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60019)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5
相关作者:唐燕华李金项海燕杨崛圣罗威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昌大学黄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脏
  • 2篇血管
  • 2篇杂交
  • 2篇杂交技术
  • 2篇手术
  • 2篇缺血
  • 2篇微创
  • 2篇细胞
  • 2篇基因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META分析
  • 1篇动脉搭桥术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机构

  • 11篇南昌大学第二...
  • 3篇南昌大学
  • 1篇黄石市中心医...

作者

  • 11篇唐燕华
  • 7篇李金
  • 4篇项海燕
  • 3篇杨崛圣
  • 3篇罗威
  • 2篇刘晨
  • 1篇许家君
  • 1篇胡如进
  • 1篇陶磊
  • 1篇熊薇
  • 1篇冯红芳
  • 1篇刘钢

传媒

  • 8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7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透明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6年
肺透明细胞癌(CLCC)是肺原发性恶性肿瘤中非常少见的一类,2004年WHO关于肺癌最新分类中CLCC属于大细胞癌中的变异型,因发病率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目前对肺透明细胞癌的认识尚不十分清楚,关于诊断、治疗亦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且误诊率较高。我院2015年5月收治1例老年男性CLCC的患者,现作一综述并进行国内外文献复习。1临床资料老年男性,78岁,主因"咳嗽、咳痰伴痰中带血4 d"入院。
马建赢唐燕华项海燕李金罗威
关键词:肺透明细胞癌
远处后适应的心肌保护机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远处后适应是一种保护机体或者组织免受急性缺血的治疗策略,它通过对某一未损伤的器官或组织多次短暂的缺血及再灌注,改善另一组织及器官的急性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是最早被用以远处后适应的靶器官,用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面积,起到心肌保护作用。本文就远处后适应于心肌保护中可能的机制及临床应用的前景进行探讨。1远处后适应的提出早期开通闭塞血管恢复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是挽救濒死心肌改善该类患者预后的最佳方法。
陶磊唐燕华
关键词:心肌保护冠状动脉血流闭塞血管心脏缺血急性缺血自噬作用
双向型肺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肺母细胞瘤(PB)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侵袭性,占所有的原发性肺肿瘤的0.25%~0.5%〔1〕,通常预示着预后不良,形态与怀孕4个月的胚胎肺组织相似,由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2〕。过去,PB被认为包括纯胎儿腺癌、胸膜母细胞瘤及经典双相母细胞瘤,然而,最近的世界卫生组织(WHO)重新对其进行分类,将高分化胎儿腺癌、胸膜母细胞瘤与经典双向肿瘤分离开来。以我院最近收治的成人双向型PB为例。
马建赢唐燕华杨崛圣李金罗威
Notch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6
2015年
心脏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各种信号通路调节基因时间和空间的精确表达,常见的与心脏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BMP),Wnt/Wingless,转化生长因子(TGF)及Notch信号通路等。国内外实验研究提示Notch信号介导的细胞间通讯在心血管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对于Notch同源分子之一的Notch1研究较少,
马建赢唐燕华
关键词:NOTCH1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干细胞
缺血后适应保护pH值假说的研究进展
2012年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早期有效地恢复血流供应对其预后十分关键,但是再灌注本身却导致了缺血再灌注损伤。MURRY等提出了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的概念,这能起到一定的对抗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但是,临床上心肌梗死的发生通常是无法预知的,因此,
许家君唐燕华
关键词:缺血后适应PH值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假说缺血预适应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在胸主动脉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主要作用包括:机体细胞增殖抑制、调节免疫功能和维持细胞外基质稳态等。近年来,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该通路上的基因突变可能与胸主动脉瘤(TAA)发病相关。本文简要地回顾了通路的组成及信号转导过程,并重点介绍信号通路上的基因突变与胸主动脉瘤的关系及其相关的发病机理,为后继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李金项海燕唐燕华
关键词:胸主动脉瘤基因突变发病机制SMAD
Ras相关区域1A基因异常甲基化与甲状腺癌关联的Meta分析
2016年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比已经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Ras相关区域1A(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与甲状腺癌的临床综合研究。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协作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的文献,收集有关比较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与甲状腺癌的对照研究实验,并评价入选研究的质量。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1篇,共803例患者,且11篇均为临床对照实验(C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的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高于对照组(95%CI:1.51~11.27,P〈0.05)。但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甲状腺癌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OR=0.61,95%CI:0.21~1.35,P〉0.05)。RASSF1A基因甲基化在50岁分界组无统计学意义,但RASSF1A基因甲基化在40岁分界组有统计学意义,即〉40岁组RASSF1A基因甲基化表达增加(95%CI:1.38~6.73,P〈0.05)。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甲状腺癌的浸润与转移有统计学差异(OR=4.03,95%CI:1.39~11.75,P〈0.05)。结论RASSF1A甲基化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危险因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RASSF1A甲基化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甲状腺癌浸润转移组的RASSF1A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高于与无浸润转移组,但与年龄相关性仍然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
马建赢胡如进柯立池冯红芳刘钢唐燕华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甲状腺癌RASSF1AMETA分析
华法林使用剂量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6年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华法林开始应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房颤以及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并证实是安全有效的。但是由于华法林治疗窗窄,个体间存在差异性,要达到治疗效果的华法林剂量仍然较困难。临床上通常根据国际化标准比值(INR)调整华法林药量。最近几年国内外学者一直在研究华法林的作用机制以及遗传基因学特点,并发现以及证实了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剂量的关联性,以基因多态性来预测华法林合适剂量的模式已经应用于临床。
马建赢李金唐燕华
关键词:华法林基因多态性CYP2C9CYP4F2VKORC1CYP2C19
微创右腋下小切口与传统正中切口二尖瓣手术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对已经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微创小切口与传统正中切口在二尖瓣手术的疗效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性定量研究。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协作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的文献,收集有关比较微创小切口和传统正中切口二尖瓣手术中的对照研究实验,评价入选研究的质量。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5篇,共2 847例患者。其中,4篇为随机对照试验(RCT),11篇为临床对照试验(C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的体外循环时间长于传统组(WMD=14.77,95%CI:7.29~22.26,P<0.05),微创组的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传统组(WMD=11.46,95%CI:5.21~17.70,P<0.05),微创组的ICU时间短于传统组(WMD=-11.39,95%CI:-14.78^-8.00,P<0.05),微创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传统组(WMD=-307.08,95%CI:-345.23^-268.92,P<0.05),微创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传统组(WMD=-6.22,95%CI:-8.44^-4.00,P<0.05)。微创组的术后胸腔引流量显著少于传统组(WMD=-222.80,95%CI:-316.62^-128.99,P<0.05),微创组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传统组(WMD=-18.12,95%CI:-21.42^-14.82,P<0.05),微创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WMD=-2.99,95%CI:-3.79^-2.20,P<0.05),微创组的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OR=0.33,95%CI:0.13~0.87,P<0.05)。在总手术时间,肺部感染,脑血管时间,术后死亡,二次手术止血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组在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机械通气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不良方面优于传统组。
马建赢唐燕华李金项海燕杨崛圣刘晨熊薇罗威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微创小切口META分析
杂交技术在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冠脉搭桥术(CABG)一直以来是冠脉再血管化的金标准途径,CABG与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其左乳内动脉(LIMA)与左前降支(LAD)的远期通畅率并最终能给病人带来更好的远期效果,然而CABG对于非左主干病变血管的效果不确切,可能与大隐静脉具有较低的远期通畅率有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恰好对于这些病变血管有着独特的益处并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实。
马建赢李金唐燕华
关键词:杂交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