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0JDJNJD001)

作品数:10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宋效峰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外交
  • 6篇和谐世界
  • 4篇中国共产党
  • 4篇中国外交
  • 4篇共产党
  • 4篇国共
  • 3篇社会党
  • 3篇社会党国际
  • 3篇和谐世界构建
  • 2篇全球治理
  • 1篇党外
  • 1篇演进
  • 1篇战后
  • 1篇政党
  • 1篇政党外交
  • 1篇政府外交
  • 1篇平衡外交
  • 1篇冷战
  • 1篇冷战后
  • 1篇关系演进

机构

  • 10篇安徽财经大学

作者

  • 10篇宋效峰

传媒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理论导刊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岭南学刊
  • 1篇江南社会学院...
  • 1篇江苏海洋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东南亚南亚研...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年份

  • 10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国际机制与和谐亚太建设
2011年
国际机制是和谐世界构建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国家利益与世界利益和谐互动的基本手段。当前亚太地区的合作机制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也存在若干不足。未来中国与其他相关方仍需立足于地区实际,稳步推进本地区相关合作机制建设,通过和谐地区建构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战略依托。
宋效峰
关键词:和谐世界中国外交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变迁:从“三个世界”划分到和谐世界构建被引量:1
2011年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与和谐世界构建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彼此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与联系。它们是不同时期中国领导人立足于维护国家利益,并结合国际政治的阶段性特点而提出的国际战略思想。前者包含突出的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斗争思维相对突出,主要关注传统的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问题。后者则着眼于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新特点,强调合作共赢,涵盖领域更为广泛。它们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的内在逻辑以及相应的国际角色变迁,对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
宋效峰
关键词:和谐世界中国外交
冷战后蒙古国的“多支点”外交及其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与自身的和平发展道路相一致,推动和谐世界建设成为中国外交的长远目标和现实任务。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国家间相互依存复合发展的条件下,国际机制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际机制与和谐世界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前者是和谐世界构建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国家利益与世界利益和谐互动的基本手段。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长期性,在这一过程中和谐地区建设具有基础性意义。其中,构建和谐亚太是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切实步骤,也是新时期中国大周边战略的根本要求。积极参与和完善亚太地区有关合作机制,是保障中国与本地区其它国家共享和平与繁荣的重要条件。当前亚太地区的合作机制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以政府间合作为主体、非政府间合作为补充的多重合作架构初步形成;但也存在若干不足,例如地区合作中的主导权问题、各种机制的定位及彼此关系问题、利益分配问题等。未来中国与其他各相关方仍需立足于本地区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亚太相关合作机制建设,并为此提供力所能及的国际公共产品,通过和谐亚太建设为本地区各国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宋效峰
关键词:平衡外交
论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国际的关系变迁
2011年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国际的关系在当代中国政党外交中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它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确立并发展的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的强大生命力。尽管其间存在波折,但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关系的总脉络是逐渐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由相互隔绝走向合作共赢。推动双方关系发展的动力既来自不同时期各自的利益需求,也与国际政治的演进趋势密切相关。当前,全球化与全球治理问题正在为双方合作注入新的内容。
宋效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党国际国际政治全球治理
和谐世界视角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国际的关系
2011年
政党外交是新时期我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为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注入了新内涵。在继续坚持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的同时,我国政党外交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国际治理,以创造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其中,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国际的关系具有典型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双方克服困难,超越意识形态差异走向合作共赢。推动双方关系发展的动力既来自彼此的利益需求,也与当前国际关系的新趋势有关。
宋效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党国际和谐世界
新时期我国的政党外交与和谐世界构建被引量:1
2011年
政党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间外交的重要补充。倡导和谐世界建设,为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活动注入了新的内涵。新时期,在继续坚持党际关系四项原则指导地位的同时,我国政党外交在理念和实践上都要适应和谐世界建设的需要,积极参与国际治理,为创造一个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而不懈努力。
宋效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和谐世界政府外交
蒙古国多元外交格局的形成及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冷战后蒙古基于国家利益考虑,确立了多元、平衡的外交政策。其中,与俄中两国的关系、与"第三邻国"的关系以及与多边国际机制的关系构成了蒙古外交格局的三个不同层次,即与俄中两大邻国保持"等距离"关系是其外交格局的基础;与"第三邻国"发展双边关系,确立外交格局的"多支点";参与各层次的国际机制,谋求安全和经济利益的"再保障"。蒙古的多元、平衡外交对地区格局的影响较为复杂,这是中国周边外交需要加以考虑的。
宋效峰
关键词:多元外交
试论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国际的关系演进
2011年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国际的关系在当代中国政党外交中具有突出的典型意义,它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确立并不断发展的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的强大生命力。尽管其间存在波折,但双方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是逐渐超越意识形态差异,走向合作共赢。推动双方关系发展的动力既来自各自的利益需求,也与国际政治的进步趋势密切相关。当前,全球化与全球治理问题正在为双方合作注入新内容。
宋效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党国际全球治理
国际机制与和谐世界构建:基于亚太地区的视角被引量:1
2011年
国际机制是和谐世界构建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国家利益与世界利益和谐互动的基本手段。构建和谐亚太是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切实步骤,积极参与和完善亚太地区有关合作机制,是保障中国与本地区其它国家共享和平与繁荣的重要条件。当前亚太地区的合作机制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也存在若干不足。未来中国与其他相关方仍需立足于地区实际,稳步推进本地区相关合作机制建设,通过和谐地区建构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和战略依托。
宋效峰
关键词:和谐世界中国外交
国际机制与和谐亚太建设
2011年
国际机制是和谐世界构建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国家利益与世界利益和谐互动的基本手段。构建和谐亚太是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切实步骤,积极参与并完善亚太地区有关合作机制,是保障中国与本地区其他国家共享和平与繁荣的重要条件。当前亚太地区的合作机制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也存在若干不足。未来中国与其他相关方仍需立足地区实际,稳步推进本地区相关合作机制建设,通过和谐地区建构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战略依托。
宋效峰
关键词:和谐世界中国外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