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2Z04)
-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薛华丹李琢何泳蓝雷晶金征宇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分布的淋巴结良恶性鉴别方法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以兔腘窝淋巴结动物模型,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三种不同的半自动方法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 cient,ADC)分布的临床价值。方法 21只兔被随机分为炎症和肿瘤转移两组,在动物模型建立以后,行磁共振扫描,采用多b值进行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后取出淋巴结行病理检查。利用线性回归计算表观弥散系数,比较良恶性淋巴结ADC值是否存在差异,并利用3种方式对图像进行分析:方法1:求淋巴结皮髓质ADC值之比;方法2:ADC值距人工标记中心距离的变化率;方法3:求ADC值随距形态学骨架距离的变化率。对其结果进行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分析,计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等统计参量。结果 41枚淋巴结被计入研究,22枚为转移,19枚为炎症。平均ADC值分别为:1.54×10-3mm2/s和1.42×10-3mm2/s(P=0.234)。曲线下面积三种方法及ADC平均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皮髓质ADC值比),0.775(至人工中心),0.654(至骨架)和0.583(ADC平均值)。最大约登指数分别为0.639,0.517,0.304和0.266。结论皮髓质值比有最佳的曲线下面积,为三种方法中最佳,对评价淋巴结良恶性有一定临床价值。
- 李琢薛华丹何泳蓝雷晶金征宇
-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淋巴结肿瘤转移表观弥散系数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