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CYY002)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4
相关作者:龙国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斯坦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佛经
  • 3篇语言接触
  • 3篇汉语
  • 3篇翻译
  • 3篇佛经翻译
  • 2篇代词
  • 2篇动词
  • 2篇对勘
  • 2篇梵汉对勘
  • 1篇短语
  • 1篇译经
  • 1篇用法
  • 1篇语法地位
  • 1篇语篇
  • 1篇指代
  • 1篇指代词
  • 1篇特殊用法
  • 1篇平比句
  • 1篇人称代词
  • 1篇魏晋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斯坦福大学

作者

  • 7篇龙国富

传媒

  • 2篇古汉语研究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语文研究
  • 1篇民族语文
  • 1篇语言科学
  • 1篇汉语学报
  • 1篇汉语史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从语言接触看“复”和“自”的语法地位被引量:4
2010年
文章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出发,采取梵汉对勘方式,研究"复"和"自"在汉译佛经中的语法地位。总的来说,处在单音节词后面的"复"和"自",其地位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充当单音节词,读音上与前面的单音节词连为一体,语法上属下;第二种情况是充当构词成分或音节成分,这种情况又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作为构词成分与前面的词构成同义复合形式,另一种情况是附在单音节词后面作音节成分,以满足双音节的需要。
龙国富
关键词:梵汉对勘语法地位汉语史
试论“以”“持”不能进入狭义处置式的原因被引量:5
2007年
本文考察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字和“持”字广义处置式未能进入狭义处置式的原因。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以”字“持”字自身的因素和句法环境的制约。句法环境因素包括两个方面:O_1与O_2同指的V_1O_1V_2O_2格式没有及时产生;O_1与O_2不同指的V_1O_1V_2O_2格式的发展受到限制。
龙国富
关键词:处置式
佛经中的双层同指疑问与佛经翻译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讨论的是翻译佛经中由两个疑问句组合而成的双层同指疑问现象。这一现象可以归纳为四种结构类型:(A)云何?+是非问句,(B)云何?+选择问句,(C)云何?+反复问句,(D)云何?+特指问句。这四种形式中"云何"的特点表现为口语性强,可以不出现,是泛指性提问,具有前引问功能。这四种结构类型都源于佛经翻译。
龙国富
关键词:语篇
从语言接触看汉译佛经中连接词“若”的特殊用法
2007年
本文从语言接触的角度来讨论汉译佛经中连接词"若"的特殊用法。当"若"用作表示选择的连接词时,可以用在两项并列成分的第一项之前,也可以用在多项并列成分的每一项之前;当"若"用作表示并列的连接词时,可以用在两项并列成分的每一项之前,也可以用在多项并列成分的每一项之前。通过梵汉对勘,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若"字特殊用法的出现与佛经翻译有关。
龍國富
关键词:汉译佛经语言接触
从梵汉对勘看早期翻译对译经人称代词数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本文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对汉译佛经人称代词数的影响。早期佛经翻译对汉译佛经人称代词数的影响主要源自直译,直译导致汉译佛经中仿梵文或巴利文等原典语言的形态特征和句法特征的出现。本文通过梵汉对勘,主要从人称代词区分单数复数和人称代词出现复数形式两个方面来论证佛经翻译对汉译佛经人称代词数的影响。
龙国富
关键词:佛经翻译人称代词语言接触
动词的时间范畴化演变:以动词“当”和“将”为例被引量:10
2010年
语言类型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存在从行为动词到情态动词再到将来时间副词的时间范畴化演变路径。本文以汉语"当"和"将"作为个案,来讨论这条路径的演变与形成。本文认为,"当"从动词发展为情态动词,是在结构语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通过重新分析得以实现。而"将"从行为动词发展为情态动词,则是在控制结构和提升结构中语义上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实现。至于"当"、"将"从情态动词发展成为将来时间副词,其前提则表现为,在一定的空间运动中,在一个具有自然起点和终点的范围内,人们有做某事的主观心理的意图或打算。
龙国富
汉语完成貌句式和佛经翻译被引量:3
2007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词(+名词短语)+完成貌动词,动词(+名词短语)”完成貌句式不仅仅是汉语内部演变的结果,也不仅仅是佛经翻译的结果,而是汉语自身演变和佛经翻译共同作用的产物。
龙国富
关键词:佛经翻译汉语句式魏晋南北朝时期名词短语动词
汉语处所指代词和平比句的一个早期形式及产生的原因被引量:1
2007年
唐五代产生的指代词"这里/那里"替换中古时期的"此~"、"是~"和"彼~",唐五代产生的平比句"如……一般"替换中古时期的"如……许"。文章讨论中古时期处所指代词"此~"、"是~"、"彼~"和平比句"如……许"的使用及其产生的原因。
龙国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