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880144)
-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帅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从“衡中模式”看基础教育治理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5
- 2017年
- 多年来,衡水中学以打造高考神话、高"北清率"而成为一所超级中学,形成了一种广受追捧的"衡中模式"。但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办学模式公办与民办不分,以民办学校名义聚拢教育资源,对正常的区域教育生态造成了不利影响。其折射出的基础教育治理困境是,在不合理的教育政绩观下,地方政府以产业化方式办学,以及教育管理体制局限与公众监督缺失,导致教育治理机制不健全。为此,应强化教育职责履行的约束与问责,敦促地方政府依法治教,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自主权的行使,并加大教育信息公开,推动基础教育治理的公众监督和参与。
- 王帅
- 关键词:依法治教
- 从“衡中模式”看基础教育治理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6
- 2018年
- 衡水中学作为典型的"超级中学"所形成的"衡中模式",在办学模式的层面,主要是公私不分,通过超大的办学规模、跨地区对高分学生和优质教师的攫取和"垄断",破坏地方的基础教育生态,损害了农村学子的教育机会,并且具有很强的营利性。其所折射出的基础教育治理困境是地方政府扭曲的教育政绩观,以产业化的思路办教育纵容"超级中学"违规办学。在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背景下,需要强调地方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扩大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
- 杨东平王帅
- 关键词:依法治教
-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背景、形成、实施与启示被引量:13
- 2015年
- 从网点下伸、多种形式的分散办学到集中办学是30多年来农村学校布局变化的基本趋势。农村一度呈现校点广布的办学格局,但分散办学经费负担沉重,在效率优先价值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逐渐萌动并合法化。政策实施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撤并农村学校,强化了效率优先价值,尤其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撤并农村学校甚至被当成城镇化跃进的工具。农村义务教育应重新树立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政策理念,重申就近入学的重要性、正当性和法定性,摒弃效率优先,坚持公平优先、质量多元的农村教育发展观。
- 王帅王祈然
- 关键词:学校布局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城镇化
- 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被引量:11
- 2014年
- 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简称"指标到校"政策)是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初中在校生源的均衡配置,改善教育均衡和扩大教育公平。山西晋中经过多年探索,为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样本。这项政策使原本涌入县城的择校生向农村初中回流,缓解了城区优质初中的"择校热",恢复了农村薄弱初中的生机活力。农村学生上优质高中的机会明显扩大,初中素质教育水平也得到一定提升。但同时也引发了中考"同分不同命"现象,以及与初高中教育质量、高考升学率和城镇化发展相关的争议。
- 王帅
- 关键词:高中招生教育均衡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