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8JJD40065)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慧坚颜方明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教育学院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林语堂《记承天寺夜游》译文评析——兼论关联性语境融合理论与翻译批评
- <正>1.引言翻译批评对于翻译实践及学科建构的重要性为众所公认,然而翻译批评却又一直是我国译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近十年的《中国翻译》"翻译批评"栏目已很少出现,而刊于"译作赏析"、"译著评析"等栏目下评析具体译作的文章也...
- 吴慧坚
- 文献传递
- “译前处理”所应遵循的策略原则——以第16届亚运会宣传资料翻译为例
- 2010年
- 如何进行"译前处理",是外宣翻译得失的一个关键。缺乏系统理论指导的"译前处理",难以避免主观随意性,易致信息增删失当。而应用翻译理论系统中"主题信息突出、关联信息突出、经济简明"的策略原则可有效指导译者对具有不同价值特征的文字信息进行动态调控,为"译前处理"提供了具参照性的操作规程。
- 吴慧坚
- 关键词:外宣翻译亚运会
- 非模糊性语词在翻译中的多元阐释机制被引量:2
- 2009年
- 翻译理论从语言学、哲学、修辞学和接受美学等多个视角对模糊语言引起的多元阐释现象进行了研究,但对非模糊性语言因翻译过程而造成的多元阐释却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事实上,非模糊性词语在翻译中也存在多元阐释问题。这种多元阐释从附加意义的可调性、文化原型差异、客体的不同认知侧面和主体的审美体验等四个方面得到体现。因此,应关注对文学文本中的非模糊性语词在翻译中的多元阐释机制问题。
- 颜方明
- 关键词:翻译理论
- 林语堂《记承天寺夜游》译文评析——兼论关联性语境融合理论与翻译批评被引量:3
- 2010年
- 文章以"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融合"为文本解读宏观理论框架,对林语堂《记承天寺夜游》译文进行评析,论证在认知关联性框架内感知、认定语篇的信息价值,语符取值范围,凸显主题的人物情态、审美焦点、风格特征的主客观互动过程,具体描述翻译实践中运用关联性语境融合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推理演绎、综合判断和选择取舍的价值评判关系,以期为翻译批评开拓新的理论视角。
- 吴慧坚
- 关键词:翻译批评主题主题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