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217907)
- 作品数:87 被引量:1,474H指数:26
- 相关作者:李兴源汤广福刘文华宋强贺之渊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国家电网公司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利用故障限流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控制策略被引量:4
- 2006年
- 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使短路容量增加成为电网发展中的一个日益显著且急待解决的问题,在馈线及母线连接处安装故障限流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不仅如此,作者认为故障限流器还可以进一步用于系统稳定性的提高。该文利用故障限流器具有可控串联补偿的特点,采用部分输出量反馈最优控制方法设计了一定的控制规律以改善系统性能。通过对单机无穷大系统的M atlab仿真,证明了该控制方案能有效地减小发电机功角振荡,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 曾琦李兴源温海康
- 关键词:故障限流器最优控制
- 适于硬开关变流器的IGCT/二极管综合模型被引量:8
- 2008年
- 随着装置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大功率变流器中考虑器件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给出了在硬开关条件下应用器件功能模型的一般化方法,并以当前研究较少的IGCT为例,阐述了开通电压和关断电流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全控器件与其反并联二极管综合考虑的功能模型,可用于仿真变流器器件电压电流波形、估算装置损耗。此模型应用于H桥链节的背靠背等价试验中,试验结果与仿真波形吻合,实测损耗与估算结果一致,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正确性。
- 范子超刘文华宋强李建国
- 关键词:IGCT开关损耗
- 影响多馈入高压直流换相失败的耦合导纳研究被引量:61
- 2008年
- 建立了2条交、直流并联的多馈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并对此模型的直流输电线的耦合导纳和换相失败关系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研究。基于电路基本理论知识,推导出多馈入交、直流并联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耦合导纳和换相电压关系表达式。从该文的理论分析可看出逆变侧换相失败的判断与耦合导纳关系十分复杂,它不仅与各直流输电子系统逆变侧相连的交流电源的等值导纳有关,而且还与各直流输电子系统整流侧相连的交流电源的等值导纳有关,更与各直流输电子系统相并联的交流传输线导纳密切相关。
- 何朝荣李兴源
-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
- 2008年国际大电网会议系列报道——高压直流输电和电力电子技术最新进展被引量:25
- 2008年
- 介绍了2008年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中高压直流输电和电力电子技术委员会(SC B4)的主要专题和论文。涉及的技术领域包括:现有高压直流输电(HVDC)工程运行、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可靠性标准,以及±800kV特高压直流和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工程的新进展、灵活交流输电(FACTS)装置的应用和最新发展、新型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的发展和应用等。
- 汤广福贺之渊
- 关键词:电力电子高压直流输电灵活交流输电电压源换流器
- 多馈入直流系统中逆变站滤波器投切对谐波电流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6年
- 基于大型电力系统分析软件NETOMAC,提出了机电暂态和电磁暂态混合时域仿真法。该方法主要研究南方电网2008年多馈入直流系统各个逆变站由于滤波器投切产生的谐波电流的交互影响。对时域仿真得到的谐波电流进行傅里叶变换,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某逆变站退出或投入任意类型的一组交流滤波器会使逆变站流入交流母线的对应谐波电流增大或减小,多个换流站的不同类型滤波器进行组合投切时,不同逆变站之间由于电气距离较近所产生的谐波交互影响可能造成投切效果和预期不同、甚至相反。
- 郝巍李兴源金小明吴小辰颜泉
- 关键词:多馈入直流系统混合仿真
- 贵阳南部电网“7·7”事故的仿真反演和分析被引量:53
- 2007年
- 针对2006年7月7日贵阳南部电网事故,根据实际系统,用NETOMAC程序建立了原动机、调速器和汽轮发电机过速保护的详细模型,采用实际系统能提供的参数,缺省参数则通过参照典型数据和现场试验获得。在此基础上,对故障进行了仿真反演和研究,仿真结果较为成功地模拟出了整个故障过程。并就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性仿真,发现并论证了孤网故障高频的主要原因是对机组一次调频速率不合理的限速设置,提出了抑制高频稳定系统的措施。文中研究说明了目前电网存在频率稳定的安全隐患,大电网孤网高频稳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
- 黄宗君李兴源晁剑康鹏
- 关键词:调速器一次调频限速孤网频率稳定
- IGCT电磁暂态模型及损耗估算被引量:1
- 2006年
- 在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的可靠性设计中,开关损耗的准确估算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上海50 MVA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试运行试验中出现的上下管发热不均衡的问题,剖析了H桥电路换流过程中各器件间的电气关系,提出了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电磁暂态模型及开关损耗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发热不均衡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脉宽调制(PWM)方案。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该IGCT模型与实际波形接近,损耗估算方法准确,新PWM方案达到了均衡上下管发热的目的。
- 范子超宋强刘文华千金
- 关键词:静止同步补偿器电磁暂态模型脉宽调制开关损耗
- 带功率调制的交直流系统非线性模态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模态级数法是一种新的用于反映非线性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泰勒级数,可以得到非线性系统零输入响应的封闭解,其结果既提供了系统特征信息,又便于分析系统非线性模态交互作用,却不需要非线性变换,适合于电力系统的动态行为分析。本文把模态级数法应用于带功率调制的HVDC/AC系统。运用模态级数法得到交直流系统动态方程的封闭解以及系统的频域信息,由此可以分析系统故障后的稳定性以及功率调制对系统稳定的影响。以一个三机交直流系统为例,运用模态级数法分析了其非线性动态特性。
- 郑云海李兴源刘红超
- 关键词:模态级数非线性功率调制
- 基于模糊免疫方法的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被引量:26
- 2007年
-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基于复数力矩系数原理与模糊免疫的方法设计了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该控制器检测到系统的次同步振荡信号后,能根据振荡情况对控制器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整个控制器结构简单、稳定性强且易于工程实现。以2008年南方电网贵广Ⅱ直流系统为例,电磁暂态时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应用于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
- 伍凌云李兴源龚勋杨煜洪潮徐大鹏李伟
- 关键词:次同步振荡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次同步阻尼控制器
- 多馈入直流交互作用因子在换相失败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6
- 2007年
- 换相失败是直流输电的常见故障之一,单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机理和控制策略已比较明确。但对于多馈入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哪些故障可能引起多个换流站同时或相继换相失败甚至导致直流闭锁,是否会引起暂态失稳,还缺乏有效的研究手段。介绍了CIGRE工作组提出的多馈入直流系统交互作用评价指标——多馈入交互影响因子;探讨了该指标与多馈入直流换相失败的联系:给出了MIIF与换相失败工程判据-最小电压降落法的联系;通过仿真分析了该指标对多馈入直流系统换相失败风险评估的有效性以及与逆变站间电气距离、直流传输功率之间的关系。
- 吴冲李兴源何朝荣
- 关键词:多馈入直流系统电气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