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07JBFA01) 作品数:5 被引量:80 H指数:5 相关作者: 梁政远 徐跑 董在杰 张守领 何杰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南京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群体内的形态差异与分化 被引量:21 2009年 研究所用60个家系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 strain N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简称吉富罗非鱼)样本均为由世界渔业中心所在地马来西亚引进的原种。采用传统形态学测量方法,测量每尾鱼的体质量、体长、体高、体宽、头长、尾柄长和尾柄高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群体内的形态差异。结果显示,吉富罗非鱼体高与体质量的相关性最大(R2=0.9002)。在体长与体质量对应的点状分布中,总群体、雌雄群体和每个家系群体中均呈现出2条带状,分布于2条带的个体间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应的个体数量之比接近常数0.7;体高、体宽、头长、尾柄长和尾柄高相应的分布则呈现出变异幅度迥异的条带。本研究表明,吉富罗非鱼群体内部在形态上存在差异。 何杰 徐跑 董在杰 朱健 张守领 张成锋 杨弘 农肖颖 梁政远 缪凌鸿关键词:体质量 尼罗罗非鱼出肉率与可量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2010年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吉富品系和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 misniloticus)2龄成鱼雌、雄个体的出肉率和可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尼罗罗非鱼的平均出肉率为38.68%,雄性个体出肉率比雌性个体略高,吉富品系出肉率比埃及品系略高。尼罗罗非鱼出肉率与可量性状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拟合方程相关系数为0.985。在有显著意义的可量性状相关系数中(P<0.01),与肉片质量和出肉率的相关性均最高的可量性状为体质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和0.575;其次为体高、体长和体厚。而头长与肉片质量、出肉率均呈负相关关系。雄性个体的相关系数均高于雌性个体,在雄性个体中,出肉率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为0.630,与体高的相关系数为0.617,均为中等程度相关。对可量性状之间的比值与出肉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普遍比单个性状高,特别在雄性个体中表现明显。其中相关系数较高的比例组合有身长/头长比值(0.765)、体长/头长比值(0.732)、身长/体厚比值(0.703),均达到较强程度的相关,比单个性状的相关性有明显提高。结果表明,利用可量性状预测罗非鱼的出肉率是可行的。 董在杰 梁政远 徐跑 明俊超 张平 张守领 何杰 谢庄关键词:尼罗罗非鱼 出肉率 可量性状 吉富罗非鱼家系选育3代后形态性状变异及其对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2年 以吉富罗非鱼引进群体(P)及其家系选育第三代(F3)为实验对象,测定了群体的体质量(Y)、体长(X1)、体宽(X2)、体高(X3)4个性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计算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对P和F3间形态性状及其对体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与亲本相比,F3体质量、体长、体宽和体高4项指标都有显著提高,同时变异系数有一定下降,体型趋于一致,其中雌性变化较大。2)F3较P 3项形态性状指标对体质量影响最大者均由体高×体长变为体长。3)与P相比,F3体长、体宽和体高3项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力有所下降。 李灵玲 董在杰 苏胜彦 徐跑 梁政远 马良骁 刘伟 张建桥关键词:吉富罗非鱼 通径分析 尼罗罗非鱼体重与体维可量性状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2 2010年 以尼罗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和回归分析,研究体重与体维可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体重与体长、身长、全长、体高、体厚等形态特征性状的相关性均高于0.85,呈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多元回归方程lnW=a+b1lnLS+b2lnDB和lnW=a+b1lnLC+b2lnDB对于全体数据的拟合度分别为0.958和0.955,拟合度较高,且在实际检验中效果较好,超过88%的个体误差范围在5.0%之内,可有效反映出不同体维性状对鱼类体重的影响。 董在杰 梁政远 明俊超 徐跑 张守领 何杰 张平 谢庄关键词:尼罗罗非鱼 体重 60个家系吉富品系罗非鱼初期阶段的生长比较 被引量:25 2008年 本文对这60个家系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在生长初期阶段的3个多月时间内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过3个多月的培育,60个家系共1831尾吉富罗非鱼的总体平均体重为102.4±38.9g。第59号家系的平均体重最大,为178.0±40.0g;第9号家系的平均体重最小,为64.1±18.6g。最大个体出现在第59号家系中,为271.7g,最小个体出现在第20号家系中,为22.0g。从家系水平上看,生长速度相差2倍,从个体水平上看,最大个体的体重是最小个体的12倍多。表明吉富罗非鱼各家系及个体间的生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既有进行选育的基础,也有进行长期选育的必要。 董在杰 何杰 朱健 张守领 张成峰 徐跑 农肖颖 梁政远 缪凌鸿关键词: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