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0DFA31260)
-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 相关作者:贺福初刘伟姜颖虞朝辉叶桦更多>>
-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大发现时代的“生命组学”(代序)被引量:10
- 2013年
- 自然科学史表明,当人类对某一领域的认知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常常会出现一位甚至数位科学大家,促使一系列重大发现纷至沓来,相关学科因而进入"大发现时代".数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都曾出现过"大发现时代".而生命科学的"大发现时代"自16世纪以来层出不穷、持续不断.随着分子生物学50余年日新月异的发展,当代生命科学的"大发现时代"临近再次爆发,而最终"点燃"此次爆发的极大可能就是"生命组学".20世纪末,基因组学书写了"生命天书",蛋白质组学随即解读这部伟大天书,RNA组学、糖组学、代谢组学等也相继蓬勃兴起.简言之,"组学"以其特立独行的认识论、方法论,一经问世便迅速成为推动并主导生命科学再度迈入大发现时代的强劲引擎.集多种组学之大成的"生命组学"研究模式已现端倪,大发现时代将如影随形.
- 贺福初
- 关键词:生命科学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1年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常见慢性肝脏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诊疗手段仍不完善.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的出现使NAFLD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相关研究已达21个.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研究疾病相关的分子改变,从而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在此,对蛋白质组学在NAFLD诊断及分期、发病机制和其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作一个较为全面的综述.首先,对研究中遇到的研究对象、样本种类、实验方法和标志物特征选择进行经验性总结.其次,除了介绍如何运用蛋白质组学研究病因、危险因素和重要分子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还介绍NAFLD发病机制的亚细胞蛋白质组学、修饰蛋白质组学以及蛋白质组学与转录组学相结合的研究实例.此外,对差异蛋白质的分析策略和价值作了重点阐述,收集到一些有望成为NAFLD治疗靶标的候选分子.最后,结合新技术展望研究新空间,以期能够有助于推动蛋白质组学在寻找新的疾病标志物、探索疾病分子机制和治疗靶标中开辟新的途径.
- 叶桦刘伟虞朝辉厉有名姜颖
-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生物标志物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