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Q20091808) 作品数:6 被引量:37 H指数:5 相关作者: 陈季旺 王毅梅 蔡广霞 吴永宁 高俊 更多>> 相关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武汉轻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更多>>
稀碱法分离工艺对糯米中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被引量:9 2011年 探讨了稀碱法分离工艺对糯米中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以得到纯度较高的糯米蛋白和糯米淀粉。研究碱液浓度、温度、水料比和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软件对提取率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解逆矩阵分析,最佳提取工艺为:碱液浓度0.05 mol/L、温度45.68℃、水料比8、时间94.96 m in。在上述工艺条件下蛋白提取率为80.11%,蛋白纯度为77.53%(干基),淀粉提取率为89.61%,淀粉纯度为90.50%(干基)。 代钰 丁文平 王毅梅 陈季旺 朱婵婵关键词:糯米 糯米淀粉 大米肽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 被引量:8 2011年 为建立大米肽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选择三氯乙酸(TCA)、乙醇作为沉淀剂分级大米肽中高分子质量的蛋白质,研究TCA、乙醇浓度和体积以及温度和时间对沉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CA沉淀法的较佳条件为TCA质量浓度150g/L、TCA与大米肽体积比3:1、35℃静置10min,测定大米肽含量为(54.2±0.6)%;乙醇沉淀法的较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乙醇与大米肽体积比5:1、25℃静置10min,测定大米肽含量为(50.6±0.1)%;在30℃条件下反应30min显色结果较稳定。乙醇沉淀法与TCA沉淀法相比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汪志华 王毅梅 蔡广霞 陈季旺关键词:三氯乙酸 大米肽 双缩脲法 脱酰胺增溶米渣蛋白的复合酶水解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制备起泡性较高、泡沫稳定性良好的米渣发泡蛋白(rice dreg foaming protein,RDFP),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脱酰胺米渣蛋白(rice dreg deamidation protein,RDDP)的复合酶水解工艺条件。以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为指标,将碱性蛋白酶分别与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进行复合分步水解RDDP,确定较佳的酶组合为碱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以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了RDDP复合酶分步水解的动力学数学模型,模型回归相关系数为0.8951,方程显著,拟合性较好,且模型与验证试验结果吻合,可用来进行实际预测。复合酶分步水解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碱性蛋白酶水解时间100 min、复合蛋白酶水解时间80 min、加酶比例1∶1。在此条件下,RDFP的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和得率分别为368.23 m L,93.87%和89.02%。测定不同p H值时RDDP和RDFP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结果显示p H值8~10时,随着p H值的增加,RDDP和RDFP的起泡性逐渐增加,且在p H值9.5时最高;RDDP的泡沫稳定性逐渐减小,RDFP的泡沫稳定性先增加后减小。在同一p H值时RDFP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明显高于RDDP。 陈露 陈季旺 高俊 刘珊珊关键词:复合蛋白酶 米渣发泡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形态结构 被引量:5 2015年 比较并分析了米渣蛋白(RDP)、脱酰胺米渣蛋白(RDDP)、米渣发泡蛋白(RDFP)的理化性质及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在pH2~12,RDP的溶解度较低,RDDP的溶解度在pH2~4.5减小,在pH4.5—12则增加,RDFP的溶解度均高于90%。与RDP相比,RDDP与RDFP的起泡力在pH8~10分别增加39%与126%以上,且在pH9.5时分别达到最高值56%和196%。RDP的乳化性稳定,RDDP先减小后增大,RDFP则一直增大。RDDP与RDFP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RDP减少8.29%与7.7%,疏水值分别增加9.14%与30%。RDP、RDDP、RDFP均存在糖蛋白和α-螺旋、β-折叠片等二级结构,且数量依次减少。RDP结构紧密,聚集呈球状,RDDP分裂为相对较小的块状聚集体,RDFP为大块片层结构。RDFP具有良好的发泡性,可以作为一种蛋白质发泡粉用于食品工业。 刘珊珊 陈季旺 陈露 高俊关键词:米渣蛋白 理化性质 食物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三肽的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6 2013年 收集近年来报道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三肽及其IC50值,建立三肽的氨基酸序列与ACE抑制活性的定量关系(QSAR)模型。以氨基酸侧链的疏水性、立体性质、电性参数为自变量,ACE抑制三肽的lg(IC50)为因变量,QSAR模型方程为:Y=1.952+0.1229X2+0.0924X3+0.0425X5+0.1777X7+0.136X8-0.0809X9-0.1763X10。模型显示较低疏水值、体积参数的氨基酸如Val、Leu和Ile倾向于处于N端第一位,较低疏水值、电荷参数的氨基酸如Lys和Arg倾向于第二位,较低疏水值和较高体积参数、电荷参数的氨基酸如Pro、Phe等倾向于第三位。利用该模型对新发现的三肽VNP、VWP、VAP的IC50值进行预测,3种三肽的实测值和预测值误差在0.06~0.23之间,均在模型样本误差范围内,证明该模型具备良好的预测能力。 陈季旺 刘珊珊 蔡广霞 吴永宁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定量构效关系 米渣蛋白脱色工艺优化及对产品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011年 为改善米渣蛋白的色泽和功能性质,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脱色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脱色后米渣蛋白的功能性质。优化后双氧水脱色的较佳工艺条件为H2O2体积分数4.5%、pH9.5、温度55℃、时间45min。在此条件下,米渣蛋白的白度由20.5%增加到48.2%。在pH4~5时脱色后米渣蛋白的溶解度最低,只有5%左右;当pH<4或pH>6时,溶解度迅速增加,pH2和pH13时分别为38.58%和76.79%。中性条件下,脱色后米渣蛋白的起泡力12%、泡沫稳定性33.3%、乳化活力指标3.15、乳化稳定性指标24.84min、持油力和持水力分别为2.00和3.08,都明显高于未脱色米渣蛋白,说明米渣蛋白经H2O2氧化脱色后,可改善其功能性质。 王毅梅 陈季旺 潘浩 吴永宁关键词:米渣蛋白 双氧水 脱色 白度 响应面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