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901)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颖毅王金枝王红琳尤永平骆慧更多>>
- 相关机构:菏泽市立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梗死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对出血转化的效果及机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对出血转化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选山东菏泽市立医院2018-01-2018-12收治的78例脑梗死后出血转化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并用均等双盲划分法将其中39例纳入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剩余39例纳入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下开展高压氧治疗),统计并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脑水肿及脑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与血红蛋白水平、核转录因子-kB(NF-kB)表达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β(IL-1β)水平和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脑水肿及脑血肿体积、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0 d,观察组脑水肿及脑血肿体积较对照组小,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红蛋白含量与NF-kB蛋白、TNF-α及IL-1β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0 d,观察组血红蛋白含量与NF-kB蛋白、TNF-α及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出血转化患者开展高压氧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脑水肿及脑血肿面积,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提升其满意度,其机制可能与高压氧可抑制TNF-α、IL-1β及NF-kB等炎性因子表达,缓解炎症反应相关。
- 王金枝
- 关键词:高压氧脑梗死出血转化神经功能
-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挫伤性脑出血加重原因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挫伤性脑出血增大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临床纳入进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35例,观察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术前情况(GCS评分、瞳孔状态、实验室检查以及头颅CT等)、术后血肿增加量、预后(GOS评分)等指标,并进行Rotterdam CT评分与GO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235例患者中,血肿增大组120例,血肿未增大组115例。纳入影响因素12项,性别、致伤原因、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骨瓣最大径与挫伤性脑出血增大无明显关联,而年龄、首次Rotterdam CT评分、GCS评分、瞳孔状态、外伤到开颅时间、血糖值以及疝出幅度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otterdam CT评分与GOS评分存在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头颅CT的严重程度、血糖水平以及外伤至开颅间隔时间可作为预测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脑挫伤出血增大的风险因素,而Rotterdam CT评分综合基底池形态、中线移位程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根据其水平上升则GOS评分下降这一现象可知Rotterdam CT与患者的预后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 王红琳王颖毅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挫伤脑出血
- miR-10家族的表达与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miR-10家族中的miR-10a、miR-10b在人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21例垂体腺瘤及3例来自于尸体解剖的正常腺垂体组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10a、miR-10b在人垂体腺瘤及正常腺垂体组织中的表达,并进一步分析miR-10家族在不同分类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miR-10b在垂体腺瘤中较正常腺垂体表达明显增高,且在巨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微腺瘤和大腺瘤;miR-10a、miR-10b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侵袭组和正常组,且与肿瘤侵袭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miR-10a,miR-10b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表达增高,二者均与垂体腺瘤的侵袭程度呈正相关;特别是miR-10b,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升高更加明显并且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
- 骆慧孙利华王颖毅颜伟钱春发张军霞孙关傅震尤永平刘宁
- 关键词:微小RNA垂体腺瘤