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SJGLX095)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王伟赵翔赵灿灿姚焕玲曹更生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模型
  • 1篇石蜡
  • 1篇石蜡切片
  • 1篇术式
  • 1篇切片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缺血再灌注模...
  • 1篇脱水
  • 1篇温度
  • 1篇温下
  • 1篇灌注
  • 1篇灌注模型
  • 1篇改进术式
  • 1篇存活
  • 1篇存活时间

机构

  • 2篇河南大学

作者

  • 2篇王伟
  • 1篇曹更生
  • 1篇姚焕玲
  • 1篇韩栓
  • 1篇谷艳芳
  • 1篇何世斌
  • 1篇赵灿灿
  • 1篇张大乐
  • 1篇赵翔
  • 1篇王天仕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家兔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方法的改进及其效果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对家兔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方法的改进,延长家兔离体心脏存活时间并提高其存活状态,为研究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提供更为稳定的模型。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只;通过改进实验方法与优化剖取家兔心脏术式操作,记录两组离体心脏复跳和从复跳到稳定跳动时间、比较两组离体心脏的存活时间及状态。结果:改进组优化手术操作完全暴露家兔心脏、减少了心肌机械性损伤,用改进台氏液冲洗离体心脏,缩短了从心脏取出到主动脉挂于灌流装置上该过程的时间,从而缩短了心脏从离体到再灌注此段的缺血时间;灌流液的温度从30℃缓慢升至37℃,此过程避免了离体心脏从4℃环境直升为37℃的初期供氧与灌流液温度条件变化而带来的心肌内环境紊乱,加之在灌流装置中增加了心脏保温罩、不断更换以95%O2+5%CO2氧饱和气化的新鲜台氏液,以共同维持离体心肌的正常生理功能。结果两组对比,改进组家兔离体心脏复跳时间和从复跳到稳定跳动时间比对照组缩短、明显显示其稳定有节律跳动时间延长(P<0.01)。结论:本改进法可使家兔离体心脏复苏快、且能持续有节律稳定跳动7 h左右,达到延长家兔离体心脏存活时间的目的,该模型可适用于专业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
王伟王天仕谷艳芳韩栓何世斌张大乐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模型存活时间
18℃恒温下,石蜡切片制作过程的脱水透明最佳时间探索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18℃恒温下,探索石蜡切片制作过程的脱水透明最佳时间,为组织切片技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以使作出高质量的石蜡切片。方法:将固定好的肝、脾、心、肾组织按组织类型随机各分为六个实验组(n=6),每组5块组织,制定六组脱水时间段(min):50、60、75、90、105、120,脱水采用的乙醇。每类组织自实验一至六组在浓度70%、80%、95%Ⅰ、95%Ⅱ各级乙醇中的脱水时间,分别为所制定的六组脱水时间段,另外每组在100%Ⅰ和100%Ⅱ的乙醇中脱水时间各为30 min,透明时间在二甲苯中肝、脾均为65 min;心、肾均为85 min。观察每类组织的各实验组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的脱水透明实验、将所得出的透明结果进行比对。实验制作重复五次,实验程序在18℃电热恒温箱中进行。结果:18℃恒温下,组织的最佳脱水时间在上行梯度各级浓度的乙醇中,肝、脾75 min;心、肾90 min,透明时间在二甲苯中肝、脾65 min;心、肾85 min。结论:在本实验的探索实践中体会到,好的脱水透明效果取决于组织块的大小、实验温度、脱水透明时间等,该研究得出的结果:"18℃恒温下,石蜡切片制作过程的脱水透明最佳时间",有其有效性、可重复性、可行性,在石蜡切片技术领域可以推行应用。
王伟赵灿灿姚焕玲曹更生赵翔
关键词: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