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3D031)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薛晴刘湘勤杨佩卿姚慧琴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西北大学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资源富集
  • 2篇资源富集地区
  • 2篇民间金融
  • 2篇金融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正规金融
  • 1篇时变参数
  • 1篇时变特征
  • 1篇实体经济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资本
  • 1篇资本流入
  • 1篇资源诅咒
  • 1篇西部城镇化
  • 1篇系统性风险
  • 1篇历史演变
  • 1篇历史演进
  • 1篇经济结构
  • 1篇经济结构转型

机构

  • 3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中国人民银行...

作者

  • 3篇薛晴
  • 2篇刘湘勤
  • 1篇姚慧琴
  • 1篇杨佩卿

传媒

  • 1篇统计与信息论...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经济学家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资源开发、民间金融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西部新兴资源富集地区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从资源开发、民间金融与产业结构之间内生关系的角度,研究西部新兴资源富集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通过将自然资源、民间金融系统同时纳入内生增长模型,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内生演化机制,并利用西部6个资源富集省份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存在"资源诅咒"效应的情况下,资源富集地区民间金融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随着资源富集地区对资源型行业依赖程度的上升,存在功能缺失的民间金融会增强资源富集地区的"资源诅咒"效应,强化自然资源对产业结构的锁定效应。
薛晴
关键词:民间金融资源诅咒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中国国际资本流入决定因素的时变特征——基于时变参数(TVP)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1999年1月至2014年10月的月度数据建立时变参数(TVP)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资本流动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国际资本流入决定因素表现出典型的时变特征,其中长期国际资本流入主要受经济增长速度和实际利率水平等国内因素影响,敏感性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对国际推力因素变化的敏感性总体上比较平稳;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受国际推力因素和国内拉力因素的影响都比较明显,危机后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对国际推力因素变化和汇率波动的敏感性上升,成为导致国际资本流入波动性增大的主要原因。在有序推动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视角下的国际资本流入管理框架,增强宏观经济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的协调配合,防范国际资本流入对经济金融体系稳定的冲击。
薛晴刘湘勤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入
资源富集地区民间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成因、影响及治理被引量:2
2014年
近年来,我国一些资源富集地区如内蒙古的鄂尔多斯、陕西的榆林等,先后爆发了比较严重的系统性民间金融风险,对当地正规金融和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本文在把握资源富集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与民间金融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单一产业结构下民间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积累过程、对正规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而提出促进资源富集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和民间金融系统性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薛晴刘湘勤
关键词:资源富集地区系统性风险民间金融经济结构转型实体经济正规金融
西部城镇化的历史演变、特征及未来路径被引量:4
2016年
针对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低,推进难度大等问题,对该地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城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西部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杨佩卿姚慧琴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历史演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