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3040)
-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书龙李秀花陈立杰段玉玺刘大伟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河北省小麦孢囊线虫种类鉴定被引量:8
- 2011年
- 近年来小麦孢囊线虫病在河北省发生十分普遍,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可以侵染小麦的孢囊线虫种类很多,对于病原的准确鉴定是防治病害的基础。本试验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对从河北省不同地区采集到的37个小麦孢囊线虫群体进行了比较分析和鉴定。经过对线虫ITS-rDNA序列分析,发现采集到的线虫ITS区序列差异很小,为同一种类,其ITS-rDNA序列与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enweber,1924的ITS-rDNA序列同源性高于99%。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形态学测量和观察,其主要形态学特征与燕麦孢囊线虫H.avenae的相近。综合其形态与分子序列特征,确定河北省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病原线虫为H.avenae。
- 马娟李秀花于海滨陈书龙
- 关键词:小麦孢囊线虫形态学分子生物学ITS-RDNA
- 外来入侵生物相似穿孔线虫的风险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相似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是一种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使发生的国家造成极大的损失。相似穿孔线虫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地理分布达到59个国家和地区,寄主达到360多种,且具有一定的检验难度,其入侵会造成农业生产上巨大的经济损失;结合国内寄主植物分布和种植情况,确定了其在中国具有传入、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依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程序(PRAS),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对各指标进行赋值运算,获得总指标值R为2.6,符合高风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标准。因此将相似穿孔线虫列入香蕉、花卉等经济植物的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实施外来入侵物种的风险管理。
- 黄伟明符美英王会芳陈绵才
- 关键词:入侵生物穿孔线虫风险分析风险管理
- 灰皮支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侵染和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以辽豆15作感病对照,通过接种相同数量的卵并利用次氯酸钠-酸性品红染色法研究我国的优质抗源灰皮支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侵染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后抗感品种根内的二龄幼虫数量很接近,灰皮支黑豆根内的三龄幼虫数量高于辽豆15,但四龄幼虫、雌成虫数量却低于辽豆15,雄成虫数量比较接近,即灰皮支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不具有抗侵入的作用,而具有抗发育的作用。同时利用冰冻切片技术研究灰皮支黑豆和辽豆15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侵染后根部的组织病理学反应,初步明确灰皮支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组织结构抗性。
- 刘大伟陈立杰段玉玺
- 关键词: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发育
- 温度对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侵入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为给燕麦孢囊线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条件下分析了温度对燕麦孢囊线虫侵入、发育与孢囊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3d后,在18℃下燕麦孢囊线虫侵入数量最多;接种6~9d后,16℃处理的线虫侵入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温度处理;在12、14℃下线虫侵入数量分别于接种15、12d达到最大值。在16~18、20、22、24℃下线虫完成生活史分别需要34、30、27和18d;在10~12℃下,于2个月后尚未发现雌虫形成。线虫在18~22℃下形成的孢囊数量最多。综合线虫的侵染数量与速度,认为线虫的最适宜侵染温度为16℃,最适宜的发育温度为18~22℃。
- 李秀花马娟陈书龙
- 关键词:燕麦孢囊线虫温度侵染发育生活史
- 香蕉穿孔线虫的为害及其分类鉴定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香蕉穿孔线虫又名相似穿孔线虫,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广泛分布于全世界90个国家和地区。本文综述了香蕉穿孔线虫作为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为害性,包括其分布、寄主范围、为害症状以及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介绍了目前对其进行分类鉴定所采取的方法与取得的结果。
- 符美英陈绵才吴凤芝郑芬
- 关键词:香蕉穿孔线虫为害分子生物学
- 不同测试条件对燕麦孢囊线虫在小麦上产生孢囊数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小麦对燕麦孢囊线虫的抗性评价基于根系产生的孢囊数量,为优化小麦抗燕麦孢囊线虫鉴定技术,分别测试了土质类型、接种次数、接种密度、接种苗龄对燕麦孢囊线虫在根系形成孢囊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孢囊线虫在砂质粘壤土中产生的孢囊数量最高;对于温麦4号品种,分4次接种处理在小麦根部形成的孢囊数量显著高于分1、2、3次接种处理,但依据传统评价标准,各接种次数处理对其抗性鉴定结果相同,均为高感;每株接1 000头二龄幼虫能较好区分不同抗性程度品种的敏感程度。小麦播后3~6d接种在小麦根部形成的孢囊数量显著高于播种时及播后9~15d接种处理。综合上述结果建议在小麦抗孢囊线虫的鉴定中以采用砂质粘壤土、播后3~6d每株1次性接种1 000二龄幼虫为宜。
- 李秀花古树江王维莲陈书龙
- 关键词:燕麦孢囊线虫土质抗病性接种方法
- 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不同抗性大豆杂交后代根系蛋白质组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以高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品种灰皮支黑豆(ZDD2315)为父本,高感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品种辽豆15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将杂交后代分为抗池和感池。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大豆根系总蛋白质,运用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技术研究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胁迫下不同抗性大豆杂交后代根系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池、感池分别有367,372个蛋白点在银染的2-D胶上分离,经ImageMaster 2D Platinum software对2-D胶分析后,以感池为参考胶,抗池有6个蛋白点特异表达,13个蛋白点的含量上调2倍以上,4个蛋白点的含量下调2倍以上,感池有4个蛋白点特异表达。对以上27个差异蛋白点进行MALDI-TOF-MS质谱分析,共鉴定出16个蛋白点,11个蛋白点因匹配率太低未得到鉴定。
- 刘大伟陈立杰段玉玺
- 关键词:大豆大豆胞囊线虫双向电泳质谱分析
- 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次发现小麦禾谷孢囊线虫
- 小麦孢囊线虫病(Heterodera avenae简称CCN)是国际小麦等禾谷作物的重要线虫病害,目前已在全世界37个小麦生产国家如法国、英格兰、挪威、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澳大利亚、加拿大、秘鲁、日本、以色列、印度、...
- 彭德良黄文坤叶文兴王高峰龙海波刘茂炎
- 文献传递
- 培养条件对甘薯黑斑病菌生长与产孢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在不同营养条件以及培养环境条件下,测试了甘薯黑斑病菌的生长速度以及产孢量。结果表明:甘薯黑斑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Ellis et Halsted)在13种供试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在番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胡萝卜培养基上生长最差;分生孢子产孢量以在PDA培养基上最多,在玉米粉培养基上最少。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5℃,在15℃下分生孢子产孢量最大。在全光照环境下生长最好,全黑暗下次之,光暗交替条件下较差,光照条件对黑斑病菌分生孢子产孢量没有明显差别。菌丝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为6~8,最适pH值为8,分生孢子最适产孢pH值为10。在真菌生理培养基上,以淀粉为最佳碳源,以酵母膏为最佳氮源。菌丝、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致死条件分别为52℃、5 min,47℃、5 min和50℃、5 min。
- 沈江卫古树江陈书龙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致死温度
- 胞囊线虫侵染后不同抗性大豆根系差异基因表达的初步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感病品种辽豆15和抗病品种灰皮支黑豆(ZDD2315)受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早期根系基因表达谱进行了分析,研究胞囊线虫侵染后大豆根部诱导表达的差异基因。结果表明:灰皮支黑豆受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诱导389个差异基因上调表达,344个差异基因下调表达;辽豆15受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诱导222个差异基因上调表达,691个差异基因下调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与激素应答、转录因子、蛋白激酶、热激蛋白、防御酶系、PR蛋白等有关,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在大豆与胞囊线虫的非亲和互作中起重要作用。
- 刘大伟陈立杰段玉玺
- 关键词:大豆胞囊线虫大豆基因表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