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20111153)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4
相关机构:广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注射液
  • 2篇毒性
  • 2篇氧化应激
  • 2篇四氯化碳
  • 2篇体外
  • 2篇清开灵
  • 2篇清开灵注射液
  • 2篇中药
  • 2篇细胞
  • 2篇灵注射液
  • 2篇急性肝
  • 2篇急性肝损伤
  • 2篇肝损伤
  • 1篇毒性评价
  • 1篇药效
  • 1篇药效比较
  • 1篇抑菌
  • 1篇抑菌试验
  • 1篇阴道
  • 1篇阴道炎

机构

  • 5篇广东省食品药...

传媒

  • 3篇中国药师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清开灵注射液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CCl4诱导升高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影响,及对肝脏病理损伤的保护作用;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ALT和AST均显著升高(P<0.01),MDA明显增加(P<0.01),SOD显著降低(P<0.01),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清开灵注射液中剂量组(10 ml·kg-1)和高剂量组(20 ml·kg-1)均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的ALT和AST(P<0.05或0.01),并明显减轻了肝脏组织的病理损伤。清开灵注射液低剂量组(5 ml·kg-1)、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MDA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0.01),SOD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对小鼠CCl4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阮浩澜陈琪黎旸许姿敏吴燕虹
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四氯化碳肝损伤抗氧化应激
中药复方卫生洗剂与栓剂体内外抑菌作用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中成药类卫生洗剂的体内外抑菌作用,并与传统栓剂剂型进行对比,探讨不同剂型女性卫生用品的抑菌药效学比较的体内外实验方法适用性。方法:体外抑菌试验:选用液体试管法检测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体内抗菌试验:取SD大鼠建立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卫生栓和卫生洗剂分别每天给药1次,连续8 d,观察大鼠阴道局部炎症反应并进行阴道病理检查。结果:体外抑菌试验:卫生栓剂和洗剂均能明显抑制细菌的生长,两种剂型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0.003 1 g·ml-1。体内抗菌试验:大鼠阴道肉眼观察结果显示卫生栓及卫生洗剂组炎症明显轻于模型组。阴道分泌物培养后涂片检查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卫生栓及卫生洗剂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白色念珠菌转阴,高剂量组抗菌效果优于低剂量组。病理检查大鼠阴道黏膜刺激试验评分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评分显著增高(P<0.01)。卫生栓的高、中和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价,评分显著降低(P<0.01或0.05),卫生洗剂的高、中和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价,评分显著降低(P<0.01)。卫生洗剂的各剂量组与对应的旧剂型卫生栓的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卫生洗剂与卫生栓的体外和体内抑菌作用没有差异。测定最低抑菌浓度的液体试管法和大鼠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稳定可靠,可考虑作为不同剂型女性卫生用品的药效对比的体外和体内首选实验方法。
陈琪阮浩澜黎旸许姿敏
关键词:体外抑菌试验药效比较
清开灵注射液护肝药效限值测定法的建立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液在小鼠四氯化碳(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护肝药效测定的限值法。方法小鼠腹腔注射清开灵注射液进行预处理后口服灌胃给予0.5%CCl4,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确认肝保护作用的限值剂量。以20 mL/kg作为限值剂量对2个厂家共4个批次的清开灵注射液的药效进行比较。结果阴性对照组的ALT活性为(30.70±9.93)U/L,AST活性为(68.90±13.54)U/L,小鼠给予CCl4后,ALT活性为(761.60±80.80)U/L,AST活性为(1442.70±546.62)U/L,均高于对照组(P<0.01);4个批次的清开灵注射液组的ALT活性分别为(378.00±29.47)、(287.80±107.74)、(289.70±26.84)、(312.10±76.22)U/L,AST活性分别为(524.30±241.09)、(400.40±253.71)、(513.80±211.89)和(548.60±263.61)U/L,均显著低于CCl4组(P<0.01)。结论 20 mL/kg可考虑作为限值剂量在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对清开灵注射液护肝作用进行药效的限值法测定。
阮浩澜陈琪黎旸许姿敏
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
中药注射液体外肾细胞毒性评价的方法学探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柴胡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在犬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MDCK细胞)和人胚肾细胞(HEK-293细胞)模型的毒性作用,并探讨中药注射液体外肾细胞毒性检测的实验方法。方法选用马兜铃酸A作为阳性对照,将不同厂家和批次的丹参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的原液及稀释液,与MDCK细胞或HEK-293细胞共同孵育,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量化细胞毒性,计算相对增殖率,进行中药注射液体外肾细胞毒性评价。结果在MDCK细胞模型中,两批丹参注射4个液稀释浓度下毒性分级显示为0级,一批稀释9、27、81倍后显示为0级,柴胡注射液稀释27、81倍后显示为0级;在HEK-293细胞模型中,一批丹参注射液4个稀释浓度下毒性分级显示为1级,一批稀释9、27、81倍后显示为1级,一批稀释27、81倍后显示为1级;柴胡注射液稀释27、81倍后显示为2级。结论利用肾脏细胞来源的细胞,可尝试建立中药注射液体外肾细胞毒性检测的实验方法。
阮浩澜陈琪黎旸孙清萍陈素珍
关键词:中药注射液细胞毒性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
基于狗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雷公藤甲素体外肾毒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狗肾小管上皮细胞(MDCK细胞)的毒性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以马兜铃酸A为阳性对照,用0.5,5,50和500 nmol·L-1的雷公藤甲素与MDCK细胞共同孵育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细胞膜损伤以及倒置显微镜观察雷公藤甲素对细胞形态的改变。用500 nmol·L-1雷公藤甲素分别与MDCK细胞作用30 min、1 h、2 h、4 h和6 h后,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的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甲素组的细胞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LDH相对释放率明显增加(P<0.01)。雷公藤甲素处理组的细胞形态出现皱缩,呈现为球形,并有部分细胞脱落。雷公藤甲素与MDCK细胞作用30 min后ROS水平达到最高值,然后ROS逐渐减少(P<0.01)。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诱导MDCK细胞的毒性作用,其毒性作用机制可能和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阮浩澜陈琪黎旸许姿敏翁森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毒性氧化应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