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0101110102)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邓香芹郭翔周伟军金宗来张帆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乙酰乳酸合成...
  • 1篇有丝分裂
  • 1篇有丝分裂指数
  • 1篇新除草剂
  • 1篇光合系统
  • 1篇丙酯草醚
  • 1篇除草
  • 1篇除草剂
  • 1篇大麦

机构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篇吴灵通
  • 1篇张帆
  • 1篇金宗来
  • 1篇周伟军
  • 1篇郭翔
  • 1篇邓香芹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大麦对新除草剂丙酯草醚敏感反应的生理作用和细胞学特性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分析大麦对新型除草剂丙酯草醚的生理反应,研究该除草剂处理对大麦幼苗的生理指标及根系细胞亚显微结构、有丝分裂的影响,为明确丙酯草醚在大麦田的使用安全性和作用机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在大麦四叶期喷施不同浓度丙酯草醚,分析处理后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活性、蛋白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并研究100 mg·L-1浓度丙酯草醚对根尖细胞发育的影响。【结果】田间推荐浓度100 mg·L-1丙酯草醚在处理初期对大麦幼苗的影响较小,但随处理时间延长,该浓度处理对大麦叶片ALS活性、蛋白含量、光合系统各项参数的抑制作用加剧,并造成根尖细胞液泡体积减小、数量减少、微粒体数量增多、有丝分裂指数降低等现象。500、1 000 mg·L-1浓度处理在不同时期对大麦各项生理指标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大麦对100 mg·L-1丙酯草醚在处理后期反应较为敏感,500、1 000 mg·L-1浓度处理对苗期大麦不安全,光合系统受抑制及线粒体中微粒体的变化可能与丙酯草醚的作用机理有关。
郭翔张帆金宗来邓香芹吴灵通Warusawitharana Hasitha周伟军
关键词:大麦丙酯草醚乙酰乳酸合成酶光合系统有丝分裂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