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74126)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陈溢杭韩鹏石风华郑健王亚楠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等离激元
  • 2篇晶体
  • 2篇光子
  • 2篇光子晶体
  • 2篇表面等离激元
  • 1篇带隙
  • 1篇底涂
  • 1篇多层结构
  • 1篇多通道
  • 1篇一维光子晶体
  • 1篇乙烯
  • 1篇折射率
  • 1篇自组装
  • 1篇吸收器
  • 1篇聚苯
  • 1篇聚苯乙烯
  • 1篇可调
  • 1篇胶体
  • 1篇光学
  • 1篇负折射

机构

  • 5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陈溢杭
  • 2篇韩鹏
  • 1篇王亚楠
  • 1篇郑健
  • 1篇石风华

传媒

  • 3篇半导体光电
  • 1篇光学与光电技...
  • 1篇信息通信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相位反转的可调Fano共振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表面等离激元是金属界面的自由电子俘获入射光波,在界面形成的一种混合激发态。表面等离激元能够突破光的衍射极限,将能量局域在金属-介质界面,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原理的波导器件可以真正实现亚波长尺寸,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纳米集成光路的信息载体。而Fano共振的产生,源于原子系统中一个分立的激发态能级与一个连续的激发态能级相互重叠,两个激发态之间出现了量子干涉。文章提出了基于亚波长非线性表面等离激元波导侧双齿双腔MIM(金属—介质—金属)结构。波导及齿状结构提供了一个连续态模式,而双侧腔提供了分离态模式,这两种模式发生干涉,产生了Fano共振现象。通过调节光强的大小对非线性腔进行调节,该系统实现了Fano线性发生了反转及相位反转的全关调制。
范彩容
关键词:表面等离激元
含光学Tamm态多通道表面等离激元吸收器
2015年
提出了基于光学Tamm态耦合的多通道表面等离激元吸收器。通过在金属-电介质-金属波导中引入光子晶体-金属异质结构设计了单向吸收器。对处于带隙范围内正向入射的电磁波,当满足阻抗匹配时产生光学Tamm态,吸收率高达0.988。表面等离激元波导内光子晶体/金属异质结构的非对称性导致单向阻抗匹配和吸收。当波导中引入多个光子晶体/金属异质结构时,由于多重光学Tamm态耦合产生多个劈裂的吸收峰。吸收峰的频率可以通过改变光学Tamm态之间的耦合强度来调节。所提出的多通道单向表面等离激元吸收器将在光学集成电路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
房淼胜陈溢杭
关键词:表面等离激元吸收器多通道
含负折射率材料一维光子晶体异质结构的吸收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传输矩阵理论,研究了含负折射率材料一维光子晶体异质结构的吸收特性。发现光子晶体异质结构某些带隙内出现单向吸收峰。结果表明异质结构带隙内单向吸收峰的频率范围由构成异质结构的两个光子晶体各自的能带结构决定。另外发现异质结构在带隙单向吸收带内的吸收普遍高于其在通带内的吸收。该研究结果可用于制造单向吸收光学器件和提高光子晶体对光波的吸收。
石风华韩鹏陈溢杭
关键词:光子晶体
单负超材料多层结构的表面态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谐振腔模型,研究了单负超材料构造的多层结构中的表面态的物理机制。发现当满足谐振条件时,在多层结构中将产生表面态,该谐振条件取决于谐振腔内的相位变化。基于上述理论,以单负超材料构造的6层结构为例,分析了该结构的表面态的产生条件和分布情况。该研究为设计含奇特电磁局域特性和隧穿特性的超材料设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郑健韩鹏陈溢杭
关键词:超材料多层结构表面态
倾斜底涂法制备聚苯乙烯胶体晶体及其光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倾斜底涂法将单分散的聚苯乙烯胶体微球自组装生长成为胶体晶体,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其形貌和光学特性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聚苯乙烯微球自组装为面心立方密堆积结构,胶体晶体的光子带隙位于可见光波段。分别对不同胶体颗粒的粒径、悬浮液的浓度、基片倾斜角度及环境温度等制备条件下生成的聚苯乙烯光子晶体样品逐一分类对比,分析了影响光子带隙宽度和深度的因素。
王亚楠陈溢杭
关键词:胶体自组装光子晶体带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