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1607)
-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3
- 相关作者:赵文婷高志晖魏建和刘晓东孟冬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东北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植物瞬时表达技术的主要方法与应用进展被引量:24
- 2013年
- 瞬时表达技术是一种获得目的基因短暂的高水平表达的技术。与稳定表达相比,瞬时表达所需时间短,但因未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植物染色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给下一代。我们简要综述了植物瞬时表达技术的各种方法,介绍了各方法的原理、技术流程、影响因素及其应用。关于其应用,主要分析了生物制剂的合成、转录元件和转录因子的克隆与分析、基因沉默、亚细胞定位、蛋白互作分析、抑制子功能鉴定、选择性剪接调控、植物品种的改良和选育等方面。
- 赵文婷魏建和刘晓东高志晖
- 关键词:基因枪农杆菌聚乙二醇
- 濒危南药白木香萜类合成酶的逆境表达模式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通过分析各萜类合成酶的表达,预测各种环境因素和逆境处理对白木香萜类合成的影响。方法对二年生白木香植株和愈伤组织分别进行多种逆境处理,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组织中萜类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伤害和火烙均可诱导茎干萜类合成酶转录水平的表达,火烙法诱导效果更明显;低温抑制各类萜类合成酶的转录;愈伤组织的处理中,茉莉酸甲酯(MeJA)对萜类合成酶转录的诱导效果最显著。结论伤害和火烙均可诱导茎干中萜类的合成,但火烙效果更好,低温不利于白木香结香,多种处理均可诱导愈伤组织萜类合成,其中MeJA诱导效果最佳。
- 高志晖赵文婷金钺熊换英杨云黄俊卿
- 关键词:白木香萜类荧光定量PCR
- 3种瞬时表达体系研究1个白木香倍半萜合酶的亚细胞定位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研究1个白木香倍半萜合酶(ASS)的亚细胞定位,确定其功能区域,并比较3种瞬时表达体系在亚细胞定位研究中的优劣。方法从白木香愈伤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特异引物RT-PCR方法克隆倍半萜合酶ASS基因,并连接于pEZS-NL载体和pFGC5941GFP改造载体上,分别构建pFGC5941-GFP-ASS、pEZS-NL-ASS-GFP 2种植物表达载体,分别利用根癌农杆菌侵染烟草叶片、基因枪轰击洋葱表皮细胞、PEG转化白木香原生质体3种技术进行瞬时转化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表达出的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在烟草叶片表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及白木香原生质体中,融合蛋白绿色荧光均能被观察到。ASS基因与GFP的融合蛋白产物在烟草叶片中定位于胞质,在洋葱表皮中定位于胞质和细胞核,白木香原生质体中定位于胞质和质体。结论 ASS基因在白木香原生质体胞质及质体定位;对3种体系的结果比较表明,应用不同体系研究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这可能与同源或异源表达的植物细胞的特性有关。
- 赵文婷魏建和孟冬刘晓东高志晖
- 关键词:白木香亚细胞定位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