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BL2012004)

作品数:22 被引量:138H指数:6
相关作者:朱世军耿德春朱锋徐耀增付稳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骨折
  • 8篇骨质
  • 8篇骨质疏松
  • 6篇腰椎
  • 6篇椎体
  • 4篇胸腰椎
  • 4篇疏松性
  • 4篇钛颗粒
  • 4篇细胞
  • 4篇骨质疏松性
  • 4篇股骨
  • 4篇钢板
  • 3篇压缩骨折
  • 3篇术后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3篇疗效
  • 3篇颈骨
  • 3篇颈骨折
  • 3篇老年

机构

  • 9篇苏州大学
  • 4篇苏州大学附属...
  • 3篇江苏大学附属...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江苏大学
  • 2篇无锡市中医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市第一人...
  • 1篇无锡市人民医...
  • 1篇宜兴市人民医...
  • 1篇无锡市第九人...

作者

  • 5篇徐耀增
  • 5篇朱锋
  • 5篇耿德春
  • 5篇朱世军
  • 4篇付稳
  • 3篇钱玉强
  • 3篇蒋臻欢
  • 3篇杨惠林
  • 2篇徐又佳
  • 2篇蒋建农
  • 2篇吴广鹏
  • 2篇邵阳
  • 2篇李荣群
  • 2篇沈光思
  • 2篇朱国华
  • 2篇朱永生
  • 2篇邹俊
  • 2篇赵国阳
  • 2篇袁晨曦
  • 2篇邵洪国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骨科
  • 1篇外科研究与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PCCP)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和无锡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女15例;年龄为65~80岁,平均70.5岁。骨折Garden分型:Ⅱ型7例,Ⅲ型15例,Ⅳ型9例。Singh指数:Ⅲ级4例,Ⅳ级11例,Ⅴ级10例,Ⅵ级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4 d,平均5.8 d。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髋关节功能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为73.4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16.4 mL。术后1周25例患者Garden对线指数为Ⅰ级,6例患者为Ⅱ级。围手术期1例患者发生切口浅表感染。31例患者术后获12~47个月(平均18.9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9个月(4~8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延迟愈合2例;股骨颈短缩1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均为移位的头下型骨折(其中2例为高剪切力型骨折),2例行髋关节置换,另1例保守治疗。末次随访时31例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90.9分(75~100分);优15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为87.1%(27/31)。结论PCCP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较好,具有术后可早期下地负重、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及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但严重骨质疏松、移位的头下型或高剪切力型骨折患者应慎用。
鲍寰翔李海峰顾三军殷渠东程力冯德宏张维亚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板
椎体后凸成形术配合中药熏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配合中药熏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2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10例,仅行PKP手术治疗;观察组116例,在行PKP术后配合中药熏药治疗,2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于术前及术后24 h内、1周、4周评估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术后24 h 2组的疼痛缓解程度相当(P>0.05);术后1周观察组VAS评分及ODI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周2组VAS评分及O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配合中药熏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术后残留的腰背疼痛症状。
冯卫华汪捷张亚峰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腰背痛
240例绝经后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血清铁蛋白与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研究绝经后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血清铁蛋白与维生素D的相互关系,探讨铁蓄积对绝经后髋部脆性骨折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分析240例绝经后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资料,患者均检测血清铁蛋白(Fer)、25(OH)D3、骨转换及生化指标。按每10岁为1个年龄组,方差分析统计各组血清Fer、25(OH)D3和骨转换指标随年龄变化情况;按血清铁蛋白水平分组,t检验分析Fer正常组和Fer升高组25(OH)D3和骨转换指标的差异;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明确血清Fer与25(OH)D3的相关性。结果患者血清Fer普遍升高,而且随增龄而增加,25(OH)D3普遍降低,随增龄而下降(P<0.05);血清Fer升高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Fer正常组(P<0.05);血清Fer和25(OH)D3水平存在负相关(r=-0.22,P=0.001),矫正年龄因素,二者仍然负相关(r=-0.19,P=0.004);血清Fer与骨转换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绝经后脆性骨折患者存在铁蓄积和低维生素D状态,二者存在负相关。该结果为铁蓄积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研究提供了新的临床证据。
赵国阳秦艳沈光思徐又佳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血清铁蛋白
血清骨代谢标记物P1NP和β-CrossLaps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6
2015年
背景:研究发现1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和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2种骨代谢标记物与骨质疏松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骨代谢标记物与骨密度的联合检测对诊断骨质疏松症有一定临床意义,是预测骨折的理想指标,能弥补骨密度检查的不足。目的:介绍20年来国内外关于骨代谢标记物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功效监测和骨折风险的预测这两方面的应用,探讨骨代谢标记物1型原胶原N-端前肽和β-胶原特殊序列在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评估中的检测意义及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以骨代谢标记物(Serum bone metabolic markers);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为检测词,检索CNKI数据库和SCI数据库2000至2014年相关研究文献,筛选后纳入4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文章分析了血清骨代谢标记物1型原胶原N-端前肽和β-胶原特殊序列的来源与检测机制,对比检测血清骨代谢标记物1型原胶原N-端前肽、β-胶原特殊序列水平变化在骨质疏松症疗效评估中的优势。血清骨代谢标记物不仅可以反映骨代谢的动态平衡状况,而且其水平的改变显著早于骨密度的变化,特别是血清骨代谢标记物1型原胶原N-端前肽和β-胶原特殊序列对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判定都有重要价值。
邹俊袁晨曦朱红军路瀛林敏陈奕佳王骏骅许家轩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胶原骨组织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锶离子对钛颗粒诱导破骨细胞活化的作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观察锶离子(Sr2+)对钛颗粒(Ti)诱导破骨细胞(OC)活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5组,即空白组、Ti组、核因子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组、R+Ti组、Sr2+组。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0.1 g/L Ti和不同浓度Sr2+(0.5、1.0、2.0、5.0、10.0 mol/L)处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24、48、72 h后增殖活性,以0 1 g/L Ti和/或70μg/L RANKL和/或不同浓度Sr2+诱导RAW264.7细胞,培养5 d后,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成熟OC数量,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组织蛋白酶K(Cath-K)、TRA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降钙素受体(CTR)mRNA含量,Westem blot法检测κB抑制蛋白α(IκBα)表达水平。结果 CCK-8结果,0.1 g/L Ti和不同浓度Sr2+(0.5、1.0、2.0、5 0、10.0 mmol/L)对RAW264.7细胞增殖能力无影响。TRAP染色,R、R+Ti组均可见大量的紫红色多核细胞,Ti组和Sr2+组多核细胞较少,Sr2+≥5 mmol/L时,TRAP阳性细胞数量[(323.33±43.84)、(146.67±33 99)个/孔],与R组[(453.33±33.99)个/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RT-PCR结果显示,Sr2+组Cath-K、TRAP、MMP-9和CTR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76±0.66、2.69±0.57、2.10±0.34和1.72±0.32,与R+Ti组比较(7.97±0.77、10.10±1.18、7.37±1.02和5.55±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i能抑制IκBα的表达,Sr2+加入后Ti的抑制效应不明显。结论 Sr2+能有效地抑制Ti诱导的OC活化。
朱世军徐耀增崔京福邵洪国朱锋耿德春
关键词:破骨细胞钛颗粒核因子-ΚB
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早期疗效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PCCP)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早期疗效. 方法 对2010年12月—2013年4月收治的7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PCCP内固定治疗,其中男38例,女36例;年龄(51.3±17.2)岁.Garden分型:Ⅰ型6例,Ⅱ型39例,Ⅲ型20例,Ⅳ型9例. 结果 伤后至手术时间(5.7±2.2)d,手术时间(73.4 ±31.5) min,术中失血量(116.4±99.2) ml.70例围术期未输血.8例失访,余66例随访(18.9±8.4)个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92.9±5.0)分,优良率99%.65例能独立行走,1例需扶拐行走.部分负重时间(3.6±1.7)d,完全负重时间(2.1±1.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9±1.6)个月,无不愈合.2例延迟愈合;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移位型骨折及无移位型各1例. 结论 PCCP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患者术后可早期负重、功能恢复佳、并发症少等优点.
朱锋徐耀增耿德春李荣群付稳朱世军崔京福朱永生吴广鹏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单侧PVP结合小关节囊封闭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早期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结合小关节囊封闭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3-04—2015-06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入路PVP结合小关节囊封闭术治疗骨质疏松症伴胸腰椎新鲜骨折19例(观察组),同期仅接受单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手术治疗的23例纳入对照组。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4~18个月,平均8个月。2组骨水泥注入量、骨折椎体压缩改善程度、后凸Cobb角矫正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3个月VAS评分、ODI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6个月时2组VAS评分、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PVP结合小关节囊封闭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创伤小、术后短期止痛效果更好,可更快恢复患者行走能力。
李翔赵则雪张媛媛杨惠林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高龄
肌肉源性和骨髓源性干细胞成骨活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鼠肌肉源性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及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并与传统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较。方法从大鼠双下肢处获取骨骼肌肉组织,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出肌肉源性干细胞。抽取骨髓组织,经过分离,培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两种干细胞经基础培养基传至第二代时改换诱导培养基,向成骨细胞分化,采用CCK-8法检测两种细胞的增殖能力,矿化结节染色及RT-PCR检测比较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结果两种细胞经过诱导后,均可以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CCK-8检测显示肌肉源性干细胞细胞活性更强,矿化结节染色也有更多的结节形成。RT-PCR检测显示两种细胞ALP、Osteocalcin和Osteopontin均有表达,但肌肉源性干细胞表达量更高。结论大鼠骨骼肌肉组织可以成功分离培养出肌肉源性干细胞,通过诱导能够较好地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有希望成为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成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一种可供选择的替代。
邹俊袁晨曦吴春屾曹成施勤杨惠林
关键词:干细胞成骨分化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减压术后下肢疼痛的恢复规律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管狭窄(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减压术后下肢疼痛的恢复规律,并探索影响疼痛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科行腰椎管减压术治疗DLSS的153例患者。记录不同时间(术前、术后第1~7天、术后第1~12个月)患者的下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观察其变化规律。选择年龄、性别、术前腰椎稳定性、术前VAS评分、手术节段、减压术式作为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下肢疼痛缓解的相关因素。结果下肢疼痛在减压术后即开始缓解,虽然在术后第2天出现疼痛反跳,但通过脱水及营养神经治疗,VAS评分在术后第5天恢复到术后第1天水平。术后3个月后疼痛缓解达到最佳,之后不再有明显变化。年龄、性别、术前VAS评分是影响椎管减压术后下肢疼痛改善的相关因素,而病程、手术节段、减压术式及术前腰椎稳定性与下肢疼痛改善无关。结论手术减压治疗DLSS术后下肢疼痛的恢复遵循一定规律,年轻、男性及术前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实施腰椎管减压术后,其下肢疼痛恢复更好。
李信黄永辉陈奇徐小峰李大鹏孙继芾
关键词:椎管狭窄腰椎下肢疼痛
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背景: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中发生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非少见,但目前文献对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分布特征报道较少,其危险因素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80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分为压缩骨折组(n=20)和非压缩骨折组(n=60)。对比两组患者的骨密度T值、VAS评分、疼痛严重程度、腰椎前凸角、侧凸Cobb角、外伤史、体重指数、抽烟史、是否酗酒、是否出现骨桥、激素类药物服用史等。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高龄、外伤史、骨量减少、骨质疏松、VAS评分高、骨桥形成的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外伤史(OR=1.730,95%CI=1.225~2.442)、骨质疏松(OR=2.445,95%CI=1.393~4.291)、骨桥形成(OR=3.337,95%CI=1.529~7.280)是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外伤史、骨质疏松、骨桥形成是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
蒋臻欢吴晨光蒋建农宗军王勇钱玉强
关键词:退变性脊柱侧凸骨质疏松胸腰椎体压缩骨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