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08040106811)

作品数:12 被引量:64H指数:5
相关作者:郝家胜朱国萍朱朝东潘红春胡静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线粒体基因
  • 3篇线粒体基因组
  • 3篇鳞翅目
  • 3篇基因
  • 3篇基因组
  • 2篇氧化酶
  • 2篇苔藓
  • 2篇苔藓动物
  • 2篇种群
  • 2篇系统发生关系
  • 2篇系统发育
  • 2篇线粒体基因组...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酶
  • 2篇过氧化物
  • 2篇过氧化物酶
  • 2篇粉蝶
  • 2篇RRNA基因
  • 2篇菜粉蝶
  • 2篇出芽生殖

机构

  • 12篇安徽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郝家胜
  • 5篇朱朝东
  • 5篇朱国萍
  • 4篇潘红春
  • 2篇邹方振
  • 2篇徐金金
  • 2篇杨群
  • 2篇胡静
  • 2篇张大秀
  • 2篇黄敦元
  • 2篇石庆会
  • 2篇毛增辉
  • 2篇司曼曼
  • 2篇金灿
  • 2篇夏靖
  • 1篇张小平
  • 1篇潘鸿春
  • 1篇尹峥花
  • 1篇赵金良
  • 1篇于芳

传媒

  • 5篇昆虫学报
  • 2篇动物分类学报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ITS-1基因的菜粉蝶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探讨我国不同地区菜粉蝶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情况,本研究运用克隆测序法,对我国16个地区79只菜粉蝶Pieris rapaerDNA的ITS-1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并分析;同时,以东方菜粉蝶Pieris canidia为外群,重建了它们的系统发生树,初步探讨了它们的生物地理学分化格局。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测菜粉蝶的ITS-1序列长度介于337~458bp之间。经序列比对后,在347个位点中共有281个保守位点,63个变异位点,16个简约信息位点和47个单突变位点;AMOVA软件分析其核苷酸多态性指数(nucleotide diversity)Pi为0.014,每位点Theta(per site)Eta为0.041,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351(P<0.05);DnaSP软件共检测出48个单倍型(haplotype)序列,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的频率为0.989。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现存的菜粉蝶各地理种群与其地理分布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根据系统发生树结果推测,该蝶种在我国的最早建群可能发生于辽宁、内蒙古及北京一带,其后,通过幼虫寄主植物的水陆运输以及成虫的迁飞向我国的不同地区扩散。
毛增辉郝家胜王晨于芳司曼曼夏靖朱朝东
关键词:菜粉蝶地理种群遗传分化ITS-1序列
大卫绢蛱蝶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目前有关蝶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及其分子进化的研究报道还不多见。本文利用long PCR和引物步移法得到大卫绢蛱蝶Calinaga davidis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同时就其基因组成和结构特点作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其基因组全长为15 267 bp(GenBank登录号为HQ658143),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ATP6,ATP8,COI-III,ND1-6,ND4L,Cytb)、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16S和12S)以及非编码的控制区。与其他鳞翅目昆虫相一致,其基因组未出现基因重排现象。基因组共包含11个基因间隔区,总长度为130 bp,间隔长度1~46 bp,最大间隔在tRNAGln与ND2基因之间;基因间共存在13处重叠,总长度为66 bp,重叠碱基数1~35 bp,最长的重叠区位于COII与tRNALys基因。lrRNA和srRNA基因长度分别为1 337 bp和773 bp;除tRNASer(AGN)缺少二氢尿嘧啶臂(DHUstem),在相应的位置上只形成一个简单环外,其余的tRNA基因都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13个蛋白编码基因总长度为11 247 bp,共有3 737个密码子,它们的碱基组成和密码子的使用具有明显的偏倚性;除COI外(起始密码子TTG),其余的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都以标准的ATN作为起始密码子;COI基因终止密码子为不完全T,ND4基因终止密码子为不完全TA,其余基因都以TAA为终止密码子。A+T丰富区全长为389 bp,A+T含量高达92.0%,其中存在2段类似微卫星的重复序列(TA)6和(AAT)4。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探讨绢蛱蝶亚科在蛱蝶科中的系统学地位及其与其他亚科间的系统发生关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数据。
夏靖胡静朱国萍朱朝东郝家胜
关键词:鳞翅目线粒体基因组串联重复序列
pH值对大乳头水螅种群增长、无性生殖及3种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应用种群累积培养法,就培养液pH值对大乳头水螅(Hydra magnipapillata)的生存、种群增长、无性生殖以及水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3种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水螅存活的pH上限为10.5,下限为4.0,水螅存活的最适pH范围为5.5~9.5;pH值对水螅种群增长有显著影响,种群密度及种群瞬时增长率均随pH的不同而明显改变。培养15 d后,除了pH 4.0时水螅种群为负增长外,其他pH梯度下的水螅种群为正增长,其中pH 6.5时水螅种群密度最高。以pH 6.5为起始点,随着培养液酸性或碱性的增强,水螅种群密度整体都呈递减趋势。水螅SOD活力的转折点在pH 6.5,当pH值偏离6.5时(酸性或碱性增强),水螅SOD活力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水螅GSH-PX和CAT活力的转折点却在pH 7.0,当pH值偏离7.0时(酸性或碱性增强)GSH-PX和CAT活力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pH 6.5时水螅SOD活力最低与pH 6.5实验组水螅的无性出芽生殖率最高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实验室培养水螅提供适宜的pH值指标。
李华玲潘红春尹峥花徐金金郝家胜朱国萍
关键词:PH值种群增长抗氧化酶
苔藓动物的谱系发生位置与早期分歧时间(英文)被引量:2
2010年
苔藓动物是后生动物系统进化研究中的关键类群之一。作者基于冠轮动物38个代表种类的LSU和SSU rRNA组合基因序列数据,以二胚层动物为外类群,运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分析法,重建了触手冠担轮动物的系统树;同时,基于分子钟的方法推测了苔藓动物主要类群的起源与分歧时间。分子系统学的分析结果表明:触手冠动物并非都是单种系群;而苔藓动物则为单种系群,并构成触手冠担轮动物的基部类群。尽管苔藓动物的最早化石记录仅发现于奥陶纪特马豆克期地层中,谱系年代分析结果显示:苔藓动物及其主要谱系在新元古代已经分化;其中,苔藓动物祖先类群的起源时间约为634Ma,基部类群(被唇纲)与其它苔藓动物的分歧时间大约为607Ma。这一结果说明,化石记录始于奥陶纪的苔藓动物根植于新元古代的埃迪卡拉纪,早期祖先类群可能缺乏钙化骨骼,因而不易保存为化石。从而支持关于动物主要门类起源于新元古代的谱系年代学研究成果。
郝家胜孙晓燕石庆会杨群
关键词:苔藓动物分子古生物学LSURRNASSURRNA
恒定磁场对日本三角涡虫无性横裂生殖及2种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恒定磁场对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无性横裂生殖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应用种群累积培养法,观察了恒定磁场对日本三角涡虫的种群增长、无性横裂生殖及涡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影响。结果:场强大小在200mT-500mT范围的恒定磁场能促进涡虫的无性横裂生殖,但恒定磁场显著抑制涡虫的SOD及CAT活力。结论:日本三角涡虫对恒定磁场的生理学响应较为敏感,可作为生物磁学研究适宜的实验材料。
郭慧潘红春
关键词:日本三角涡虫恒定磁场抗氧化酶
丝带凤蝶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及其系统学意义(英文)被引量:8
2012年
锯凤蝶类与凤蝶科其他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及其分类学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PCR和long PCR技术测定了属于锯凤蝶类的丝带凤蝶Sericinus montelu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合已有的其他凤蝶科物种的相应序列数据,基于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重建了凤蝶科主要类群的系统发生树,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丝带凤蝶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242bp,包括13个编码蛋白基因(ATP6,ATP8,COⅠ-Ⅲ,ND1-6,ND4L和Cytb)、22个tRNA基因、16S和12SrRNA基因以及非编码的控制区;基因组A,T,G和C含量分别为40.1%,40.8%,7.4%和11.7%,表现出明显的AT偏倚。所有的蛋白质编码基因都使用标准的起始密码子(ATN);除ND4和ND4L基因使用单个的T作为终止密码子外,其余蛋白编码基因都使用了标准的终止密码子(TAA)。除丝氨酸tRNA的二氢尿苷突环缺失外,所有tRNA基因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型结构。基因组中共存在12个大小介于2~65bp之间的基因间隔区以及15个大小介于1~8bp之间的基因重叠区,其中,存在于COⅡ和tRNALys之间的24bp的间隔区在其他鳞翅目昆虫中未曾见到。以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并基于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对凤蝶科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结果显示,丝带凤蝶和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ensis先构成一个支系,再和冰清绢蝶Parnassius bremeri构成姊妹群;表明锯凤蝶类应作为族级分类单元归于凤蝶科下的绢蝶亚科。
季刘伟郝家胜王莹黄敦元赵金良朱朝东
关键词:凤蝶科丝带凤蝶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
菜粉蝶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被引量:21
2010年
目前关于蝶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及其分子进化的研究还不多见。本研究通过长PCR和引物步移法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Linnaeu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菜粉蝶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157bp,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和2个rRNA基因以及1个非编码的控制区域,它们的长度分别是11196bp,1474bp,2093bp和393bp。37个基因的位置与已报道的其他蝶类基本一致,共有10对基因间存在总共59bp的重叠,重叠碱基数在1~35bp之间;基因间隔序列共计13处120bp,间隔长度1~46bp不等,最大的基因间隔46bp,位于tRNAIle和tRNAGln基因之间。另外,基于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重建了基于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数据的11种代表性蝶类的NJ和MP系统树。结果表明:凤蝶类(包括凤蝶和绢蝶)为一大支系,粉蝶类、灰蝶类与蛱蝶类(包括蛱蝶、珍蝶)构成另一大支系。结果不支持粉蝶科与凤蝶科(包括凤蝶类和绢蝶类)构成单系群,却显示粉蝶科、灰蝶科和蛱蝶科的组合为单系群。
毛增辉郝家胜朱国萍胡静司曼曼朱朝东
关键词:鳞翅目粉蝶科菜粉蝶线粒体基因组RNA二级结构
水螅芽体发育与头部再生进程间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具有单个芽体的大乳头水螅(Hydra magnipapillata)头部再生进程,探讨水螅头部结构的再生进程与芽体发育过程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具有单个年幼芽体的水螅体,在水螅母体上紧贴芽体着生部位的上方进行切除手术,观察母体头部再生进程。通过ABTS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水螅基盘分子标志物过氧化物酶的表达,观察水螅芽体基盘与母体间的结构联系。结果水螅母体伤口在手术后2h内愈合。随着再生时间的延长,出现两种不同命运的芽体发育方式。一种情况是水螅芽体基盘紧贴母体手术切口,芽体发育成熟后可正常脱离母体;在芽体脱离母体前母体头部再生进程被抑制,在芽体脱落后母体头部再生进程重新启动、且在其后48h内母体头部再生完成。另一种情况是水螅芽体基盘组织与母体手术切口不产生结构联系而向外突出生长,母体头部再生进程完全停止,芽体胃区与母体相连且芽体发育成熟后不脱离母体。结论靠近水螅母体手术伤口的年幼芽体能延迟或阻断母体头部的再生进程,而手术切口也可能干扰了发育成熟的芽体与母体脱离的正常机制。
金灿潘红春
基于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唇口目苔藓动物主要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
2009年
对隶属于3亚目、5次目、20科、23属共25个种类的唇口目(裸唇纲)苔藓虫18SrRNA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序列测定。结合从GenBank中获得的该类群其它7个种类的18SrRNA基因同源序列,以序列分析软件对其序列组成和变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以羽苔虫(被唇纲)和管孔苔虫(窄唇纲)为外类群,以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重建了它们的系统发生树,分析了该目主要类群系统发生关系。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经比对后序列长度为884bp,其中保守位点241个,可变位点643个,简约信息位点357个;A,T,C和G4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3.8%、22.8%、24.4%和28.9%。分子系统树表明:本研究所有有囊类构成1个单系群,其中胞次目的几种苔虫位于皮壳次目内部;无囊类形成1个多系群,其中的亚目级(新唇口亚目)和次目级分类阶元(枝室次目、假软壁次目和隐壁次目)也都为多系发生,这些结果与前人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大体一致,而与传统的形态分类体系间存在明显的冲突。
焦晓霞杨群赵华斌石庆会郝家胜
关键词:苔藓动物唇口目RRNA基因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和CO I基因序列研究豹蛱蝶亚科(鳞翅目,蛱蝶科)10属间的系统发生关系被引量:14
2009年
测定了国产豹蛱蝶亚科10属共10个代表种的Cytb基因和COI基因的部分序列。结合从GenBank中获得的3个种类COI基因的同源序列,以锯眼蝶亚科2个物种为外群,通过遗传分析软件对COI、Cytb独立基因序列和联合基因序列以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重建分子系统树,分析了该亚科10个属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结果显示:1)联合基因序列的A+T平均含量为71.9%,具A、T偏倚性,其编码的357个氨基酸中没有半胱氨酸,变异率为11.5%;2)豹蛱蝶亚族为单系群;3)青豹蛱蝶属和豹蛱蝶属间、黄襟蛱蝶属和珐蛱蝶属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4)支持将文蛱蝶属、襟蛱蝶属和珐蛱蝶属从豹蛱蝶亚科中分离出来。
张大秀郝家胜邹方振朱国萍潘鸿春张小平
关键词:CO系统发生关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