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880098)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相关作者:沈建民更多>>
- 相关机构:湖州师范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地方高校教师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及归因初探被引量:3
- 2012年
- 本文着重从忽视教学目标、窄化课程资源、淡化教学过程和轻视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分析了地方高校教师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在此基础上从狭隘的课程观很难获得更新、重学术研究而轻课程教学两个维度做了归因分析。
- 沈建民
-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师课程意识课堂表现
- 教师课程创生“三状态”的哲学思考被引量:7
- 2014年
- 本文借用"自在"、"自为"和"自在自为"三个哲学术语来说明教师课程创生的三种不同的发展状态。笔者认为,教师课程创生的"自在"状态和"自为"状态分别是课程领域崇尚"技术理性"和张扬"实践理性"的结果,而"自在自为"状态仍是绽放"解放理性"的期盼。教师的课程创生已完成了从"自在"状态到"自为"状态的历史性转变,如今应从现实的"自为"状态走向应然的"自在自为"状态。教师要走向"自在自为"的课程创生,需要教师自身自觉地建构与完善课程创生的内部"能量系统"的同时,也需要学校、国家等建立和健全课程创生的外部"支持系统"。
- 沈建民
- 关键词:自在自为能量系统
- 初中科学课程创生案例初探被引量:6
- 2013年
- 对中小学教师而言,课程创生主要涉及课程目标的创生、课程内容的创生、课程实施的创生和课程评价的创生。而案例是理论的故乡,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鉴于此,笔者借助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具体的课程创生案例初步探讨了教师如何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进行创生。教师的课程创生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课程的完善、学生的发展,而且教师自身可以获得更快的专业成长。
- 沈建民谢昱圣
-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程创生
- 学生的课程创生:特征、价值和实现路径被引量:3
- 2022年
- 学生的课程创生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和帮助下,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积极参与校本课程或班本课程的决策、开发与评价以及学校课程的实施,并进行批判与反思,以达到对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意义及课程目标等的创造与生成。学生的课程创生具有主体独特性、空间局限性、过程参与性等特征。学生进行课程创生有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校课程发展、推动课程改革进程等。为促使学生“能创生”“敢创生”和“善创生”,使学生的课程创生真正落地,教师要提供课程创生的环境和条件,学生要提升课程创生意识和能力,具备课程创生责任,掌握课程创生方法。
- 沈建民郑雨露
- 关键词:课程创生
- 试论教师课程创生的“能量系统”的建构及操作策略被引量:10
- 2013年
- 基于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诉求,教师的课程创生需从"自为"走向"自觉"。从自为走向自觉除了需要建立和健全课程创生的外部支持系统外,更需要教师自主地合理建构并逐步完善课程创生的内部"能量系统"。具体而言,教师课程创生"能量系统"的初步框架至少包括三个维度、六个要素:一是基础维度,囊括"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人格特征";二是观念维度,内含"崭新的课程观念"和"觉醒的课程意识";三是能力维度,涵盖对课程的"批判与反思能力"和对课程的"重组与生成能力"。
- 沈建民
- 关键词:教师课程创生能量系统
- 试论教师的课程创生与专业发展
- 2014年
- 借助于教师课程创生内涵的厘定,探究了教师课程创生和专业发展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即教师的课程创生将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方面的发展;反过来,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将为教师的课程创生奠定知识基础,搭建能力平台,并架设素养阶梯。
- 钱菊芬
- 关键词:教师课程创生
- 学生课程创生的内涵、意义与路径被引量:1
- 2021年
- 在课程创生中,学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主体。学生进行课程创生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并能有效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为了使学生的课程创生真正落地,学生需增强创生课程意识和提高创生能力、具备创生责任并掌握创生方法,而教师要创设创生氛围、提供创生条件。
- 郑雨露沈建民
- 关键词:课程创生学校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