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241037)
- 作品数:19 被引量:207H指数:8
- 相关作者:陈耀锋李春莲郭东伟韩德俊任惠莉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Cu^(2+)对小麦幼胚脱分化和高频再生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4年
- 以小麦品种(系)千斤早和9848的幼胚组织为材料,研究了Cu2+对小麦幼胚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中的Cu2+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的形成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被诱导愈伤组织的再分化能力。在供试Cu2+浓度范围内,千斤早的愈伤组织再分化率比对照提高了37.9%~72.4%,9848比对照提高了8.2%~21.2%。分化培养基中的Cu2+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影响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应,对愈伤组织再分化的最佳正向效应浓度千斤早为1.0μmol/L,比对照提高101.4%;9848为1.0~5.0μmol/L,分别比对照提高102.5%~116.6%;Cu2+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影响远高于对幼胚组织脱分化的影响。
- 陈耀锋王丽敏丁云姣李春莲郭月霞韩德俊任慧莉郭东伟奚亚军
- 关键词:CU^2+小麦愈伤组织
- 普通小麦抗条锈新种质——WT212的抗性及遗传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对普通小麦抗条锈新种质——WT212的抗锈性及遗传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WT212具有多小种抗性,参试的4个条锈菌生理小种的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细胞遗传学分析表明,WT212所携带的抗源不同于以1BL/1RS易位系为基础的"洛类"抗源,而是一种来自黑麦染色体组的抗条锈新抗源。初步断定WT212为可能只涉及1对染色体的小麦—黑麦易位系。
- 李春莲陈耀锋韩德俊郭东伟郭月霞
- 关键词:普通小麦抗条锈性种质资源抗性
- 普通小麦抗条锈新种质——WT212的细胞遗传学分析及其抗性基因的RAPD标记
- 2004年
- 对普通小麦抗条锈新种质--WT212的细胞遗传学及其抗性基因的RAPD标记进行了研究。结 果表明,WT212所携带的抗源不同于1BL/1RS易位系为基础的"洛类"抗源,而是一种来自黑麦染色体组的抗条 锈新抗源,初步断定WT212是只涉及1对染色体的小麦-黑麦易位系;RAPD分析筛选出重复性强、在抗病亲本 和抗性基因池稳定出现的特异DNA片段2个,即引物S369的扩增片段和引物S1397的扩增片段,其长度分别约 为770和1400 bp。对引物S369扩增出的特异片段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连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物S369扩 增出的特异DNA片段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
- 李春莲陈耀锋韩德俊郭东伟任慧莉郭月霞
- 关键词:小麦新种质条锈病抗性基因细胞遗传学RAPD标记
- 普通小麦基因转化中良好受体系统的建立被引量:5
- 2004年
- 对影响小麦幼胚愈伤组织高频率再分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暗培养条件下诱导的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的再分化频率显著高于散光和2000lx光照条件;大田生长的小麦比温室盆栽小麦的幼胚脱分化和再分化频率高。小麦主茎穗部的幼胚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显著高于小麦分蘖茎穗部的幼胚组织。不同年份、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及不同胚龄幼胚组织的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有一定差异。通过诸多因素的优化和最适幼胚组织的选择,可建立小麦基因转化中不依赖于基因型的良好受体系统。
- 陈耀锋曹团武丁云姣李春莲郭月霞韩德俊任惠莉郭东伟奚亚军
- 关键词:小麦再分化受体系统
- 小麦抗条锈新种质根尖细胞染色体初步鉴定被引量:4
- 2004年
- 为了了解新创特殊种质的抗锈病特性,为生产实践提供新的抗锈病种质材料,对12个带有黑麦染色体片段的普通小麦抗条锈新种质进行了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WT212-1、WT212-2、WT212-3、WT212-4、WT212-5、WT213-1、WT213-2、WT213-4、WT213-5和WT213-6等10个材料的染色体数目为42条,WT212-6、WT213-3两个材料染色体数目分别为43、44条。另外,观察的12个新种质大部分细胞出现四个随体,初步断定其为不同于1B/1R"洛类"抗源的小麦-黑麦易位系。
- 余玲邵彦坡李春莲陈耀锋
- 关键词:新种质小麦抗锈病根尖细胞抗源种质材料
-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23
- 2004年
-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的异附加系进行了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异附加系H9015-17-1-9,H9017-14-16-5都附加有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对这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C-分带带型比较,初步推断,H9015-17-1-9附加的是Nh5染色体,H9017-14-16-5附加的是Nh6染色体。
- 赵继新陈新宏王小利武军傅杰何蓓如孙志刚
- 关键词: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分子细胞遗传学荧光原位杂交
- 小麦花培育种效率与从不同杂种世代取材的关系的研究
- 通过对小麦花培育种效率与不同杂种世代取材的关系的研究表明,过去小麦花培育种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取F代材料花药培养。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认为:用F代材料进行花药培养育种的效率非常低,特别是在目前的花培苗群体小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
- 王成社李景琦邹淑芳杨进荣黄小刚
- 关键词:小麦花药培养育种效果
- 文献传递
- 小偃22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诱导被引量:3
- 2006年
- 采用田间取样和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幼胚发育时期、盾片接种方式和状态、4C预处理时间对小偃22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偃22未成熟种子长度占颖壳长度比例为60%~80%时,幼胚处于半透明向淡黄色过渡状态,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5%以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46.1%~49.4%,此时是幼胚最佳培养时期。(2)未成熟籽粒在4℃冰箱保湿保存3d内可陆续接种,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在95%以上,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达到34%~50%,接种时应使盾片向上并保持完整状态。
- 李璟琦王成社
- 关键词:小麦小偃22幼胚培养体细胞无性系盾片
- 小麦新品种陕农78的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被引量:73
- 2004年
-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小麦新品种陕农78的生产特性,以1999~2002年度陕西省关中灌区小麦区域试验(高肥组)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陕农78和对照品种(陕229、小偃22)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陕农78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优于对照品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小麦新品种。
- 杨进荣王成社李景琦刘俊邹淑芳黄晓刚
- 关键词:小麦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
- 从陕农28小麦新品种的选育谈花培育种技术的改良
- 总结了选育陕农28小麦新品种的经验教训,并通过陕农28的选育及选育基因的理论分析对小麦花培育种的几个问题做了探讨。文章认为:在目前小麦花药培养绿苗诱导率的基础上,单纯通过F1代花药培养改良小麦品种难度较大,育种效率非常低...
- 王成社李景琦杨进荣刘俊邹淑芳严文献黄晓刚
- 关键词:陕农28小麦品种花药培养育种技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