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QS-041-C33-37)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董峰梅澍郭红云牛继国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照射
  • 1篇照射剂量
  • 1篇内照射
  • 1篇内照射剂量
  • 1篇组织病理
  • 1篇组织病理学
  • 1篇肝癌
  • 1篇肝癌H22
  • 1篇RE
  • 1篇病理
  • 1篇病理学
  • 1篇病理学评价

机构

  • 1篇甘肃省医学科...
  • 1篇甘肃省肿瘤医...

作者

  • 1篇牛继国
  • 1篇郭红云
  • 1篇梅澍
  • 1篇董峰

传媒

  • 1篇原子核物理评...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188)Re内照射肝癌(H_(22))剂量与组织病理学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对建立的肝癌H22荷瘤小鼠实体瘤体局部注射188Re后,采用CRCR-15型核素测量仪分别测定1和24h瘤体内放射性计数,计算188Re注入瘤体内24h内照射吸收剂量以及放射性滞留率。188Re-S注射至肿瘤内后,1和24h放射性药物滞留要高于单纯188Re注射液,188Re-S(0.1mCi)和(0.2mCi)组24h瘤体内照射剂量分别为159.78和361.52Gy。病理学检查结果:(1)模型组,瘤细胞生长旺盛,肿瘤内新生微血管丰富;(2)治疗组,瘤组织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瘤细胞生长稀疏,微血管减少,坏死区由瘤组织外周向中心渐进。电镜观察显示,188Re-S(0.1mCi)治疗组可见肿瘤组织细胞凋亡小体。将188Re-S置入小肝癌H22荷瘤小鼠实体瘤局部,在肿瘤局部形成高活度放射性聚集区,起到靶向治疗肿瘤作用的同时,可减少全身用量,以降低毒副作用。
董峰郭红云梅澍牛继国
关键词:肝癌H22内照射剂量组织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