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1J052)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耿占军仇立慧周忠学黄春长殷淑燕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文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清代
  • 2篇清至民国
  • 2篇民国
  • 1篇灾害
  • 1篇灾害研究
  • 1篇社会
  • 1篇水旱
  • 1篇水旱灾害
  • 1篇水灾
  • 1篇特大洪水
  • 1篇渭河流域
  • 1篇流域
  • 1篇旱灾
  • 1篇汉江上游
  • 1篇河流
  • 1篇河流域
  • 1篇洪水
  • 1篇雹灾
  • 1篇大洪水

机构

  • 4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耿占军
  • 2篇仇立慧
  • 1篇殷淑燕
  • 1篇黄春长
  • 1篇周忠学

传媒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唐都学刊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汉江上游与渭河流域特大洪水发生规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汉江上游安康水库和渭河流域临潼站1960—2000年发生的特大洪水资料为依据,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汉江上游和渭河流域特大洪水的发生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两大流域特大年径流量年份,完全与华西秋雨多雨年份相对应,但特大洪水并不都是发生在华西秋雨异常多雨年份,而是错前错后发生。受到季风活动及地理环境的影响,汉江上游和渭河流域特大洪水的发生又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汉江上游特大洪水主要发生在初夏和秋季,渭河流域特大洪水主要发生在盛夏和秋季;一年中汉江上游特大洪水发生时间早于渭河流域;渭河流域秋季特大洪水发生时间早于汉江上游特大洪水。
仇立慧黄春长周忠学殷淑燕
关键词:汉江上游渭河流域特大洪水
清代关中地区水旱灾害及社会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揭示清代关中地区水旱灾害发生规律及对社会经济等所产生的影响。采用历史文献的整理、分析及小波技术运用的方法进行研究。清代关中地区水涝灾害共发生131次,旱灾114次,水旱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水灾具有50年、140年周期变化,其中50年为水灾变化的主周期;旱灾具有30年、60~70年、150年周期变化,其中旱灾变化的主周期为150年;西安和渭南两地水旱灾害发生次数最多,其次为咸阳和宝鸡,铜川地区则最少;局部范围受灾、粮食歉收等为特征的二级灾害发生次数最多;灾害的发生对人口、社会经济、社会道德、社会文化及社会矛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耿占军
关键词:清代水旱灾害
浅析清至民国陕西雹灾的发生特点被引量:2
2014年
清至民国的306年是陕西地区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一个时期,其中雹灾是危害较为严重的灾害之一。根据对相关材料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从发生的时间来看,雹灾呈现出频繁性、季节性、周期性、增长性的特点;从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来看,雹灾具有局部性、严重性的特点;从发生的空间来看,雹灾呈现出地域性的显著特点。
耿占军
关键词:清代民国雹灾
清至民国陕西水旱灾害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清至民国的306年是陕西自然灾害频发的一个时期,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是旱灾和水灾,总计旱灾发生年193年,水灾发生年242年。根据资料分析,平均1.55年有一个旱灾年,1.26年有一个水灾年,频繁性是水旱灾害发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水旱灾害的发生还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增长趋势,其高发期也与"明清小冰期"的气候冷暖波动或冷暖交替时期基本对应;从灾害影响的范围来看,旱灾具有广泛性的特点,较大面积以上的旱灾年可占旱灾年总数的51.3%,水灾则具有局部性的特点,较大面积以上的水灾年仅占水灾年总数的29.34%;就水旱灾害发生的地区而言,旱灾主要集中于关中和陕北,水灾则主要集中于关中和陕南,地域性是水旱灾害的一个共同特点;水旱灾害的发生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关中和陕北地区的旱灾主要集中于夏、秋二季,陕南的旱灾则主要集中于夏、春两季;陕西各地的水灾则以秋季为最多,夏季次之;水旱灾害在年际发生特点上具有各自的周期,陕北旱灾变化的周期是40、80年,关中是80年,陕南是20、50年,陕北水灾变化表现出35、90年的变化周期,关中和陕南为30、80年的变化周期。
耿占军仇立慧
关键词:民国水灾旱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