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2764)

作品数:9 被引量:126H指数:6
相关作者:鞠兴荣王立峰袁建陈静宜郑毅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财经大学江南大学康奈尔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抗氧化
  • 3篇菜籽
  • 2篇多酚
  • 2篇籽油
  • 2篇薏米
  • 2篇细胞
  • 2篇菜籽油
  • 2篇储藏
  • 2篇大豆油
  • 2篇大米
  • 1篇毒性
  • 1篇多酚提取
  • 1篇多酚提取物
  • 1篇亚油酸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油酸
  • 1篇油酯
  • 1篇增殖
  • 1篇增殖作用

机构

  • 9篇南京财经大学
  • 2篇江南大学
  • 1篇康奈尔大学

作者

  • 9篇鞠兴荣
  • 8篇王立峰
  • 5篇袁建
  • 3篇陈静宜
  • 3篇郑毅
  • 2篇王玉梅
  • 2篇何荣
  • 2篇谢慧慧
  • 2篇高晓红
  • 2篇陈超
  • 2篇杨精华
  • 2篇王茜茜
  • 1篇石嘉怿
  • 1篇易起达
  • 1篇汪海峰
  • 1篇陈银基
  • 1篇张晶
  • 1篇梁正昌
  • 1篇刘瑞海

传媒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食品科学
  • 2篇中国油脂
  • 1篇食品科技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3种薏米的多酚提取物清除过氧化氢自由基抗氧化能力评价被引量:25
2012年
选取黑谷、辽宁5号和龙薏1号3个品种薏米样品,经提取获得游离型和结合型多酚类化合物,采用改进的Folin-Ciocalteu比色法,用酶标仪测定其多酚含量;采用过氧化氢自由基清除能力(PSC)测定方法,于荧光酶标仪中测定提取物中的总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龙薏1号薏米游离型多酚和结合型多酚含量显著性高于贵州黑谷薏米和辽宁5号薏米,其结合型多酚含量占总多酚含量的45.28%;总抗氧化能力最高的是龙薏1号薏米,3种薏米中结合型抗氧化能力占总抗氧化能力的43.64%;其总多酚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2=0.935),总多酚抗氧化能力和游离多酚型抗氧化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游离型总多酚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中游离型含量显著高于结合型含量(P<0.05)。
王立峰鞠兴荣
关键词:全谷物薏米植物化学物多酚抗氧化活性
大米小包装储藏过程中脂类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被引量:28
2015年
【目的】由于胚乳失去保护,大米在储藏过程中易发生陈化、霉变等问题,致使其品质劣变甚至丧失食用价值。通过测定储藏过程中大米游离脂肪酸、总酸含量、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观察大米横断面胚乳细胞、淀粉颗粒微观结构,探讨大米品质劣变原因,为大米储藏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粳稻99号大米为对象,进行人工模拟储藏试验:采用编织袋、自然密闭缺氧、抽真空3种包装方式,置于温度为15、25和30℃(60%湿度)的人工气候箱中储藏180 d,每个月进行一次品质指标测定;测定大米储藏过程中脂肪酸值、总酸值的变化,利用气相色谱分析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大米横断面胚乳细胞形态,探索脂类及横断面胚乳结构导致大米品质陈化的机理及品质劣变后淀粉颗粒微观形态的变化规律。【结果】1储藏过程中,编织袋及自然密闭缺氧包装的大米游离脂肪酸及总酸含量皆呈现急剧上升趋势,当品质劣变严重时两者含量反而下降;抽真空包装的大米游离脂肪酸及总酸含量均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且储藏温度对其含量影响不显著;2脂肪酸组成中含量最多的是亚油酸、油酸和棕榈酸,这3种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90%以上。包装方式及储藏温度对各脂肪酸组成影响不同。除了花生酸(C20:0)及二十二烯酸(C22:1)外,其余脂肪酸受包装方式影响较大;而储藏温度仅与豆蔻酸(C14:0)和山嵛酸(C22:0)有显著性关系,对其余脂肪酸影响不大。脂肪酸变化规律符合: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具体表现为硬脂酸(C18:0)与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油酸(C18:1)与亚油酸、亚麻酸皆呈现明显的"此消彼长"现象。3新鲜大米淀粉粒以复粒形式存在,形状较大,表面有较厚的膜,排列整齐有序,两侧以片状的细胞间�
王立峰陈超杨精华陈静宜汪海峰鞠兴荣
关键词:大米总酸胚乳细胞
菜籽蛋白水解物体外和细胞内抗氧化性评价及氨基酸分析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以"双低"油菜籽秦优7号为原料,碱溶酸沉法获得菜籽分离蛋白后进一步用Alcalase2.4L酶解得到菜籽蛋白水解物(rapeseed protein hydrolysates,RPHs);采用聚丙烯酰胺葡聚糖凝胶柱(Sephacryl S-100HR)对RPHs进行分离纯化,得到3个组分;采用抗氧化能力指数(oxygen radical absortion capacity,ORAC)方法以及细胞抗氧化活性(cellular antioxidant capacity,CAA)的方法分析筛选得到抗氧化性最好的组分3。结果表明组分3的ORAC值为(1610.38±112.51)μmol TE/g;CAA值为(124.66±2.18)μmol QE/g,EC50值为(57.84±3.38)μg/mL;在此基础之上,对组分3进行氨基酸分析以及电泳分析,表明其抗氧化性与分子质量分布及氨基酸组成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王立峰王玉梅张晶谢慧慧鞠兴荣
关键词:菜籽肽抗氧化能力指数氨基酸分析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大豆油中的甘油二酯被引量:4
2014年
选取大豆毛油、脱胶油、脱色油、脱臭油、-级油为原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RP-HPLC-ELSD)测定5种油中的二亚油酸甘油酯(LL)、1-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酯(1-P-3-L)、二油酸甘油酯(OO)和1-棕榈酸-3-油酸甘油酯(1-P-3-O)。结果表明,4种甘油二酯色谱峰面积与其含量的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8,0.9987、0.9995、0.9960.相对标准偏差和加标回收率分别为0.20%-2.00%、102.2%-104.5%。
高晓红郑毅袁建何荣王立峰鞠兴荣
关键词:甘油二酯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不同包装方式下大米储藏品质及微观结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以2013年产武运粳24号大米为试验样品,在30℃的储藏环境下研究其还原糖、微观结构变化,并结合质构特性评价该品种大米的储藏品质,比较编织袋、自然密闭和抽真空3种包装方式对大米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密闭储藏及抽真空储藏的大米还原糖含量随储藏时间的延长缓慢增加,编织袋包装的大米还原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种包装方式储藏的大米其蒸煮米饭的黏硬度比、弹性皆随储藏时间延长而下降,硬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编织袋包装的大米变化最为明显。储藏150d后,大米胚乳细胞内断面增多,细胞间断面减少,多面体片状结构和辐射状细胞层次变得模糊,复粒崩解,暴露出内部的小淀粉颗粒,结构变得松散、无序。因此,抽真空储藏是保鲜大米的最佳手段,在节约成本前提下,可考虑使用复合袋包装材料对大米进行自然密闭储藏包装。
王立峰陈静宜陈超杨精华鞠兴荣
关键词:大米储藏品质质构特性微观结构
顶空-气质联用分析一级菜籽油储藏期间挥发性成分变化被引量:22
2013年
实验采用顶空-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一级菜籽油及其储藏期间的挥发性成分变化。结果表明,一级菜籽油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有:醛类、烷烃类、醇类、酮类、有机酸类、酯类以及杂环类等,经2个月储藏后,醛类、醇类、杂环类挥发性物质增加,烷烃类、酯类挥发性物质减少,含量变化较为明显的挥发性物质是:丙烯醛、己醛、庚醛、壬醛、(E)2,4-庚二烯醛、二丁基羟基甲苯、庚醇。
王茜茜易起达袁建王立峰鞠兴荣
关键词:储藏挥发性成分
二亚油酸甘油酯对大豆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影响油脂的储藏品质。大豆油中多种微量成分对油脂的氧化稳定性产生影响,甘油二酯是其中之一。研究添加二亚油酸甘油酯(LL)对大豆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以期开发新的大豆油抗氧化剂,稳定油品品质、延长货架期。【方法】以过层析柱脱除微量成分并加入3×10-5(w/w)叶绿素的大豆油(TSSO)和未经脱除处理的大豆油(NSSO)为试验对象,分别加入0.01%、0.05%、0.1%、0.5%、1.0%、2.0%(w/w)LL,搅拌均匀制成系列样品,在25℃、光照强度为1 700 lx的敞开环境下放置。在6周试验期内,以不添加LL的样品为对照,每间隔7d按GB/T5538-2005用碘量法测定样品的过氧化值(POV)、按GB/T21121-2007用Ominion公司OSI-24型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测定样品的氧化稳定指数(OSI)、采用顶空-气质联用法用安捷伦7890A/5975C GC/MS型气质联用仪测定油脂中挥发性醛类物质的组成及相对含量、采用色谱法用安捷伦6890N型气相色谱仪测定样品的脂肪酸组成。每组样品各指标重复测定3次,用IBM SPASS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两组样品在6周试验期内:(1)POV值随储藏时间延长而增高,反映样品氧化程度增加;但POV增高幅度随LL添加量增多而有所缩减;(2)OSI随储藏时间延长而降低,反映样品的氧化稳定性变差;但OSI降低幅度随LL添加量的增加而减缓;在相同时间、相同LL添加水平下,NSSO组的OSI降低幅度小于TSSO组;(3)样品中的挥发性醛类物质相对百分含量随储藏时间延长而增加;相同储藏时间,添加LL的样品该物质含量低于对照,且随LL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4)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U/S)随储藏时间延长而呈现降低趋势;相同储藏时间,添加LL的样品比对照U/S略增;随LL添加量增加,除亚油酸含量增加外,其他脂肪酸含量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在常温、光照条件�
鞠兴荣高晓红何荣郑毅袁建
关键词:大豆油过氧化值脂肪酸抗氧化
3种天然抗氧化剂对菜籽油储藏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采用Schaal烘箱法结合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研究在不同添加量(50、100、150 mg/kg)下,3种天然抗氧化剂α-生育酚、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对菜籽油储藏过程中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国家允许添加量范围内,添加150 mg/kgα-生育酚的菜籽油货架期最长,储藏稳定性最好,色泽最为接近空白油样;α-生育酚在菜籽油中比较稳定,能更有效地延缓菜籽油氧化酸败,其效果优于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
王茜茜袁建王立峰郑毅陈银基鞠兴荣
关键词:菜籽油天然抗氧化剂储藏稳定性Α-生育酚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
薏米多酚细胞抗氧化及HepG2细胞毒性和抗增殖作用被引量:26
2013年
【目的】了解薏米多酚的体内抗氧化能力,着重分析薏米结合多酚的抗氧化能力,确定结合多酚对总抗氧化能力的贡献;研究薏米多酚对肝癌细胞的毒性和抗增殖作用,在细胞层面上对薏米多酚的功能作用进行评价分析。【方法】以贵州黑谷薏米、辽宁5号薏米、龙薏1号薏米为原料,通过对薏米样品多酚类物质游离型和结合型部分构建细胞模型,评价细胞内抗氧化能力指数,以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薏米多酚提取物对细胞毒性的中位浓度CC50值和细胞抗增殖作用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值。【结果】薏米结合型多酚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游离型多酚。不同品种间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辽宁5号薏米和龙薏1号薏米明显优于贵州黑谷薏米。对于HepG2细胞,薏米品种对于人体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基本在试验浓度范围内,薏米样品本身无细胞毒性的存在。【结论】薏米作为中国传统的药食两用全谷物食品,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之前的研究,往往仅考虑薏米游离型多酚,实际薏米中还存在大量结合型多酚。考虑到此结合型多酚,薏米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明显提升,且薏米多酚对肿瘤细胞具有较明显的抗增殖作用。
王立峰陈静宜谢慧慧王玉梅石嘉怿梁正昌刘瑞海鞠兴荣袁建
关键词:薏米多酚毒性抗增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