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880034)
- 作品数:7 被引量:69H指数:4
- 相关作者:郭峰韩延明黄翠李滟波更多>>
- 相关机构:临沂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从制度环境的视角探高校自主办学的路径被引量:13
- 2015年
- 创设与优化高校自主办学的制度环境,是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促进高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自主办学的制度环境主要包括强制性制度、规范性制度和文化认知性制度三个方面。优化高校自主办学制度环境的现实路径主要有:建立健全高校自主办学的法律法规;完善高校自主办学政策;强化高校自主办学的文化认同;增强高校自律和自信。
- 郭峰韩延明
- 关键词:自主办学制度环境法律文化认同
- 大学文化与大学生全面发展
- 2013年
- 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崇高理想和价值归宿,是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作为人类独特的生活样式,其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文化以其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文化以其能动性激励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文化以其内隐性陶冶大学生的个性;大学文化以其人文性养成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韩延明郭峰
- 关键词:文化大学文化大学生
- 从《圣经·箴言》看古代以色列民族的智慧教育
- 2016年
- 《希伯来圣经》是犹太民族的核心经典,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思想资源,培育了无数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伟人。其中的《箴言》视智慧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其智慧教育主要体现在对年轻人追求智慧、孝敬父母、谨言慎行、仁义宽厚和勤勉精进等品德的重视和培养。追求智慧是成就一切美德的基础;孝敬父母是和谐人伦关系的智慧;谨言慎行是待人处事的智慧;仁义宽厚是为人处世的智慧;勤勉精进则是自我发展的智慧。教育者应该以培养年轻人具备这些美善的品德为教育目标。唯此,我们的教育对象才能真正成为拥有理想人格和完美人性的"完整的人"。
- 李滟波
- 关键词:《箴言》犹太民族智慧教育
- 如何为教授治学创造良好的环境被引量:10
- 2014年
- 教授治学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是提升大学内涵、促进大学健康发展的根本举措。然而,教授治学在我国大学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还处于运行的困境中。探寻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热切期待和迫切追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欲解决教授治学问题,就是要减少和消除影响教授治学的消极因素。换句话说,就是要发挥教师在教学、研究和管理中应有的作用。
- 郭峰
- 关键词:教授治学大学发展学校管理教育工作者逻辑要求学术研究
- 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语境下的教学文化重构被引量:6
- 2012年
- 大学教师作为天然的知识分子,具有责任自觉、价值关切、文化引领、批判精神等特质。但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在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特质在教学文化中日渐式微。确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引领学生以探究真理为鹄的,彰显大学教师的批判精神,营造和谐的制度环境,构建学术共同体等是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语境下重构教学文化的有效策略。
- 郭峰
- 关键词:大学教师知识分子教学文化
- 全球化时代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策略构建被引量:36
- 2012年
- 当前,我国大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历练学生的国际素养,优化教育资源,铸就大学文化的多元发展,实现与国外大学之间生源的合理流动。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淡薄、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薄弱、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缺失、教师的国际理解素养匮乏、校园文化单一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应确立国际理解教育内容,探寻国际理解教育途径,提升教师国际理解教育素养,调适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 郭峰
-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文化
- 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路径探析被引量:4
- 2015年
-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铸就个体核心价值观,促使个体道德品质内化,完善个性修养,促进终身学习等方面的育人价值。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路径:理性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学科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社会实践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营造具有传统文化要素的校园文化。
- 黄翠郭峰
-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价值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