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08C0089)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曹子林王晓丽陈勇谌永蕾王林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林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南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蓝桉枝叶不同温度水提液的化感作用被引量:13
- 2012年
- 用5、15、25、35℃蓝桉枝叶水提液对萝卜种子进行处理,观察蓝桉水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水提液(0.067g.mL-1)对萝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鲜重、干重起抑制作用,随着浓度降低抑制作用减小,甚至表现为促进作用;就温度而言,中高浓度(≥0.022g.mL-1)下水提液的化感抑制作用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多重比较显示不同温度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随浓度降低不同温度水提液间的化感作用差异变小,在低浓度(0.007g.mL-1)时则无显著差异。在自然条件下,气温升高可使蓝桉降雨淋洗液的化感作用增强。
- 曹子林王晓丽王林
- 关键词:蓝桉化感作用幼苗生长
- 蓝桉枝、叶气态挥发物对幼苗生长的自毒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为了解蓝桉枝、叶气态挥发物的自毒作用,用蓝桉不同浓度新鲜枝、叶对蓝桉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鲜叶、鲜枝气态挥发物对蓝桉幼苗生长(胚轴长、胚根长、鲜重、干重)影响的规律基本相同,呈现出高浓度抑制,随浓度降低,抑制作用减弱,甚至转变为促进作用的规律。但鲜叶、鲜枝处理对幼苗生长影响的程度大小不同,高浓度时,鲜叶处理对各测试指标的化感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鲜枝处理,多重比较表明鲜叶与鲜枝处理间差异都达极显著水平,随浓度降低,鲜叶与鲜枝处理间差异减少,中等浓度时,鲜叶处理后胚轴长、胚根长与鲜枝处理间差异都达显著水平,低浓度时,鲜叶处理后胚轴长、胚根长与鲜枝处理间差异都达极显著水平。
- 曹子林王晓丽陈勇谌永蕾
- 关键词:蓝桉枝叶幼苗生长自毒作用
- 蓝桉枝叶四级温度梯度水提液对其种子的化感作用被引量:5
- 2013年
- 蓝桉是我国三大造林树种之一,为进一步了解温度对蓝桉化感作用的影响,分别用5、15、25、35℃的蓝桉枝叶水提液对蓝桉种子进行处理,所用的水提液浓度分别为0.067、0.022、0.007 g/mL,观察水提液对蓝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水提液对蓝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总体起促进作用,并且随着浓度降低促进作用呈增强趋势,部分测试指标显示,不同温度水提液化感作用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但总体来讲差异较小。
- 郭峰黄玲曹子林高辉袁思安李小婷
- 关键词:蓝桉幼苗生长化感作用
- 蓝桉水提液对蓝桉种子发芽的化感效应被引量:3
- 2009年
- 分析了蓝桉枯叶、鲜叶、树枝、树皮、树根1∶50、1∶100、1∶200、1∶400的水提液对蓝桉种子发芽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除蓝桉各器官的水提液对发芽率大多数起促进作用,树根、树枝及树皮的水提液对鲜重的影响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外;高浓度的水提液对芽及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在幼苗茎严重卷曲和呈倒伏状,且随着水提液浓度减小,抑制作用减弱,有的消失甚至转变为促进作用,继而幼苗生长恢复正常;鲜叶、枯叶水提液对蓝桉幼苗胚根长、总长的抑制作用强度大于其它器官,枯叶和树根水提液对种子发芽率起促进作用的强度比其它器官大,树根水提液对鲜重的促进作用强度比其它器官大。
- 曹子林王晓丽邓志华
- 关键词:蓝桉化感效应种子发芽
- 蓝桉枝、叶气态挥发物对种子萌发的自毒作用被引量:6
- 2011年
- 为了解蓝桉枝、叶气态挥发物的自毒作用,在透明密闭保鲜盒内用蓝桉不同质量新鲜枝、叶气态挥发物对蓝桉种子进行处理,探讨了蓝桉枝、叶高浓度(0.077 2g/cm3)、中等浓度(0.025 7g/cm3)和低浓度(0.008 5g/cm3)气态挥发物对种子萌发的自毒作用.结果表明:鲜叶、鲜枝气态挥发物对蓝桉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速率)的效应趋势基本相同,表现为高浓度抑制种子萌发,随浓度降低,抑制作用减弱,甚至转变为促进作用的规律;但鲜叶、鲜枝气态挥发物处理对种子萌发影响的程度不同,中高浓度时,鲜叶气态挥发物处理种子的化感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鲜枝处理;经t检验表明,除中等浓度处理种子发芽率未达显著水平外,鲜叶与鲜枝处理间差异都达极显著水平或显著水平;低浓度时,鲜叶与鲜枝气态挥发物处理抑制作用基本相同或鲜叶处理有较强的促进作用,鲜叶与鲜枝气态挥发物处理间差异都未达显著水平.
- 曹子林王晓丽谌永蕾陈勇
- 关键词:蓝桉种子萌发自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