黄启福
  • 7篇蔡艺灵

传媒

  • 15篇中国康复理论...
  • 14篇北京中医药大...
  • 11篇中国老年学杂...
  • 6篇中国比较医学...
  • 5篇中西医结合心...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中国药理学通...
  • 4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中国糖尿病杂...
  • 3篇中国神经免疫...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中国行为医学...
  • 3篇中国药房
  • 3篇中西医结合学...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北京中医药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解剖学报
  • 2篇眼科新进展

年份

  • 2篇2011
  • 14篇2010
  • 21篇2009
  • 34篇2008
  • 34篇2007
  • 26篇2006
  • 10篇2005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为观察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双侧侧脑室注射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影响,本研究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分别于第1、3d双侧侧脑室重复注射STZ3mg/kg,对照组以人工脑脊液代替STZ。21d后,取大鼠海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突触素、活性调节细胞骨架相关蛋白(activity-regulated cytoskeletal-associatedprotein,Arc)的表达;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内突触素蛋白表达显著减少,而Arc蛋白表达显著增多;模型组海马CA1区神经毡内突触结构异常,突触小泡聚集增多。以上结果提示:脑室注射STZ可影响大鼠海马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引起突触超微结构异常,干扰了神经元突触信号的传导。
岳志霞雷荣强王蓬文盛树力田金洲
关键词:链脲佐菌素免疫印迹突触海马
胰岛素抵抗与脑梗塞
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清胰岛素浓度升高或正常而糖耐量下降的一组症状,也可理解为需要超常量的胰岛素才能引起正常量反应的一种状态,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1995年,英国学者Shinozaki通过对脑...
武月萍田金洲
关键词:脑淀粉样血管病Β淀粉样肽脑梗塞
文献传递
参乌胶囊对APP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β淀粉样肽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观察中药参乌胶囊对APP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APP 695V717I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乌小剂量(0 .4 g/kg·d)组和大剂量(1. 2 g/kg·d)组,同月龄同背景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各组老鼠从4月龄至10月龄灌胃给药或水,然后应用Morris水迷宫和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脑皮层匀浆中β淀粉样肽(Aβ)的含量;用刚果红染色检测皮层淀粉样斑块的数目。结果模型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的游泳时间和游泳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 01),对新物体的探索相对时间缩短,皮层可溶性Aβ含量升高(P<0 .05),脑内淀粉样斑块明显增多(P<0. 01)。与模型组比较,参乌胶囊大剂量组游泳时间缩短(P<0 .05),对新物体的探索相对时间延长(P<0 .05);大、小剂量组小鼠脑内可溶性Aβ含量和脑内淀粉样斑块均明显减少(P<0 .01)。结论参乌胶囊可明显改善APP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脑内Aβ的产生而实现的。
邢颖张兰李林
关键词:学习记忆Β-淀粉样肽
脑梗死与血瘀证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7年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或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供应脑某一部位的血管阻塞从而导致该区域因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脑缺血性损伤是一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血瘀证是临床常见中医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也是脑梗死的基本证候之一。为探讨脑梗死与血瘀证之间的相关性,开拓研究思路与治疗方法,现就有关二者关系的研究概述如下。
李乐军田金洲尹军祥时晶张六通
关键词:脑梗死血瘀证
具有中医“热毒血瘀证”表征的大鼠血液成分和流变学变化被引量:38
2007年
目的研究具有中医"热毒血瘀证"证候的大鼠血液成分和流变学变化,以阐释"热毒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大鼠腹腔注射内毒素即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连续8周,从中西医学不同视角,观察注射期间和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大鼠症状表现,包括采集舌像、检测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小板聚集、红细胞聚集和变形、血液粘度、血脂和凝血因子。结果注射毒素后大鼠活动减少,大便臭秽;尾部逐渐变得紫暗,舌质由红润变得暗、干涩、舌下静脉变长;给药第1周大鼠血液有凝血时间延长和血脂波动,随后有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血细胞功能改变表现;4周至8周血小板聚集、血浆粘度和血脂升高。结论腹腔注射内毒素后,大鼠出现符合中医热毒血瘀证证候的舌像和体征,其生物学表现是一个动态过程首先是炎症反应并波及血液内成分变化和凝血变化,然后会引起微循环障碍和血流变的异常。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中医"热毒血瘀证"的现代生物医学表现特征。
杨超周岩孙晓红姬曼徐群渊
关键词:热毒血瘀证动物内毒素
APP5肽类似物P165对糖尿病脑病小鼠海马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冯波王蓉赵志炜刘梦霞盛树力
关键词:胰岛素受体底物-1APP17肽糖尿病脑病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淫羊藿黄酮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神经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淫羊藿黄酮(EF)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模型神经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2月龄ICR雄性小鼠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肽1-40(Aβ),建立AD小鼠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法和避暗试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脑内神经胶质元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P<0.05,P<0.01),脑内IL-1β和TNF-α含量增加(P<0.01),星形胶质细胞增生(P<0.05)。与模型组比较,EF给药组(100mg/kg、300mg/kg)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5,P<0.01),IL-1β和TNF-α含量及GFAP阳性细胞表达数均降低(P<0.05,P<0.01)。结论EF可降低Aβ诱导的小鼠脑内炎性反应。
林丽莉宋秋洁叶翠飞张丽李林
关键词:淫羊藿黄酮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肽炎症反应
淫羊藿黄酮对APP695基因转染神经细胞β-淀粉样肽及β-分泌酶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淫羊藿黄酮(EF)对APP695基因转染SH-SY5Y细胞中β-淀粉样肽(Aβ)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沉淀+Western印迹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中的Aβ水平。通过测定β-分泌酶(BACE1)切割荧光底物所得的荧光值检测BACE1活性。结果EF2.5~25g/ml与APP695基因转染SH-SY5Y细胞模型共孵育24h能明显降低模型细胞培养液中的Aβ含量(P<0.05,P<0.01)。体外试验中EF50g/ml对BACE1活性的抑制率为95.0%。结论EF能降低APP695基因转染细胞生成和分泌Aβ。
杨潘宋秋洁王月华李雅莉杜冠华李林
关键词:淫羊藿黄酮Β-淀粉样肽Β-分泌酶
源于冷刺激的血液与血管病理变化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观察反复冰水冷冻法建立的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与血管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寒冷诱导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方法以反复冰水冷冻法制备模型,取造模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液流变学和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含量,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电镜观察海马微血管形态。对比冰水冷冻、肾上腺素、右旋糖酐3种血瘀证模型在血液流变学和血浆TXB2/6-Keto-PGF1α差别。结果冰水冷冻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TXB2/6-Keto-PGF1α比值的改变接近或优于肾上腺素、右旋糖酐注射法制备的模型,且更符合中医寒凝血瘀证的形成机理。冰水冷冻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和还原黏度各项指标、TXB2、GMP-140含量高于正常组大鼠(P<0.05),6-Keto-PGF1α含量低于正常大鼠(P<0.05)。冰水冷冻模型持续约1周,造模后第3天时各项指标变化最明显。冰水冷冻模型组大鼠的海马毛细血管外周星形细胞轴突轻微肿胀,血管受压,提示存在炎症和血管增生。IL-1β、ICAM-1在冰水冷冻模型组大鼠的整个脑区(包括海马、皮质)都有表达,ICAM-1分光密度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寒冷刺激可诱导机体形成血瘀证,机体存在血液与血管的病理变化,这种血瘀证及其病理变化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之一。
曹振华尹军祥田金洲李乐军时晶王文洁王蓬文任映杨金铎孙海芸朱志慧
关键词:血液血管血瘀证动物模型
心肺复苏大鼠海马神经元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和磷酸化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表达的变化及APP17肽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1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rmse B,PKB)、磷酸化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ion of cAMP response elementb inding protein,p-CREB)表达的变化,以及APP17肽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实验地点在宣武医院神经变性病学重点实验室。雄性Wistar大鼠21只,随机分3组,每组7只:假手术对照组(A组)、心肺复苏组(B组)、心肺复苏+APP17肽组(C组)。自主呼吸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标准为心电图出现正常的QRS波群,心室内压≥60mmHg,持续10min以上;夹闭气管制作大鼠心跳呼吸停止模型,行心肺复苏。当大鼠出现ROSC时,复苏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APP17肽组静脉注射APP17肽10μg·(300g)^-1。对照组行假手术,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生命体征至2h,断头取脑,行冰冻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3组大鼠复苏2h后海马神经元P13K,PKB,p-CREB表达情况;三组中各取1只大鼠于ROSC后2h,分离海马;应用Westem-blot方法测定海马神经元PKB,p-CREB蛋白含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数据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免疫组化法显示:B组P13K阳性细胞表达为(2.75±1.80),略高于A组(2.53±1.5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C组为(5.85±2.83),较B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PKB和p-CREB阳性细胞分别较A组明显减少[(2.45±1.36)VS.(5.22±2.50),(P〈0.05);(2.41±1.11)VS.(8.314±3.02),P〈0.01];C组PKB和p-CREB阳性细胞分别较B组增高[(9.66±4.32)VS.(2.45±1.36),P〈0.01;(14.18±3.96)VS.(2.41±1.11),P〈0.01]。Western-blot法测定PKB,p-CREB蛋白含量B组较A组明显减少;C组较B组明显增加。结论心肺复
王晶路毅赵妍秦俭王蓉赵志炜
关键词:心肺复苏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APP17肽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