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1179)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袁野戴晓琴王辉民刘长红杨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稻田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矿化
  • 1篇增温
  • 1篇增温效应
  • 1篇双季稻
  • 1篇双季稻田
  • 1篇碳矿化
  • 1篇通量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土壤有机碳矿...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群落
  • 1篇磷脂脂肪酸
  • 1篇季稻
  • 1篇旱地

机构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刘长红
  • 2篇王辉民
  • 2篇戴晓琴
  • 2篇袁野
  • 1篇杨君

传媒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稻田改为旱地后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被引量:9
2015年
土地利用变化是驱动陆地与大气之间碳迁移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正确评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后土壤有机碳固持和稳定性,对南方双季稻田(RR)改为玉米-玉米(MM)和大豆-花生(SP)2年后土壤化学性质、有机碳矿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R改为MM和SP后,土壤p H值显著降低(0.50-0.52,P=0.002),而可溶性有机碳显著提高(23%-35%,P=0.016).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没有显著变化,但在培养13 d后SP累积矿化量显著降低(P=0.019).稻田改旱地后,土壤微生物总磷脂脂肪酸(PLFAs)、细菌、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和放线菌PLFAs显著降低(P<0.05),而真菌PLFAs/细菌PLFAs(F/B)显著增加(P=0.006),但改MM和SP没有显著差异.培养初期,土壤放线菌PLFAs与累积碳矿化显著相关(P=0.034),土壤F/B与培养13 d累积碳矿化显著相关(P=0.004),而土壤微生物群落主成分分析的PC1(P=0.014)和总的PLFAs(P=0.033)与培养108 d累积碳矿化显著相关.本研究发现稻田改旱地后土壤p H和总氮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关键因素.
刘长红袁野杨君戴晓琴王辉民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土壤有机碳矿化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
中国南方双季稻田转菜地对CO_2和CH_4通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观测了我国南方亚热带水稻田转为旱作蔬菜地后第1年的CO2和CH4通量变化,旨在探索稻田转菜地初期对CO2和CH4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通量因蔬菜种类、生长状况及生长季节的不同而不同.种植豇豆菜地CO2通量显著高于稻田,种植辣椒菜地CO2通量则显著低于稻田.稻田转菜地CH4通量从6.96 mg C·m^-2·h^-1显著下降到-0.004 mg C·m^-2·h^-1(P〈0.001).转菜地后CO2和CH4的净累积碳吸收为543kg C·hm^-2,显著低于稻田的3641 kg C·hm^-2,但由净CO2和CH4排放造成的增温效应无显著差异.转成菜地1年后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所升高,且10-20 cm土层显著高于对照水稻田.
袁野刘长红戴晓琴王辉民
关键词:CH4增温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