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1333)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张亮杜耘李思思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污染
  • 2篇面源
  • 2篇面源污染
  • 1篇滇池
  • 1篇滇池流域
  • 1篇营养化
  • 1篇输出系数模型
  • 1篇磷负荷
  • 1篇降雨
  • 1篇富营养化
  • 1篇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昆明市环境科...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杜耘
  • 2篇张亮
  • 1篇李思思

传媒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湖滨带湿地截磷研究进展及问题探讨被引量:5
2012年
湖滨带湿地是面源污染汇入湖泊的过渡区域,也是湖泊天然的保护屏障。磷素是面源污染的主要组成,同时也是水体中最难被去除的污染物之一,其过量输入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湖滨带湿地的截磷作用能大大削减进入湖泊的外源磷负荷,研究湖滨带湿地的截磷机制对于水污染防治和湖泊生态系统保护具有显著意义。简述了湖滨带湿地截磷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的关键问题。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机理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发展宏观大尺度分析、微观协同作用与模型研究,强化湖滨带湿地的截磷效率,提升湖滨带湿地的整体生态功能,是解决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
张亮杜耘刘蜀治
关键词:富营养化面源污染
面源磷负荷改进输出系数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14
2014年
传统的输出系数模型是模拟较大流域面源污染的有效手段,但它假设同一土地利用类型的输出系数相同,忽视了营养物径流和截留过程中其他流域特征对输出系数空间分布的影响,难以为流域分区管理提供依据。在传统输出系数模型基础上,引入产污因子(CI)和截留因子(RI),校正地形、降雨、植被缓冲带对面源磷流失空间格局的影响。用改进输出系数模型模拟滇池流域面源磷负荷并将模拟结果应用于流域管理。结果表明,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能更好地模拟面源磷污染的空间格局,识别出面源总磷的关键风险区——湖滨平原地带以及与入滇河流邻近的山谷、台地。以2008年滇池流域面源总磷的模拟结果(352.5t)为基准,若单位面积磷肥施用量减少20%,面源总磷负荷将减少8.6%;若环湖公路内侧全部实现退耕还林或还草,面源总磷负荷将减少6.0%;若同时实施减少磷肥施用量和环湖公路内退耕两项措施,面源总磷负荷将减少13.0%。
李思思张亮杜耘刘蜀治
关键词:降雨滇池流域面源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