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2009225030)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菅凌燕庞露肇丽梅刘晓东于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氧氟沙星
  • 1篇药物
  • 1篇抑菌浓度
  • 1篇沙星
  • 1篇突变选择窗
  • 1篇最低抑菌浓度
  • 1篇左氧氟沙星
  • 1篇小鼠
  • 1篇菌药
  • 1篇抗菌
  • 1篇抗菌药
  • 1篇抗菌药物
  • 1篇克雷伯菌
  • 1篇克雷伯菌感染
  • 1篇防突变浓度
  • 1篇肺炎克雷伯
  • 1篇肺炎克雷伯菌
  • 1篇肺炎克雷伯菌...
  • 1篇氟沙星

机构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刘晓东
  • 2篇肇丽梅
  • 2篇庞露
  • 2篇菅凌燕
  • 1篇于莹

传媒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抗菌药物防突变浓度理论与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综述抗菌药物防突变浓度理论及其近年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防突变浓度理论对限制耐药突变菌株选择性富集扩增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结论:防突变浓度理论在临床用药、新药开发以及评价药物疗效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在体内研究等方面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庞露刘晓东肇丽梅菅凌燕
关键词:防突变浓度突变选择窗
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对实验性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鼻腔滴注法建立小鼠肺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模型,给予不同剂量左氧氟沙星灌胃治疗,考察不同治疗组治疗过程中动物的死亡率、细菌浓度及最低抑菌浓度(MIC)变化情况。结果:15 mg·kg-1和90 mg·kg-1剂量组治疗前后MIC无明显变化;30 mg·kg-1主要选择低水平突变,MIC值较接种时升高2倍,而60 mg·kg-1剂量组则主要选择高水平突变,MIC值较接种时升高8倍。结论:不适宜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后会降低细菌敏感性,使MIC增加,诱导细菌逐渐耐药。
庞露肇丽梅于莹刘晓东菅凌燕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肺炎克雷伯菌最低抑菌浓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