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2370)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黎海亮曲金荣张宏凯李红杰李慧敏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氩氦刀
  • 4篇肺肿瘤
  • 3篇氩氦刀治疗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术后
  • 2篇肺癌
  • 2篇CT表现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辅导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强度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异常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支架管
  • 1篇置入
  • 1篇置入术

机构

  • 6篇郑州大学
  • 2篇河南省肿瘤医...

作者

  • 3篇黎海亮
  • 2篇张宏凯
  • 2篇曲金荣
  • 1篇李靖
  • 1篇肖金成
  • 1篇王立峰
  • 1篇赵妍
  • 1篇陈秀丽
  • 1篇李祥
  • 1篇张浩
  • 1篇李慧敏
  • 1篇李红杰
  • 1篇姜丽娜
  • 1篇李方坤

传媒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压脂T2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肺癌靶区勾画中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CT图像已广泛应用于肺癌靶区的勾画,但当肺癌合并肺不张时难于准确区分肿瘤及不张肺组织的边界.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一种无创且可早期反映细胞结构、功能变化和代谢异常的MRI技术,但图像分辨率较低,边界模糊不易辨认.T2加权成像(T2WI)突出组织间或组织状态间T2信号差别,较DWI有更高的组织分辨率且能清晰显示正常解剖结构.DWI联合T2WI技术(T2WI-DWI)在肺癌影像学诊断方面存在很大价值.本研究分别采用增强CT及T2WI-DWI图像勾画肺癌靶区,探讨T2WI-DWI技术在肺癌靶区勾画中应用的可行性.
翟冲亚葛红贾丽洁张建伟李定杰叶柯杨成梁曲金荣孙亚楠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靶区勾画T2WI肺癌DWI技术T2加权成像
磨玻璃密度肺腺癌内血管异常CT表现与病理亚型及磨玻璃分型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磨玻璃密度(GGO)肺腺癌血管异常CT表现与病理亚型及磨玻璃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GGO密度肺腺癌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资料,观察病灶内血管的走行及其异常表现(增粗、增多),分析血管异常表现与病灶的病理亚型及磨玻璃分型的相关性。结果共55个GGO肺腺癌病灶,浸润前病变5个,均无血管增粗,1个原位癌病灶仅出现血管增多;微浸润腺癌(MIA)16个,11个出现血管增粗,16个血管增多;浸润腺癌(IAC)34个,均有血管增粗及增多。浸润前病变、MIA、IAC 3个病理亚型血管增粗、血管增多的整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67、20.08,P均<0.05),且病理亚型与血管增粗和血管增多均存在相关性(r=0.61、0.66,P均<0.01)。两两比较,浸润前病变、MIA、IAC血管增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浸润前病变与MIA:χ~2=9.19,P=0.01;浸润前病变与IAC:χ~2=29.87,P<0.01;MIA与IAC:χ~2=12.63,P<0.01)。两两比较,浸润前病变与MIA、浸润前病变与IAC血管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45、20.79,P均<0.01)。55个GGO肺腺癌病灶中,25个为纯GGO(pGGO),出现血管增粗17个,血管增多21个;30个为混杂GGO(mGGO),出现血管增粗28个,血管增多30个。pGGO和mGGO肺腺癌血管增粗和血管增多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2、6.69,P均<0.05)。结论 GGO肺腺癌血管增粗及增多提示病变浸润性增加,血管增粗及增多均可单独出现。
康柳青黎海亮张孝先吴越陈学军
关键词:腺癌
团体心理辅导在氩氦刀治疗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 观察和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在氩氦刀治疗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住院拟行氩氦刀治疗的肺癌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4例.所有患者术前1周接受SAS、SDS和自信心量表评估焦虑、抑郁以及自信状态,之后观察组患者接受团体心理辅导,每2天辅导1次,每次2 h.术前1 d分别采用上述3种量表对所有患者复测,对两组不同患者在同一时间点测得数据和同一组患者前后测得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自信心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41.15±5.65)分,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58.99±6.60)分;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40.65±4.56)分,对照组患者抑郁评分(57.08±5.68)分;观察组患者自信心评分(30.28±4.11)分,对照组患者自信心评分(17.25±3.15)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自信心状况与之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患者干预后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使用氩氦刀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恢复自信心.
陈秀丽黎海亮李慧敏张浩李红杰
关键词:肺肿瘤团体辅导氩氦刀
输尿管双J支架管置入术后再次梗阻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双J支架管置入术后再次梗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肿瘤性肾盂积水置入输尿管双J管的临床资料,对肿瘤进展、尿盐结垢、肾小球滤过功能、每日尿量、尿路感染、留管时间、下尿路功能及双J管内径等因素总结,分析输尿管再次梗阻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结果 121例患者48例再梗阻,其中肿瘤进展、尿盐结垢、尿路感染、留置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占87.5%;肾小球滤过功能、每日尿量及下尿路功能也是重要因素,占12.5%。另外,双J管内径也是影响再梗阻的因素。通过局部控制肿瘤、改善饮用水及按时换双J管等相应措施,44例未再梗阻,4例因肿瘤进展再梗阻改外引流。结论输尿管双J管置入后,积极抗肿瘤治疗、降低饮用水硬度、改善肾功能、多饮水排尿、预防尿路感染、缩短留管时间、纠正下尿路功能障碍能有效地延缓或预防双J管再次梗阻。
李靖黎海亮肖金成郭晨阳郑琳骆俊朋
关键词:输尿管支架影响因素
肺错构瘤薄层重组CT表现与误诊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肺错构瘤的薄层重组CT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错构瘤42例影像资料,观察肺错构瘤的薄层重组CT表现,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42例肺错构瘤均为周围型,单发。左肺24例(57.1%)。直径〈3 cm 39例(92.9%)。病灶边缘出现分叶32例(76.2%),其中浅分叶27例,深分叶5例。所有病灶均边缘光滑,未出现毛刺。病灶邻近"胸膜凹陷征"出现5例(11.9%)。病灶内密度不均32例(76.2%),其中钙化15例,可疑脂肪密度25例(其中可疑裂隙样或小点样可疑脂肪密度(19例)。"血管穿过征"23例(54.8%),"血管绕行征"7例(30.4%)。所有病灶均轻度强化。误诊为肺癌12例,转移瘤4例,结核球2例,硬化性血管瘤7例,炎性肉芽肿1例。误诊率为61.9%(26例)。结论对可疑脂肪密度及"血管穿过征"认识不足是主要误诊原因。
康柳青黎海亮张孝先吴越陈学军
关键词:肺肿瘤错构瘤
肺恶性肿瘤氩氦刀治疗后的CT和MRI表现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评价肺恶性肿瘤氩氦刀治疗后的CT和MRI表现。方法 收集并分析24例肺恶性肿瘤患者氩氦刀治疗前7天内及治疗后1天、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CT和MRI表现。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完全消融组(A组)和残留或复发组(B组)。结果 治疗后1~7天的CT和MRI均表现为消融灶较治疗前增大,消融灶周围出现环形低密度/信号影,A组消融灶周围的环形影较B组完整。MRI显示消融灶周围环形影的清晰度优于CT。治疗后1~6个月,A组消融灶开始缩小,无明显强化;B组消融灶与治疗前相仿或稍增大,明显不均匀强化。治疗后6个月~1年,A组消融灶逐渐缩小;B组消融灶明显增大。结论 肺恶性肿瘤氩氦刀治疗后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治疗后消融灶周围的环形低密度/信号影是评价肿瘤是否残留或复发的重要征象,且MRI对环形影的显示清晰度优于CT。
汪颖姝曲金荣李祥王立峰张宏凯李方坤高朋瑞黎海亮
关键词:肺肿瘤氩氦刀治疗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性运动量化指标联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非小细胞肺癌氩氦刀治疗后病灶残留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性运动(IVIM)量化指标联合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氩氦刀治疗后病灶残留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0例行氩氦刀治疗的NSCLC患者,根据穿刺活检和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残留组(21例)和无残留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7 d和1个月时的IVIM量化指标综合表观扩散系数(ADC)、慢速表观扩散系数(sADC)、快速表观扩散系数(fADC)、快速扩散所占容积分数(ffADC)及TIC类型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量化指标的诊断效能,并确定最佳界值。计算TIC类型作为诊断标准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估IVIM量化指标联合TIC类型对病灶残留早期诊断的效力,并与磁共振常规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7 d和1个月时,残留组和无残留组间ADC、sADC和ff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sADC和ffADC诊断氩氦刀治疗后病灶残留的效果较好。治疗后7 d时,sADC和ffADC诊断氩氦刀治疗后病灶残留的AUC分别为0.861和0.895,灵敏度分别为81.0%和90.5%,特异度分别为77.2%和73.4%。治疗后1个月时,AUC分别为0.836和0.883,灵敏度分别为100.0%和76.2%,特异度分别为58.2%和89.9%。以Ⅱ+Ⅲ型TIC为局部病灶残留诊断标准的诊断效果最好,治疗后7 d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9%和58.2%,治疗后1个月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和62.0%。治疗后7 d时,IVIM指标联合TIC类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5%和85.7%;治疗后1个月时,IVIM指标联合TIC类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5%和90.5%。IVIM量化指标联合TIC类型的诊断性能优于磁共振常规扫描和DWI。结论应用IVIM量化指标结合TIC类型可以对NSCLC氩氦刀治疗后的病灶残留进行早期精确诊断,效果优于磁共振常规扫�
宗登伟郭晨阳黎海亮程洪涛胡鸿涛肖金成
关键词:氩氦刀磁共振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3.0T磁共振成像在动态观察肺部肿瘤氩氦刀术后变化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初步探讨肺部恶性肿瘤氩氦刀术后多个时间点消融区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变化趋势,提高对消融区MRI影像学特点及其变化的认识。方法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住院并接受氩氦刀治疗共23例(26个病灶)的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术后1d,1周,1、3、6和12个月进行胸部MR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两名阅片者独立双盲法对图像进行分析,采用5分制评价消融区T1WI和T2W1上信号强度,并采用Kappa检验比较结果的一致性。测量消融区最大径,并分析消融区最大径和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同时绘制消融区动态增强时间一信号曲线并分类。结果术后1d,26个消融区呈高低混杂信号;术后1周表现为T1WI高(22/26,84.6%)、T2WI高信号(17/26,65.4%)并边缘低信号环(22/26,84.6%);术后1个月17个(65.4%)为T1WI高信号,两名阅片者分别评价22(84.6%)和21(80.8%)为T2WI高信号;术后3个月,大多呈T1WI(18/26,69.2%)及T2WI(19/26,73.1%)等信号,19个消融区(73.1%)呈楔形影;术后6和12个月,消融区大小和信号强度变化不大。术后1d消融区最大径最大并逐渐缩小,信号强度术后1周最大并逐渐下降至等信号。术后1d至1个月消融区时间.信号曲线为无明确强化的直线型,术后3~12个月呈轻度延迟强化的流人型。随访周期内22个病灶(84.6%)未见复发,4例复发病灶均发生在术后3个月,且术后1周消融区边缘低信号环不完整。结论肺部肿瘤氩氦刀术后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术后1周消融区边缘低信号环是否完整有助于判断复发,术后1周至3个月是观察消融区发生较大改变的重要时间窗,MRI在识别消融区及动态反映其变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李靖曲金荣张宏凯肖金成姜丽娜赵妍黎海亮
关键词:肺肿瘤冷冻疗法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