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GJ42)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陈少华曾毅赖庭红吴颢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人格
  • 1篇信息数量
  • 1篇信息质量
  • 1篇知觉
  • 1篇知识
  • 1篇自我
  • 1篇自我知觉
  • 1篇自我知识

机构

  • 4篇广州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陈少华
  • 2篇曾毅
  • 1篇吴颢
  • 1篇赖庭红

传媒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人格判断的准确性:特质特性的作用被引量:9
2013年
特质特性是影响人格判断准确性的重要调节变量。已有的研究表明,可观察性高的特质容易判断,判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也更高;特质的可评估性干扰了自我知觉的准确性,与中性特质相比,可评估性特质的自我—他人一致性更低;与清晰特质相比,模糊特质的自我—同伴判断间的一致性更低,且随特质模糊性的增加而递减。不仅如此,特质特性经常与其他因素如熟悉度交互作用于人格判断的准确性,在考查特质特性的作用时,必须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将该变量与特性匹配、特质分类、个体差异及文化差异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陈少华吴颢赖庭红
人格判断的准确性:信息数量和质量的作用被引量:6
2013年
良好的信息是影响人格判断准确性的重要调节变量,信息是否良好取决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信息数量假设认为,判断者对判断目标的人格信息了解越多,其人格判断越准确。当信息数量有限时,内隐人格理论和假定相似性会通过额外信息影响判断的准确性。在信息数量相同的条件下,信息质量决定了判断的准确性。对于准确的人格判断,价值信息比事实信息更有效,私密信息比公开信息更重要。此外,情境强弱对行为信息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判断者与判断目标的熟悉度和关系质量是获取信息的关键。未来的研究应着手解决信息数量与质量的量化、人格判断的生态效度及其与其他变量交互作用等问题。
陈少华曾毅
关键词:信息数量信息质量
人格的自我知识:准确性及其限度被引量:3
2014年
人格的自我知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思维、情感、声望及行为模式的自我知觉,通常借助于内省、行为的自我观察和他人观察获得。人格的自我知识与行为表现之间有适度的相关,人们对自己的人格具备一定的洞察力,其准确性随人格维度而变化。受信息障碍和动机障碍的影响,人格的自我知识存在自身的局限性,自我知觉中的盲点和动机性因素使人们不可能像陌生人那样不带偏见地判断自己的人格,人格的自我知识与他人知识具有不对称性。为了提高人格自我知识的准确性,提供真实的反馈信息、降低自我保护动机、运用正念技术以及坚持做自己是比较行之有效的途径。
陈少华曾毅
关键词:人格自我知识自我知觉
人格判断的不对称:领域、解释及启示被引量:3
2013年
人格判断的不对称反映了知觉者在人格判断准确性方面的个体差异,不同知觉者在同一特质内判断的准确性不对称,同一知觉者在不同特质间的判断同样不对称。由于自我知觉与他人知觉有不同的优势,加之受特质特性及判断者与判断目标关系质量的影响,人格判断的不对称具有普遍性和复杂性。研究者分别从影响判断准确性的过程、知觉者的信息性和动机性差异以及对判断目标整体评估的角度解释了不对称的成因。人格判断的不对称对于人格测量与评估、人才招聘与选拔以及处理人际冲突等方面有重要启示意义。
陈少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