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0BAK67B02)

作品数:20 被引量:251H指数:11
相关作者:朱诚莫多闻水涛张俊娜夏正楷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9篇历史地理
  • 6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遗址
  • 5篇环境演变
  • 3篇磁化率
  • 2篇新石器
  • 2篇新石器时代
  • 2篇植被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石器
  • 2篇石器时代
  • 2篇同位素
  • 2篇剖面
  • 2篇气候
  • 2篇全新世
  • 2篇孢粉
  • 2篇稳定同位素
  • 2篇粒度
  • 2篇环境变化
  • 2篇江汉平原
  • 1篇地球化

机构

  • 12篇北京大学
  • 7篇南京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蚌埠学院
  • 2篇池州学院
  • 2篇湖南省文物考...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滁州学院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科技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河南省科学院
  • 1篇皖西学院
  • 1篇浙江省文物考...
  • 1篇河南省文物考...
  • 1篇国立高雄师范...
  • 1篇湖北省文物考...
  • 1篇四川省文物考...

作者

  • 7篇朱诚
  • 5篇莫多闻
  • 4篇夏正楷
  • 4篇张俊娜
  • 4篇水涛
  • 3篇孙伟
  • 3篇吴立
  • 3篇马春梅
  • 3篇毛龙江
  • 3篇田晓四
  • 3篇李枫
  • 2篇朱光耀
  • 2篇黄蕴平
  • 2篇李溯源
  • 2篇王晓翠
  • 2篇郭伟民
  • 2篇王树芝
  • 1篇吴小红
  • 1篇李玉梅
  • 1篇王吉怀

传媒

  • 3篇地理学报
  • 3篇科学通报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地理科学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华夏考古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Geosci...

年份

  • 5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嵩山地区9000 aB.P.-3000 aB.P.聚落规模等级被引量:27
2012年
选取遗址面积、文化层厚度、重要遗物、重要遗迹4个变量,利用SOFM网络对环嵩山地区9000 aB.P.-3000 aB.P.聚落按照裴李岗、仰韶、龙山、夏商4个阶段分别进行聚类分析,以此对区域不同时期早期聚落的规模等级进行划分,其中裴李岗时期聚落划分为2个级别,仰韶、龙山时期聚落均划分为3个级别,夏商时期聚落划分为4个级别。结果表明,裴李岗时期区域聚落等级规模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大致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区域聚落规模等级出现分异,这种分异在龙山时期得以延续,并于夏商时期最终形成。此外,规模等级划分结果还对于特定时期文化面貌的区域差异有所反映,具体表现在裴李岗时期3个区域所属的不同文化系统与夏、商文化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环嵩山地区9000 aB.P.-3000 aB.P.聚落规模等级研究发现,SOFM网络具有的邻近单元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特征可以降低遗址面积不准确性对于分类结果的影响,非常适合于早期聚落规模等级的划分。
鲁鹏田燕杨瑞霞
关键词:SOFM聚类分析
龙山时代的植被、古气候及植物利用——以河南瓦店遗址的木炭分析为例被引量:18
2012年
结合2007~2008年度河南禹州瓦店遗址的发掘,采用随发现随采集的方法,在瓦店遗址的灰坑、房址、壕沟和文化层中共采集了148份木炭样本,其中直径大于4mm的1030块木炭经鉴定,分别属于26种植物,根据这些植物的百分比推测瓦店遗址周围分布着栎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竹林、少量的侧柏、白蜡树属、盐肤木属以及其他树种和果树。对具有生态代表性的木炭分析并依据古今植物群组成成分的对比研究,表明瓦店遗址在龙山时代气候温暖湿润,遗址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生态过渡地带;对性质明确的背景单位的木炭进行分析表明,栎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做燃柴、房屋建筑以及木桩等。栎属、枣属木炭的出现以及大量壳斗和酸枣壳的发现,证明瓦店遗址先民采集橡实和酸枣作为食物的一部分来源。
王树芝方燕明赵志军
关键词:龙山时代古气候木材利用
澧阳平原末次冰期-早全新世气候环境演变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对澧阳平原野外考察、典型剖面YC自然沉积剖面的系统采样、室内地球化学元素Li、Rb、Sr、Ba和Li/Ba、Rb/Sr比值的分析,以及沉积物年代样品的OSL和AMS14C年代测定,探讨了长江中游地区澧阳平原末次冰期-早全新世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结果表明,MIS3阶段晚期(31.80~23.80 ka BP)暖湿期记录明显,对应的沉积物含大量黑色铁锰膜和铁锰结核,地球化学元素Li含量、Rb含量、Rb/Sr比值、Li/Ba比值出现峰值,而Sr含量、Ba含量出现低谷,表明此时期冬季风减弱,夏季风增强,降水量增大,温度上升,风化作用显著增强。澧阳平原YC剖面很好的记录了56.00~6.96 ka BP的气候环境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冷干期(56.00~31.80 ka BP)、相对暖湿期(31.80~23.80 ka BP)、冷湿期(23.80~10.60 ka BP)、暖湿期(10.60~6.96 ka BP)4个气候变化阶段。
毛龙江莫多闻周昆叔郭伟民贾耀锋杨競红
关键词:MIS3地球化学环境演变
全新世以来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被引量:33
2012年
对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时空分布进行比较研究,发现4000cal.aBP前本区史前文化遗址在空间上不断扩大,较为显著的扩大曾发生过两次,一次发生在马家浜—河姆渡文化时期,另一次发生在良渚文化时期;同时以河流谷地为通道,史前文化从西向东不断向沿海扩展。4000cal.aBP后,以马桥文化为代表的各史前文化地域明显收缩,东向沿海扩散的趋势终止,同时伴随有南北两种不同模式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转变。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分布与全新世海面波动有显著的关系,尤其是杭州湾两岸的史前文化遗址分布与海面变化的关系最密切,7000cal.aBP以来的低海面—海退成陆过程为史前居民提供了广阔的陆地生存空间。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变迁与环境变化在时相上具有一致性,对比天目山千亩田泥炭和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的环境演变记录表明,4000cal.aBP前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东向地域扩展是在全新世气候适宜期背景下进行的,是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共同作用下的扩展和延伸;而4000cal.aBP后史前文化的地域收缩是在气候干冷和沿海海洋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发生的。以上初步证明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扩张和收缩与环境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气候环境变化正是引起上述这种变化以及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气候环境成为浙江史前文化变迁的重要影响因子,其对文化的分布、传播、扩展和演变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吴立朱诚郑朝贵李枫马春梅孙伟李溯源水涛王鑫浩邵仕训周曜何婷婷
关键词:环境演变史前文化全新世
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哺乳动物骨骼化石C和N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在丰富的AMS^14C测年数据基础上,对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哺乳动物鹿、猪、牛骨骼化石的骨胶原C,N同位素进行分析,恢复中坝遗址过去哺乳动物的食性特征、古气候、古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骨骼保存较好,骨胶原流失对C,N稳定同位素的成分没有影响.鹿骨胶原δ^13,δ^1N均值分别为–23.1‰和4.7‰,说明鹿生活在密闭的生境中,以树叶和灌木为食;牛骨胶原δ^13,δ^1N均值分别为–19.6‰和5.2‰,说明牛生活在开阔的生境中,以草本植物为食.C同位素分析显示鹿和牛都以C3植物为食物,表明鹿和牛生存于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但t检验显示鹿骨胶原δ^13,δ^1N值比牛的都要小,这表明鹿和牛的生境不一样;牛和鹿的δ^13,δ^1N值还存在部分重叠,说明草食性的牛和鹿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食物竞争.猪骨胶原δ^13,δ^1N分别为–17.1‰和5.5‰,t检验显示猪骨胶原δ^13,δ^1N值比牛和鹿的都要大,表明猪的营养级比牛和鹿的要高.猪的δ^13值范围很大,说明当时已经有家养猪的贸易.t检验显示不同时期遗址地层草食性动物鹿骨胶原δ^13值之间不存在差异,鹿骨胶原δ^1N值之间也不存在差异.表明2200-4200aBP期间,中坝地区气候和生态环境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这是中坝遗址地层比较完整的原因.在该地区能代表鹿、猪、牛δ^13值均值的最小样本数分别是8,73,16,而能代表鹿、猪、牛δ^1N均值的最小样本数分别是4,5,6.
田晓四朱诚孙智彬水涛黄蕴平FLAD RowanK李玉梅
关键词:中坝遗址Δ^13C古生态
Hol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archaeology,Yangtze River Valley,China:Review and prospects被引量:17
2012年
Hol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an international project studying the human-earth interaction system.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Hol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research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at includes the evolution of large freshwater lakes, Holocene transgression and sea-level changes, Holocene climate change and East Asian monsoon vari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se and fall of primitive civilization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cultural interruptions and palaeo- flood events, as well a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gin of agriculture and climate change. These research components are underpinned by the dating of lacustrine sediments, stalagmites and peat to establish a chronology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evolution. Interdisciplinary and other environment proxy indicators need to be used in comparative studies of archaeological site formation and natural sedi- mentary environment in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Modern tech- nology such as remote sensing, molecular bioarchaeology, and virtual reality,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currently used dating, geochemical, sedimentological, and palaeobotanical methods of analysis in envi- ronmental archaeology macro- and micro-studies, so as to provide a greater comprehensive insight into Holocene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 and change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area.
Li WuFeng LiCheng ZhuLan LiBing Li
关键词:HOLOCENE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被引量:11
2010年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已经基本建立,重建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演化过程,是深入理解人类文化发展背景和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重要前提。现有的考古学和古环境科学研究成果显示,距今7000—6000年前后,山东西南部的汶泗流域生长着现今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扬子鳄;距今5000—4000年前后,山东东南部的日照一带生长着刚竹,而现代的刚竹自然生长区域是在江淮之间;辽东半岛和华北平原第四纪沉积物中的孢粉等记录了全新世早期的温暖湿润气候和全新世中期气候逐渐冷干的变化过程。这些研究成果说明,在整个新石器时代海岱地区的气候都比现在温暖湿润,相当于现代的江淮地区。目前关于该地区古气候和古环境的研究,取得的认识远少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研究成果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低;(2)年代学问题需要深入研究;(3)海岸线变迁问题有待深入;(4)对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问题关注不够。
靳桂云王传明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气候
黄河流域华夏文明起源与史前大洪水
史前异常洪水事件的初步调查表明,距今4000年前后的虞夏时期是中国北方异常洪水多发的时期,当时黄河流域普遍出现不同形式的史前异常洪水事件。发生在华夏文明诞生前夕的这场异常洪水事件,对华夏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黄河上...
夏正楷张俊娜
关键词:华夏文明
文献传递
江汉平原12.76 cal. ka B.P.以来环境干湿变化的高分辨率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选择位于江汉平原的JZ-2010湖相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AMS14C测年建立江汉平原12.76 cal.ka B.P.以来环境演变的时间序列。对湖相沉积物中元素Rb和Sr的差异分布、Rb/Sr值、Ti元素含量以及磁化率等多项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江汉平原12.76 cal.ka B.P.以来环境干湿变化经历了晚冰期由偏干转向偏湿波动、全新世开始湿度增强、全新世中期偏湿到湿润再至干湿波动,全新世晚期至现代偏湿到偏干的过程。磁化率波动与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各文化类型出现或转型相关。江汉平原环境干湿变化体现东亚季风环流影响,驱动机制主要是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变化;还受到东北、北、西三面环山而东南面向夏季风倾斜开放的地势影响。
李枫吴立朱诚孙伟王晓翠孟华平刘辉齐士峥龚琪岚朱光耀周凤琴李溯源欧阳杰
关键词:江汉平原RB/SR磁化率干湿变化
6000 aBP以来洞庭湖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及其同人类活动的关系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对东洞庭湖地区ZK01钻孔沉积物的粒度、磁化率、孢粉等古环境指标的分析,初步揭示了该地区6000 aBP以来湖泊环境及气候演变的历史:6000~4000aBP,ZK01钻孔所在区域为水深较大的湖泊环境,湖泊周围地区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代表较为湿热的气候;4000~1000aBP仍为深湖环境,但后期水深有所减小,其中4000aBP的气候有明显变干变凉的趋势,植被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000~600aBP湖泊演变为浅湖环境,600aBP之后进一步演变为浅滩与湖沼交互相环境。该地区环境演变同史前及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6000-1000aBP的水文环境及气候变化显著地影响了区域的古代人类文化与历史的进程,其中4000aBP的气候变凉及水文环境的变化可能是该地区史前文明迅速衰落的原因:1000aBP以来,人类在长江两岸的筑堤和围垦等活动明显影响了洞庭湖地区的水沙过程及河湖环境的演变历史。
李俊王淑云莫多闻
关键词:洞庭湖平原环境演变人地关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