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0214200027)

作品数:1 被引量:32H指数:1
相关作者:杨忠芳侯青叶余涛夏学齐黄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评价
  • 1篇生态地球化学
  • 1篇生态地球化学...
  • 1篇土壤CD
  • 1篇农田
  • 1篇农田生态
  • 1篇农田生态系统
  • 1篇CD

机构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篇李括
  • 1篇陈家玮
  • 1篇黄勇
  • 1篇夏学齐
  • 1篇余涛
  • 1篇侯青叶
  • 1篇杨忠芳

传媒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农田生态系统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示范研究:以成都经济区土壤Cd为例被引量:32
2008年
选择成都经济区作为典型研究区,以Cd为代表,在生态地球化学填图的基础上开展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示范性研究。布置采集了58个大气干湿沉降、86个化肥、121个灌溉水、276个农作物样品,分析和计算了Cd等重要元素的含量和通量。结果显示,研究区局部地段地表土壤Cd环境质量较深部有恶化之势,部分水稻籽实Cd含量已超过无公害食品标准;大气干湿沉降物输入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Cd平均通量为17.76g/(hm^2·a),占总输入通量的85.20%,是研究区外源Cd的主要输入途径;下渗水(2.34g/(hm^2·a))和作物收割(1.87g/(hm^2·a))是Cd的主要输出途径;全区外源输入Cd可使土壤中的Cd含量以0.006mg/kg的年速率递增;在Cd输入一输出通量不变的情况,预测未来20a研究区三级土壤面积将增加2~3倍,适耕土地面积将全面缩小;研究区因酸雨沉降和施肥等因素使土壤pH值下降的平均速率为0.106a^-1,其中化肥施用的贡献率为89.62%。预警研究显示,目前研究区95%的水稻生产是安全的,但预测20a后研究区土壤质量退化明显,近70%安全土壤等级降为一般土壤,须报警土壤面积也将由目前的不足4%快速上升至27%。
杨忠芳侯青叶余涛陈家玮夏学齐黄勇李括
关键词: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农田生态系统C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