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20014)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何朝安刘小涛倪明红更多>>
相关机构:东华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戴维森
  • 1篇倒退
  • 1篇信念
  • 1篇形而上学
  • 1篇语言
  • 1篇条件句
  • 1篇主义
  • 1篇模态
  • 1篇科学知识社会...
  • 1篇反身
  • 1篇反身性
  • 1篇反事实条件句

机构

  • 3篇东华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何朝安
  • 2篇刘小涛
  • 1篇倪明红

传媒

  • 2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哲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哲学分析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自然定律研究中休谟主义与反休谟主义之争被引量:1
2014年
在自然定律研究中,长期存在休谟主义和反休谟主义两大对立阵营。前者否认必然性,主张定律是规则或满足某些条件的规则。后者承认必然性,主张定律是共相间的必然关系。两派共同承认的是,一个恰当的定律学说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回应直觉;二,为科学定律提供恰当的形而上学基础。反休谟主义认为休谟主义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休谟主义则指责反休谟主义将诸如律则必然性、共相间的概率关系等当作初始概念是莫名其妙的。分析表明,虽然两派都面临严重的批评,但是通过引入共相和必然性,反休谟主义为定律学说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更有吸引力的研究进路。
倪明红
范恩论本质的模态主义解释
2015年
针对本质的模态主义解释,范恩发展了一个著名论证来反驳它。范恩试图证明,成为必然属性是成为本质属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通过对范恩的论证给出新的分析,文章将表明,范恩的反例都建立在"对象反身性"属性的构造上,其论证贯穿着"同一性本质"和"识别性本质"的混淆,从而其针对模态主义解释的挑战是不成立的。
何朝安
信念的组合性与信念的形而上学被引量:2
2014年
20世纪以来,关于信念的形而上学研究,主要有表征主义和倾向论两条基本路径。基于对信念的组合性特征的阐明,一方面,组合性是信念的构成性条件;另一方面,组合性不是信念的构成性条件,因为典型的物理倾向和心理倾向都不具有组合性,而且,一个组合性的倾向谓词不必然谓述一个组合的倾向。因此,在形而上学上,信念不是倾向。进而,考虑到表征主义能够为信念的组合性提供最佳解释,论文主张,信念的组合性特征是支持信念表征主义的有力理由。
刘小涛
关键词:信念
“一门语言”的观念与“乱语”的诠释
2014年
维特根斯坦、乔姆斯基、戴维森等人曾先后基于不同理由对"一门语言"的观念提出质疑。戴维森认为,约定论语言观对语言能力的描述需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这三条原则与人们对"乱语"现象的成功诠释不相容。约定论语言观不能解释"乱语"的成功诠释;共享的语言知识对于成功诠释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如果认为一门语言是语言交流实践中双方必须共享的一个受制于约定的规则系统,那么,交流的成功(尤其是对乱语的成功诠释)就表明没有这种意义上的"一门语言"。从这个立足点重构的戴维森论证,既可以避免达米特和巴昂的解读缺陷,又能保留戴维森语言哲学的一些重要洞见。
刘小涛
关键词:戴维森
作为内在属性的倾向性及其反事实条件句表达
2015年
倾向性问题是当代分析哲学的核心问题。诉诸虚拟条件句是理解倾向性的基本出发点,但必须对条件句的语义学解释作出恰当限制。当代哲学关于属性的一般形而上学研究蕴含倾向属性是内在属性,这一点深入揭示了倾向属性相对于自然定律的索引性特征。此特征引导我们走向一种标准的反事实条件句语义学,它所提供的语义学限制将为简单条件句分析提供恰当辩护。
何朝安
关键词:反事实条件句
试验者倒退与遵循规则难题
2014年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基本观念有多种哲学源头。作为科学知识社会学兴起之里程碑之一的试验者倒退难题与维特根斯坦遵循规则的难题在哲学论证的结构上具有相似性。遵循规则难题的存在及其哲学意义可以为试验者倒退的存在性及其科学知识观奠定某种哲学基础。但这并不能为走向一种全面的科学知识社会学观念提供充足辩护。
何朝安
关键词:科学知识社会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