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880078) 作品数:14 被引量:60 H指数:4 相关作者: 刘美凤 马晓玲 吕巾娇 董丽丽 王淑艳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宁夏大学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更多>>
透视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 被引量:4 2012年 美国是教育技术的发源地。立足于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来探究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状况是一个全新的视角。美国教育技术在60年代受到视听媒体、70年代受到传播学和图书馆学的影响,在80年代受到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90年代受到学习科学的影响。相应地,美国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关注重点也发生了对应的变化。总体而言,美国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名称非常多样化,所属院系主要设在教育学院之下,且以独立的系、专业、研究方向等形式开设。人才培养层次、方向和形式具有自主性、多样性和灵活性。这不仅与各院校对教育技术学人才的培养定位、学者们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学校的师资及资源建设等因素休戚相关,而且深受整个美国社会文化和教育体制的影响。 马晓玲 刘美凤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证书教育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证书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国各类社会人员学习和培训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了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一流且开设了证书教育的9所高校,使用网络调查、访谈等方法对证书教育的目标和对象、学分和课程要求、学费和质量保证策略等进行探讨。研究认为,证书教育的对象包括高校在读生和各类职前或在职人员;证书种类不同,在学分和课程设置上差异很大;证书教育的考核和评价的严格程度不亚于学位教育;学费收费标准与其他学位教育完全相同;证书教育采取了与学位教育一样的多种内外部评价方法来保证质量。 马晓玲 刘美凤 王小雪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 证书教育 美国9所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内容研究 被引量:7 2013年 美国作为教育技术的诞生地,其在人才培育和课程设置上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课程内容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要素,对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价值。该文首先基于对教育技术的本质认识,在"教育技术广义定位理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一套教育技术人才所需的知识体系。其次,以该知识体系为依据,使用内容分析法和访谈等方法分析了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一流的9所院校的专业课程内容。结果表明,硕士课程中操作技能型课程居多,研究方法(论)类课程只有部分院校开设,并特别重视对博士生的全方位训练等。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初步构建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完善。研究将为同仁们研究和理解美国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和专业课程设置,尤其是课程内容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马晓玲 刘美凤 王小雪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 课程内容 知识体系 中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作为一门新兴的、迅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教育技术学面临很多的机遇与挑战。人才培养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出口",理应作为其发展的重点。本文对中美两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选择美国九所高校、中国八所高校进行重点分析,发现两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层次结构、专业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有很大不同,并探讨了社会认可度和需求、专业定位、生源、师资、文化和制度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原因。文章最后针对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弱势,得出如下启示:关注社会需求,建立开放、动态的课程体系;适当减少专科生和本科生招生数,增加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数;增加专业操作技能课比重;学校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开设在线课程、跨院系选课、创设合作学习空间。 刘美凤 吕巾娇 董丽丽 马晓玲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 课程设置 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取得了大力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教育技术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尚存在一些问题。美国作为本领域的引领者,在研究、实践以及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都有着丰富的经验。研究立足于中美两种文化,通过分析美国9所典型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得出一些重要发现。综合考虑我国的文化和实际,为我国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提供了一些改进策略和具体方案。 马晓玲 刘美凤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 课程设置 文化 美国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美国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取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美国1995年到2004年产生的935篇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这些年,美国教育技术博士论文较少关注理论研究而主要关注应用研究,以解决微观问题为主,研究范畴主要集中在"设计"与"应用"范畴,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领域,追踪并研究不断出现的新媒体及其教育应用,关注群体多样,学校教育领域中的研究注重针对具体学科展开深入研究,等等。 吕巾娇 刘美凤 王宝慧 宋畅关键词:教育技术学 博士学位论文 美国高校绩效技术人才培养特色及启示——以博伊西州立大学组织绩效与工作场所学习系为例 被引量:3 2015年 绩效技术作为一种整体性和系统化解决组织绩效问题的工具、手段、程序和方法,以改进组织绩效为目标,强调分析组织系统要素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已获得越来越高的社会认可度,也成为教育技术学者关注的领域。在美国高校绩效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中,博伊西州立大学工程学院组织绩效与工作场所学习系(OPWL)堪称典范,它是为数不多的以"系"的方式培养绩效技术人才的学术机构。围绕绩效技术人才培养,OPWL在课程目标与内容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价策略、教师队伍三个方面体现出特色。在课程目标与内容设计上,首先依据人才需求制定总体目标,再细化目标能力与素质,进而根据专业实践特点制定课程开发原则来指导课程设计,同时设立学位和证书不同层次的培养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课程实施与评价策略上,全部课程都在线提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教师队伍方面,受聘教师大多具有跨专业学习经历和企业工作经验,利于保障课程的成功设计与实施。反观我国高校绩效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可以尝试围绕绩效技术人才所需能力设置相应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评价策略应多样化,同时鼓励教师学科背景多样化,实行双导师制度。 方圆媛 刘美凤关键词:绩效技术 课程设置 教师专业能力 教育技术学学科基本概念解析及趋势预测——访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罗伯特A·瑞泽(Robert A.Reiser)教授 被引量:9 2014年 罗伯特A·瑞泽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副院长、教育心理与学习系统系教学系统学专业负责人,曾获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杰出教学奖,2004年荣任教育学院"罗伯特·摩根讲习教授"。出版过《设计有效教学》《教学设计与技术的趋势与问题》等书,后者修订过2次并获多个奖项。他曾担任"教育技术研究与开发杂志"(Educational Technology,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编委会成员长达17年。他还成立了AECT的设计和开发奖项目,并担任裁决委员会的主席25年。2014年3月,应北京师范大学刘美凤教授邀请、受"仲英名家教育讲堂"项目资助,瑞泽教授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他以2012年出版的《教学设计与技术的趋势与问题》一书为核心内容连续作了四场精彩讲座: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绩效改进导论、影响教育技术领域的十大趋势、有效的大学教学实践,尽显教学设计大师风范。讲座结束后,本刊特邀访谈者借此佳机就一些重要问题对他进行了访谈,撰写了此文,以向读者系统介绍瑞泽教授在教育技术学学科基本概念、学科趋势预测和有效教学三个方面的学术思想。 吕巾娇 董丽丽 崔振锋 陈智敏 赵云建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学科 有效教学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里学习——AECT2012年会述评与思考 被引量:18 2013年 2012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国际年会,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美国肯塔基州的路易威尔市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900多人参会。年会在"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里学习"这一主题下,共为参会者提供了628场不同主题发言以及学习交流和研讨机会。本届年会通过大会的主题演讲、主席专场报告、分会论坛发言、圆桌专题论坛和论文等形式,涉及与展示了全球化学习、研究方法、创造性、新型媒体、移动技术等诸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变化,充分体现了教育技术蓬勃发展的态势。 陈小珺 崔国强 王淑艳 王小雪 刘美凤 罗辉关键词:教育传播与技术 研究方法 新型媒体 美国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内容分析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2 2013年 该研究从国内外学者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出发,通过参考已有的内容分析框架和阅读935篇美国教育技术学博士论文的题目提出了初步的分析框架,经过3轮测试和对国内10位专家的德尔斐意见征求,确立了最终的内容分析框架,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4个一级维度及其子类。该框架可以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也能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教育技术。 吕巾娇 刘美凤关键词:教育技术学 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